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2020年07月21日 10:16 新浪网 作者 陪你跑

  对于想要增肌减脂的人,摄入大量蛋白质能更有效率地达成目标。为什么呢?人体为了能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必须不断摄入来自于外界的营养素,其中又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这三大宏量营养素最为重要。然而,为何蛋白质的摄入量会成为最关键的要素?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蛋白质(Protein)这个词来自于希腊用语Proteios,有第一名或最重要的意思。在18世纪,蛋白质被Antoine Fourcroy等人识别为一类独特的生物分子,以在加热或酸处理下该分子的凝结或絮凝能力为特征。由首位荷兰生物学家Gerardus Mulder进行科学实验,并于1838年被瑞典化学家JönsJacob Berzelius命名。

  虽然,我们不用知道为何蛋白质这个营养素被命名得如此重要,但应该知道为何蛋白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以下这3点是最主要的原因:

  1、蛋白质能够帮助身体建构,并维持肌肉组织。当我们将肌肉组织中的水份完全抽干时,剩下的几乎可以算是蛋白质。

  2、蛋白质比起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拥有更高的食物热效应。蛋白质中所提供的热量大约有25%在消化的过程中就被消耗掉了,而碳水化合物只有6-8%在消化过程中被消耗,脂肪则更少,只有2-3%。

  人体在摄食过程中,除了夹菜、咀嚼等动作消耗的热量外,因为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及代谢转化,还需要额外消耗能量。

  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营养学家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热能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又叫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3、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更容易给人饱腹感,因此,让人不容易感到饥饿。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基于以上三点,许多减重研究表明:在日常饮食中摄入更多蛋白质的人将会减去更多脂肪、保留肌肉并降低饥饿感,从而能更有效地减少进食总量。

  另外,在一项动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摄入蛋白质过少容易导致饮食过量,并增加脂肪的储存与堆积,还会加速肌肉流失。因此,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人类与动物都应该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才能有助于身体肌肉的成长。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根据一本由Stephen Simpson和David Raubenheimer所合著的《营养本质》一书中提到,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每日摄入的食物总热量中有15%来自于蛋白质时,就能让身体获得蛋白质所提供的恰当好处。

  但是,这项理论看起来并不适用于人类。根据一项“蛋白质如何帮助人体减重”的临床研究报告指出,只有当蛋白质摄入量达到食物总热量的30%以上时,才会为身体带来显著效果。无论男女,在这项实验中虽然食物摄入总热量变少,但只要提高蛋白质在其中的比例,就能使饥饿感明显的减少。

  在一项整合统计分析中,研究人员检阅了24份与减重相关的研究报告,比较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达25-30%的高蛋白饮食方式,与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12-18%的标准饮食之间的差异。参与研究的人都摄入相同的脂肪和食物总热量,最后分析结果发现,从一个月到一年时间内,采用25-30%的高蛋白饮食的人,比标准饮食的人平均多减掉0.45公斤。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虽然,减少0.45公斤看起来没多少,但你会发现二者所摄入的食物总热量是相同的。因此,在饮食计划里摄入更多的蛋白质,不仅可以帮助减重,同时还能促进肌肉合成,进而改善身体组成。同时,蛋白质摄入较多的人比起摄入较少的人,能更有效地减去身体脂肪。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看完上面的研究与说明,相信你已经了解为何高蛋白饮食计划可以更有效率地减重和减脂。当我们的身体肌肉合成率越高,就越能拥有更多的肌肉,我们的基础代谢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时,从饮食中摄入更多蛋白质,身体在消化的过程中就必须消耗更多的热量(食物热效应)。另外,蛋白质消化时间较长,能在肠胃道停留较长的时间,身体较不容易感受到饥饿,也就比较不容易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

  ——参考资料:draxe、NBCI

  muscleandfitness

  健康要一口一口吃出来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增肌减脂的效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