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大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0年11月28日 10:40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本报讯(张连 谷欢 记者 张祥)今年以来,大丰区坚持“稳定粮食、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总基调,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构建现代种植业产业体系,保障“粮袋子”“菜篮子”稳定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十四五”农业生产良好开局。

  据了解,大丰区重点培大培强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现代种业三大优势产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8亿斤以上,优质稻麦产值15亿元,绿色蔬菜产值20亿元,现代种业产值37亿元,建设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3个。

  今年秋播,大丰区秋播小麦面积稳定在85万亩以上,秋冬播蔬菜面积稳定在44万亩以上,并积极培育销售额超亿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建设5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省级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5个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双减”示范区。全面推广小麦精量机械化播种,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完善主要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施肥技术体系,实现化肥使用总量与使用强度持续“双减”,并持续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通过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绿色防控等,进一步调减化学农药使用量。

  该区在抓好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的同时,统筹考虑农业结构调优、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耕地轮作试点等工作。今年主推稻油等轮作模式,组织金色农业等农业重点企业秋播建设3万亩稻油轮作试点。瞄准市场需求,调优品种结构,重点发展西甜瓜、茄果类、葱蒜类、叶菜类等规模种植,适度增加优质葡萄、精品梨果等种植面积,壮大花卉产业,推进蚕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

  该区着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主攻特色农业、现代种业和品牌农业。坚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持,聚焦生产要素,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大区优势,推进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做强大蒜、西甜瓜、鲜食豆类、特色果品等产业,打造了一批产业融合发展、产品质量可追溯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万企联万村、场地联动发展为契机,全面实施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坚持扩建与改造并举,积极推广应用可追溯、可视化、智能控制、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装备。立足“五有五高”标准,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等级创建”和市级示范园创建工作。围绕“123”重点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梨产业。围绕“一镇一特”,重点突出小海芦笋、万盈药桑、大中果品、新丰花木、三龙稻虾轮作等,培育了一批品牌响、链条长、效益高的主导特色产业,积极建成一批特色专业基地和“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动对接上海农场和海丰米业,按照上海标准、农场需求,开展“一厨三基地”建设,推动区场一体化融合发展。

  该区还利用全国杂交稻制种基地县品牌优势和丰收大地种业公司研发团队技术优势,进一步做强蔬菜园艺、花卉苗木、水稻制种等现代种业。组织华丰公司等相关种业企业开展江苏优势特色种苗中心创建,不断完善种苗生产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种子种苗品质,做大做强做优种子种苗产业经济。同时,大力推动“二品一标”蔬菜基地、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出口蔬菜基地建设,加大绿色、安全、高端农产品供给力度。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整合小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大品牌,创树一批区域品牌、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主推“大丰仓”区域公共品牌,不断强化与叮咚、美团等新零售平台对接,强化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力推“恒北早酥梨”“裕华大蒜”“大丰大米”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牌。紧紧围绕粮油、蔬菜、林果、花卉等产业现状,重点突出226省道、351省道、228国道、盐通高铁、串场河等交通沿线,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结合,全力打造一批以水稻、油菜、蔬菜、林果、花卉为主题的特色稻园、菜园、果园和花海。将传统农业发展成为充满美感、艺术感、舒适感的产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农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