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0年07月10日 08:58 新浪网 作者 黄宗孟

  本网讯:7月9日上午,遵义市举行“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用详实的数据展现了遵义大数据产业“民有所需、数有所为”的建设成果。发布会共两个议程,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冷学民主持,遵义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陈致豫就大数据在我市促进就业、脱贫攻坚、产销对接三个民生领域方面的应用做出了详细介绍,市扶贫办副主任冉启贞、市人社局副调研员汪玲、遵义篮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鹏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贵州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早在2014年,贵州省就作了推动大数据战略行动的战略部署。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在推动落实大数据战略行动的过程中,大数据产业、大数据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成绩。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树旺书记、黄伟市长曾多次调研大数据部门和企业,调度部署大数据在就业、脱贫方面的应用,推动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做了较多实事、取得了较大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它的潜能和作用。

  全省深入推进实施大数据战略以来,遵义市积极推进黔川渝结合部大数据服务区的建设。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大数据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推进数据“聚、通、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市委市政府对大数据助力“六稳”“六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第一时间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健康证明,促进广大市民返岗就业?如何在后脱贫时代实施动态监测,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如何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等!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民有所需“数”有所为,遵义市“数字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一、数“聚”显能,保障务工就业!

  为实现全市外出务工人员求职需求和用工企业招聘信息的智能匹配,精准统计分析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相关信息,助力“六稳”“六保”,市大数据局会同市人社局,在外出务工人员新冠肺炎防控查询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升级了遵义市就务工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可面向全市务工人员提供查询类、办理类、政策咨询类服务,通过各部门数据联动,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数据精准统计分析等在线服务。截至7月9日7时,平台共收集到全市务工求职意向人数88920人,收集到用工企业招聘岗位数2972个,通过智能匹配,为务工人员推送岗位信息90428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边缘户人员304条,为用工企业推荐人才1463人。数据精准统计分析功能模块:通过公安、人社、教育、市场监管及通信运营商等部门数据,开展数据模型分析,为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提供数据分析,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二、数“聚”汇能,巩固脱贫成果!

  遵义市已经整市脱贫,如何有效地监测脱困人口返贫,并及时帮扶,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有效融合公安、民政、医保、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门数据信息,累计接入各部门数据900余万条,建成了遵义市防贫监测预警帮扶平台,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在管理创新方面,二是该平台通过数据“聚、通、用”,实现身份信息数据校验。三是对有返贫风险的家庭进行智能预判,根据市扶贫办提供的预警判定条件,建立大数据模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教育、医疗等相关数据的对比,进行家庭返贫智能预警。

  三、数“聚”赋能,助力产销对接!

  遵义市在食品配送企业的实践基础上,建设了“遵义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智慧云平台”,将田间地头的生产和食堂餐桌的消费联系起来,实现从农业生产地到生产企业、运输企业再到食堂全链条的精准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形成“管理与服务并行、餐桌到地头全覆盖、绿色安全可管控”“跨部门、跨地域、跨产业发展”的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在今后的“数字民生”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市还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为加快建成黔川渝结合部大数据服务集聚区而努力奋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