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徐州经开区东环街道创新系统集成改革

徐州经开区东环街道创新系统集成改革
2020年12月05日 06:38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徐州经开区东环街道创新系统集成改革

  “一核三融”,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中国江苏网讯 日前,徐工施维英混凝土高端装备智能化提升项目重新开工。2万多平方米的新建厂房内,项目技改负责人王振和工人们进行同步设备的磨合和试生产。“这条数字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天产能30台,起步就是原来的最高水平,而且还会不断提升。”王振说,这个“创新范”十足的项目由一片废弃厂区改造而成,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60亿元。

  该项目所在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街道,是徐州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辖区现有企业803家,规模以上企业123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30.5%。通过“腾笼换鸟”,东环街道腾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偏低的企业,把资源用到“刀刃上”。

  今年,东环街道主动响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创新社会治理新要求, 筑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基石,以质量提升、效能提升、动力提升的“三提升三融入”为工作主线,创新实施“一核三融”系统集成改革,即构建1个高位统筹的组织领导体系,分别围绕党建工作、产业升级、基层治理打造3个融合发展的改革体系。

  “我们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改革产生的‘物理变化’催生出治理效能的‘化学反应’,奋力实现街道‘高端高新产业集聚高地、基层基础建设阵地、百姓安居乐居福地、科技人才孵化基地’四地创优的发展目标。”东环街道党委书记韩召坤说。

  既鼓励大企业“领跑”,又助力中小企业“跟跑”。与“巨无霸”的徐工施维英项目相呼应,蓝海湾工程装备产业园也开始第四季度任务的目标冲刺。占地1200亩的园区内,已入驻8家中小机械制造类企业,形成“群狼效应”。

  菲达宝开公司多年来一直为徐州的卡特彼勒公司配套,这家扬州企业来到园区后,决定在徐州扎根。“现在物流成本更低,便于和客户以及同行业交流,招熟练工人也比较容易,可以共享到各种资源,‘工程机械之都’的优势明显。”该公司执行董事王平对徐州的“新家”很满意。

  在改革创新理念引领下,园区不仅追求集聚融合,还实现延伸拓展。蓝海湾工程装备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打造的“一所两中心”,即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国家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现了“生产+研发”的两翼发展,既让企业受益,也持续增强园区的产业集聚度和全球影响力。

  以“蓝海湾”为园区代表,东环街道基本建成拥有国家级孵化器——杨山科技创新谷,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新微半导体加速器为一体的“一谷一器三园”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共享互融、协同创新、孵化链条完整的双创格局。

  “产业、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资源不断集聚,我们推出开放互联的‘易融通’共享板块、‘汇融通’项目对接板块、‘成融通’项目路演板块。”杨山科技创新谷运营副总监闫增翅说,目前,园区聚集了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徐州)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徐州)工程机械研究中心、江苏徐益中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科创载体,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刻钟党建服务圈”,按照工程装备、半导体、健康食品、科技服务四大产业链板块建立产业链党建联盟,实现“支部建在链上,联盟强在链上”。

  韩召坤说,下一步,东环街道还将依托科技镇长团协同众创空间、数字信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一方面匹配相关资源,定向开展科技项目攻关,降低大企业研发成本,进一步促进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融通;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一谷一器三园”的共享载体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共享大企业研发场地和设备,促进共赢。

  激发改革活力和创新动能,东环街道在经济领域实现逆势突围。1-8月,街道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629.75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8%。 记者 王 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徐州党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