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深度探访江苏高考评卷点:评卷前,老师先“考”一遍

深度探访江苏高考评卷点:评卷前,老师先“考”一遍
2020年07月19日 22:08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疫情背景下,今年的阅卷工作有何变化?评卷老师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7月17日,交汇点记者再度探访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两个高考评卷点,和参与评卷的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因为疫情,今年在南师大评卷点的评卷老师集中安排在离评卷点7公里远的一家宾馆住宿,每天安排班车负责接送他们往返。”在南师大评卷点,一位参与了20多年评卷工作的徐老师说,每天评卷时间持续很长,除了中午由班车送大家返回宾馆短暂午休外,从早上8:00一直持续到晚上6:30。评卷期间,各位老师的手机都是上交的,中午午休时没有手机怎么知道班车时间呢?徐老师解答道:“大家通过电视节目里的时间来计时。怕耽误时间,很多老师每天都抢着上‘头班车’。有的年纪大的评卷老师,担心自己评卷进度相对比较慢,甚至主动申请不回去休息。”

  从几年前开始,60岁以上的评卷专家就陆续退出评卷工作,但他们依然十分关心评卷。“从7月8日开始,我们连续三天日夜奋战,抽调了大概近10万份试卷来确定评分标准。评卷工作顾问、南师大原文学院院长何教授,已经77岁高龄,为了帮助我们一起尽快制定出详细、科学的评卷标准,一直研究到凌晨2点多。仅仅睡了3个小时,又起来工作。”徐老师告诉记者,高考评卷工作的客观、公正与理性,来自于一代代评卷老师的努力和传承。“高考阅卷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更肩负着为国选才的重要使命。”

  “今年语文评卷专家组吸收了一些‘新面孔’。”在南师大评卷点评卷的刘老师说,这些所谓的“新面孔”,基本上都是从评卷组组长,甚至普通评卷老师“熬”出来的。他们不仅有着扎实的业务功底,而且十分熟悉评卷情况,并且能长期保持稳定、高水品的评卷质量。

  南师大评卷点的严老师,从1997年就开始参与数学评卷工作。“当时评卷环境比现在差多了,还靠电扇吹着纳凉,不少评卷老师甚至赤膊上阵阅卷。”他回忆说,从2005年开始,纸质评卷变成了计算机辅助评卷,但“四评制”的流程一直不曾放松。“全省考生可以放心,我们对待每一份试卷都是严肃、认真的,每位考生的考分是经得起科学推敲的。比如说,我们对高分段的考生,还会有专家组进行严格核查,杜绝出现低分高打的现象。”

  “数学一道题的评分细则甚至可能有10至20页。”南师大评卷点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她是负责“三评”的老师,如果“背靠背”的“一评”“二评”评分误差超过规定范围,作为“三评”老师,她要和“一评”“二评”老师分别交流再学习评卷细则,最后给出仲裁。

  南京大学评卷点的一位评卷老师表示,每位评卷老师都经过了严格培训和筛选,只有身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都过硬,才能让评卷更加公正和客观。如何考量老师的业务水平?评卷专家组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在培训中,老师们必须记住评卷‘十不准’、防疫‘五必须’,看完后能不能记下来,如果连这个都记不住,评卷过程中怎么能记得评卷细则呢?”

  另外,老师们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改卷子这么简单,“做题”也是基本功。“评卷开始前,老师们肯定得提前把卷子做一遍,这是评卷的‘基本条件’。”参与评卷工作的彭老师告诉记者,每个老师都要“考”一遍自己即将要批阅的试卷,这不仅是为了让老师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即将批改的题,还能让评卷教师对试卷的全局有一个直观全面的把握,“万一出现学生在答题区填错答题内容,将其他题目的答案填写过来的情况,老师们可以更好地应对。”

  “今年评卷任务更重,但我们还是可以保质保量完成的。”南京大学评卷点承担了本次高考外语小语种和选测科目的评卷工作。由于疫情防控,如何在短时间内抽调评卷人员参加评卷就是个不小的难题。负责评卷的老师说,在南京大学的协调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二十余名优秀博士、硕士学科专家从甘肃、山西、山东、安徽、湖南等地赶回南京,经过了严格的疫情防控筛查后,准时开始了评卷工作。

  交汇点记者王拓/文 张琦/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