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防控疫情,这几件事不能做!

防控疫情,这几件事不能做!
2020年02月11日 15:59 新浪网 作者 功夫财经

  ■文|陈老师

  中国有大量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仅有个位数,对它们而言,延长假期就是沉重的负担。

  在恐惧挟持下,很多人主张格外严厉的管控,却忽略了代价。

  一旦出现倒闭潮,最终倒霉的还是普通民众。疫情越是严峻,越要避免其他无谓的损失。

  正在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称新冠肺炎)对经济影响有多大?论者常以2003年的非典疫情作参考。

  非典肆虐的2003年二季度,中国GDP增 速比上一季度放慢1.5个百分点,仍高达9.1%,全年经济增速10%。因此很多人以为,今年疫情再厉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限。不过考察具体情况,会发现两次疫情有很大不同。

  『新冠肺炎疫情伤害经济甚于非典』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幸好在致死率方面,不像非典那样可怕。

  截至1月30日24时,新冠肺炎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92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死亡率是2.19%,2003年非典的死亡率将近10%。治疗非典需使用大量激素,患者痊愈之后,身体机能也受到很大损害。

  就目前来看,治疗新冠肺炎使用的激素量小(有些使用常规治疗),后遗症也要小得多。这些都值得庆幸。

  但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性似乎更强。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病毒的R值为2.90和2.92,意思是平均每个新冠病毒患者(携带者)传染近3个人;非典的R值只有1.77和1.85。因为极强的传染性,使得今年疫情防控力度极大,很多防控措施堪称史无前例。

  最重大的决策,是疫情严重的武汉“封城”——对上千万人口的城市,进不来也出不去,交通几乎完全阻断,这在战争时期都没出现过。

  “封城”期间,在武汉生活的九百万市民,还需要吃饭和必要的出门办事。家中物资用完,需要出门购买;商家物资卖完,需要从外往里运送资源,都需要政府协调。

  ▲武汉市上市公司名单(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除了武汉,湖北周边还有多个城市也“封城”了。全国大量航班和列车取消,全国很多省市甚至县城乡镇都在封关设卡。这种反应程度是非典时期所没有的。当时没有哪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停摆,最重大的应对是消毒和检查体温。当时除了大型活动和公众性集会取消,大部分生产生活都没有受影响。

  2003年非典时期,五一黄金周取消,除了零售、旅游、餐饮、电影等行业受影响,绝大多数生产行业(尤其制造业)都正常进行。劳动者不是在百无聊赖中度日,而是以实实在在的财富创造,抵消经济的损失。

  今年疫情发生在春节,假期经济受影响更大。大量企业无法在春节之后正常复工。对上下游环节高度依赖的企业,可能蒙受重大损失。最近就有家禽企业告急,由于交通阻滞、假期延长,农场饲料即将告急。一旦“断粮”,损失重大。

  各省陆续颁发通知延长假期,并禁止加班,而企业工资和社保支出却没有变。中国有大量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仅有个位数,对它们而言,延长假期就是沉重的负担。

  『要防疫,也要重视生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防疫体系一旦动员起来,远比疫情跑得快。对防疫来说是好事,但在恐惧挟持下,很多人主张格外严厉的管控,却忽略了代价——或者说,对于他人承受的代价不以为然。

  很多人主张对正常市场现象采取管制措施。比如说,口罩抢购一空,防护物资奇缺,价格上涨。很多人就把涨价归咎于商人,全然不顾商人是生产性力量的事实。

  当前非常时期,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全面“封城”、禁绝交通,诚然利于防疫,但也会造成巨大损失。这种损失不只是经济上,也包括生命威胁。冬春是疾病的高发季节,困在城市孤岛里的市民,尤其是老人,他们面临的威胁最大。一旦物资供应不足,遇到疾病和危险,就会有现实的危险。

  最近两天,湖北黄冈就发生17岁脑瘫儿因在家隔离6天被饿死的惨事。一旦大面积“封城”,类似人道悲剧难免不再上演。

  防控疫情的同时,也要重视经济。经济就是生产,是人们自保互助最主要的力量来源。口罩防护服需要生产,日常生活的粮食肉类和蔬菜,也需要供给充足。

  就连看似无关紧要的电视娱乐节目,也是生活资源的一部分——减少外出的日子里,人们对电视娱乐有更大需求。前段时间,广电总局下令减少娱乐性节目播出,看似在关注疫情,其实也是破坏生产性活动。

  『防控疫情,经济举措要慎重』

  病毒代际传播中,毒性会降低;大规模隔断措施会起效果,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在降低。恐慌流布以后,真正值得恐惧的事情,已经不会发生。

  对于经济生活里的管制之害,人们需要有清楚的认识,才会主动调整。当前疫情形势下,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封城”应当格外慎重

  对武汉以外的城市,再有“封城”这样极端建议,应当格外慎重。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四十多年,事关民生的资源调配,都由无数人员和商业机构在负责。

  他们是遍布街巷的超市、小卖铺、维修工、送货员、快递员。一旦城市管制,这些毛细血管般的流通阻塞,取而代之的是粗枝大叶的管理。资源调配由政府统筹,就很难兼顾个体需求。

  武汉一个城市封城,全国各地还能驰援,勉强保证供应充足;一旦“封城”被视为防疫法宝,其他城市效仿,生产纷纷停顿,安心“宅”在家里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要以“哄抬物价”的名义打击商家

  疫情恐慌下,许多商品价格上涨——其实这不是商家在“哄抬”物价,而是购买者的抢购,把价格“哄抬”了起来。

  疫情发生之后,价格上涨不是坏事,它可以甄别真正急需者,并向外界传达商品匮乏的信息。价格上涨意味着生产者能赚钱,商家受到激励,加紧生产,他们敢于投入大量资源,以数倍工资引导工人返工。

  任何道德的呼吁,其激励作用,都比不过实实在在的金钱奖赏。疫情当前,商家和工人冒着风险返工工作,他们获得消费者奖赏,难道不应该吗?

  前段时间,有人在网上呼吁:在网上购买口罩时,遇到敢涨价的商家,就点“举报”。此举赢得了许多网友响应——这就是典型的“愚蠢的正义感”,损人而不利己。

  买完口罩再举报,无非是想促成两种后果:商家被封店,其他人再也买不到口罩;商家不敢再涨价,由于无法获利,也就没有进货的激励。

  厂家收不到价格信号和利益刺激,就不会加班赶工,努力生产。举报不能使口罩增加,只能使口罩更加匮乏。这样愚蠢的举动,还是少一些才好。

  减轻企业负担

  最后,要重视减轻企业负担,防止经济震荡。疫情发生之后,大量企业停工,员工享受着假期延长的福利。福利的背后,是企业在承受在刚性支出。

  工资、社保和税收照交不误,对大量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就是生死一线。这个时候应当体谅企业,给企业减负。

  前两天,上海人社局表示:延长的春节假期属于休息日,企业提前复工要给双倍工资,在家办公也不例外。这就是“政府请客,企业买单”,慨他人之慷。

  疫情当前,政府要多考虑减少税收,减轻税费,避免大量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倒闭。一旦出现倒闭潮,最终倒霉的还是普通民众。疫情越是严峻,越要避免其他无谓的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