新浪新闻客户端

树立住房保障标杆,擦亮“常州模式”金字招牌

树立住房保障标杆,擦亮“常州模式”金字招牌
2020年11月25日 10:56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常州的住房保障全覆盖工程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已有21142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了住房保障,累计超过15万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政府或企业提供的公租房中。

      住房保障“常州模式”别具一格:

      在省内有位置,在全国有影响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已有21142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了住房保障。

      过去的五年间,常州市民在“居者有其房”方面的获得感越来越多,常州市住房保障工作起步较早,在全省率先实现中心城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住房保障工作做到了在市内有特色、在省内有位置、在全国有影响,开创了别具一格的“常州模式”。常州住房保障工作数载前行,硕果累累。

      “十四五”期间,常州市住房保障工作又将为多少市民一圆“安居梦”,令人期待。

      智能化年审,“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路”

      “不需要乘车走路,在网上就能年审,真的方便。”家住茶山的赵先生说。

      残疾人赵先生和刚满18周岁的女儿住在廉租房,以前每年都需要跑一次常州市住房保障中心进行资格年审,但因为他肢体不健全,很不方便。去年工作人员上门手把手教赵先生通过手机提交资料,通过网上年审,赵先生足不出户就顺利通过了年审。

常州市住房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走进社区接受群众关于保障房的咨询

      2016年,常州市住房保障中心正式启动新的年审试点方案——“智能化年审”:受益于民政、社保、公积金、车管所、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共享数据,审批人员以“后台协查”“信息筛选”与“诚信申报”相结合的“不见面审批”模式来复核保障家庭在周期内的资格。此项创新举措既提高了审批效率,跳出了以往“无重点的普查”模式,形成了更有针对性地“重点查核”,又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以往年审中“往返跑、盖章多、材料繁”等情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倡导诚信申报的高效行政服务模式。我市近万户保障房家庭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此举尤其受到残疾家庭的欢迎,成为省住建系统创新示范。

      “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这是我们提升服务的重要内容。”常州市住房保障中心审核科科长何雪茵表示,这样的服务,已经渗透到住房保障服务的方方面面。

      据了解,随着住房保障的深入实施和保障房家庭的增多,保障房退出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根据《常州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承租廉租房或公租房的家庭,在11种主要情况下需要及时退出,包括家庭名下有车、有房、收入超标、未按期年审等。从“一刀切”“切不动”的保障房退出困境中,市住房保障中心找到了阶梯式“层级退出”、人性化退出及司法退出等路径,有效破解退出难题。据介绍,每年经过年审后,对不再符合保障政策的家庭,考虑到保障房家庭的实际困难,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退出方式。

      更多住房困难家庭,从“有房住”到“有住房”

      为了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从“有房住”到“有住房”,加快实现“乐安居”的梦想,我市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住房保障工作。

      2015年10月,我市在探索租售转换、产权共有上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江苏省率先试点了共有产权公租房,出台《常州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试点方案》,明确了采用共有产权保障房这一创新保障方式,即政府和保障对象共同拥有房屋产权,解决部分保障家庭渴望拥有自己住房的需求。此举不仅充实了公租房的保障方式,更让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从“有房住”到“有住房”的过渡,96户家庭由此实现了“乐安居”的梦想。

苗仕明在金润家园的家

      苗仕明就是其中一户。走进苗仕明在金润家园的家,两室一厅的房子被小伙子收拾得十分清爽。“刚退伍回来的时候,我和爸妈三个人住在电子新村的小房子里,爸爸看到这个政策之后就进行了申请,我们在2017年搬到这里,现在这里68平方米不到,完全能满足我家的需求。”苗仕明说,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政策一来帮助他们家解决了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居住窘迫问题,二来这个小区环境好、地段不错、交通便利,关键是价格真心便宜,只花十多万元就圆了自己的一个住房梦!

      解决住房保障问题,关键在于筹集房源。我市通过六管齐下合力共建,形成了“集中新建、分散配建、定向代建、市场收储、批量收购、园区自建”筹集保障房的模式,拓宽保障房房源筹集渠道,我市在江苏省率先实现了中心城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提前完成住房保障目标任务。

      稳定人才,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2018年起,我市加大对市政重点工程、辖区内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等涉及到的人才住房保障工作力度,采取企业担保、容缺后补、提速办理等方式,实现人才落住的“无缝对接”“无忧乐住”。

      位于常州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被评为省重大项目的“坤泰汽车核心系统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项目一期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项目二期建设已全面铺开。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为满足高端人才的住房需求,市住房保障中心为该企业提供了108套人才公寓。“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外地人士,初到常州,他们都有一个过渡期来了解这个城市,人才公寓就在这样一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吴燕表示,108套公寓分布在金安家园、金泽家园和青韵雅苑三个小区,周边配套设施都很齐全,交通也都很方便,为企业稳定人才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这些公寓既有实用性,也有性价比,租金价格是市场价格的65%左右,物业等也不用企业操心,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吴燕说。

“金安家园·人才公寓”项目

      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决青年才子在创业、就业初始阶段面临的住房困难,我市于2016年8月开展对新就业大学生的试点保障工作,实现了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保障“双扩面”,即申请对象不再局限于户籍人口,同时申请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单位集中代办一种模式。2017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充分调研、积极走访的基础上,于同年8月底正式推出“金安家园·人才公寓”项目。在常州市工作的博士研究生或“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如果本人及其配偶在常州市市区无住房,不分国籍户籍、不论职业行业,都可以申请入住“金安家园·人才公寓”,共涉及保障246余家企事业单位计16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正式实施的《市政府关于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意见》还明确为新就业大学生发放租房补贴:在常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在常州自主创业,且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应届大学生,在市区自主租房,政府给予累计不超过24个月的租房补贴,补贴标准为博士每人每月800元、硕士每人每月600元、学士每人每月500元。由新就业大学生所在单位向单位注册所在地的区政府指定部门提出申请。

      重点打造“三个一”体系,吹响物业党建“集结号”

      物业事虽小,件件牵民心。近年来,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行业发展,将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这个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来抓,形成了党建引领作用明显、行业管理更加精细、人居环境舒适和谐的物业管理服务新局面。

      “一套可考核的目标体系”:将“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提升党组织有形和有效覆盖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党的建设”指标权重纳入常州市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年底前打造200个以上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示范点。

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行业发展

      “一套可操作的推进体系”: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以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步成立中共常州市物业服务行业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市委“两新”工委,进一步推动有效指导党组织覆盖。

      “一套可管理的项目体系”:将“推进物业管理改革创新”纳入市委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了“实现全市住宅小区物业全覆盖、党建全覆盖、政府职能全覆盖”这一具体目标和每季度工作任务,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实施。同时,将党建引领物业作为“百名书记亮项目、百个项目惠民生”书记项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调研座谈、研究工作举措,协调解决物业党建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落实落地。

      此外,常州市住房保障中心还打造了全国知名品牌“保障房爱心服务社”,这不仅是集体创建的一个主动向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一对一服务的志愿服务平台,更是集体向全社会发动的爱心服务品牌。它发挥政府指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资源,联合各志愿者团体和爱心企业定期不定期为保障房家庭提供爱心帮扶活动。据了解,爱心服务主要包括每年的传统佳节慰问,廉租房家庭儿童结对助学,每季度的定期上门无偿维修检查、户内保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爱心捐助和就业帮扶等。“保障房爱心服务社”目前做到了市区保障房小区全覆盖,让迫切需要帮助的保障对象真正感受到“生活小帮助、物质小资助、就业小扶助、心理小援助”。

      近300户环卫职工家庭,拥有保障房的“家”

      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在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保障性住房逐步向基层一线的环卫工人倾斜,针对外来务工的环卫工人进行定向配租。

      2013年,为进一步改善我市环卫行业职工的住房条件,推动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出台《关于开展环卫职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为环卫职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保障。

黄峰(左)和妻子在2016年搬至金泽家园的政府房源

      2013年7月中旬,环卫职工公租房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当年12月,环卫职工公共租赁住房选房活动在天宁、钟楼、戚墅堰三个区环卫所分别举行,共有200户环卫家庭获得首批选房资格。在房源分配上,为方便环卫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结合环卫职工的配租意向,尽可能在其工作区域附近配置房源,基本满足他们的住房需求。

      黄峰今年47周岁,是常州市天宁环卫处的一名环卫工人。1996年和妻子一起从老家安徽太和县来常州打工,都在天宁环卫所工作。收入不高的他们为了在常州有个落脚的地方,和其他3户家庭挤在一间狭小的劈户房里,就靠简易帘子隔断各自的生活区域,没有独立的卫生间,生活环境恶劣。1997年和2002年,夫妻二人先后迎来两人爱情的结晶女儿和儿子,高兴的同时却更为住房问题发愁了。

      直到2014年1月,一家人入住位于桃园新村的收储房源,成为常州市第一批享受到政府保障房待遇的环卫工人。2016年调整至金泽家园的政府房源,新小区环境优美,新房面积54平方米,两室一厅,窗明几净,厨卫装修一应俱全,每月租金只要190元。拿到钥匙的那刻,黄峰一家非常激动,在常州打拼了20年,终于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去年8月,央视《新闻联播》讲述了黄峰一家的故事,点赞常州住房保障工作。“常州的住房保障是一个真正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事业,特别是近10年来,其在保障房源筹集、保障对象扩面等方面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是广泛而深入的。”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处处长王惟佳说。

      目前,我市累计近300户环卫职工家庭获得该项保障。此项政策的出台,让在常务工的环卫职工家庭的居住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不用再居住设施不全、破败拥挤的老旧小区,也不用担心随时从出租屋被赶走。有了好政策,有了住房保障,他们落住在窗明几净、设施齐全、租期稳定的保障房小区,有了住房的安全感,更有了幸福的“家”。

      本版文字 高爽 岳婷婷 杨皓 郑雨露

      本版图片 郑雨露 胡平 部分图片由常州市住房保障中心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