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杠上了!欧洲,这次着急了

杠上了!欧洲,这次着急了
2020年07月30日 20:36 新浪网 作者 功夫财经

  作者:鲁晓芙     来源:功夫财经

  美国持续加强对中国的舆论攻击,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后鼓吹“中国责任论”,一些欧洲国家随即跟进甩锅。

  “对华脱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风口浪尖,欧洲真的会“站队”,选择彻彻底底的“去中国化”吗?面对这个危险信号,主动权又在谁的手中?

  1

  系统性竞争者

  去年下半年,欧洲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做了调整:

制度性对手,系统性竞争者,合作性伙伴。

  从措辞就能看出来,欧洲对中国的感情和定位都很“复杂”。如果严格落实前两条,那么第三条合作性伙伴其实都难做。

  欧洲和中国的合作,面对着一个十字路口,进入了关键调整期。

  我们先来看自贸协议。这一边,中欧自贸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停滞不前;而同时,另一边欧盟积极和日本、韩国、越南和印度谈判,前三者已经顺利签约,后者印度正在开展谈判。如果全部谈成,将涵盖18亿人口,经济技术方面更是有意覆盖全产业链。欧洲本身就一直在寻找中国的“替代品”。

  欧洲到底如何看待中国?我们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释放了极大善意,不管陆上还是海上线路,终点都在欧洲。但是,却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欧洲热烈回应,目前只有极个别欧洲国家落实到纸面上支持。

  在疫情下,欧盟还做了很多“防御”动作,例如全面推行危机企业的国有化措施,防止欧盟以外个别国家投资“扫货”;还有华为5G在欧洲受挫,几个国家的态度多次反转等等,都反映了中欧合作中存在着现实的障碍。

  杠上了!欧洲,这次着急了

  2

  欧洲人也不想站队

  中欧合作深受美俄中欧“四国演义”的大格局影响。

  2019年全球经济总量86.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4%,欧盟(不含英国)占18%,中国占16%,经济上美欧中形成“三足鼎立”,俄罗斯军事实力强劲从而独占一极。中欧合作,其实是世界“四国演义”的其中一环,实在是无法、无力独自展开,中欧合作,其实非常依赖中美关系、欧俄关系的其他因素。

  法国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在最新的文章中称:

新型冷战的要素是存在的,这迫使欧洲人考虑中美关系日益恶化和欧洲拒绝选边站的潜在后果。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欧洲人倾向于采取拒绝选边站的立场。

  新冠疫情之后,欧洲供应链依赖中国的风险凸显。但欧洲企业多数认为无法与中国分割,欧洲面临成本增大、构筑供应链需要时日等严峻课题。

  中欧也有过黄金期,也就是在2011-2016年之间,开始于欧债危机,结束于英国脱欧。就我个人感受来讲,那个时候我们做投资并购,好几个项目进展都非常顺利。现在投资并购业务各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了。

  很多分析文章把中欧合作受阻归结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但如果双方都有心把经济合作完成,有利可图时,意识形态就成不了阻力。欧洲历史上就有非常著名的“黎塞留主义”,身为旧教的法国还可以和新教国家结盟,是欧洲政治的宝贵遗产和成功经验,可以作为今日中欧关系的引导。

  所以最关键还是要看欧洲人自己怎么选择。可以肯定的是,欧盟绝对不希望全球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

  3

  欧洲馋的是5G的未来

  新冠疫情深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欧美希望将医药等重要行业回流,确保控制在自己手中。中国想要控制芯片生产,确保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根本繁荣。

  欧洲经济有许多薄弱点:能源供应不稳定,互联网科技(数字经济)严重落后于中美两国、金融行业发达但是欧债危机严重削弱了传统金融/银行业实力、重要组件例如芯片、电动汽车电池等无法独立供应。中欧两方其实在很多方面面临相同的困境。

  欧盟追求数字主权,制定联合发展战略,希望在世界芯片市场占据20%的份额;法国德国联合发力,建立欧洲云计划;为了应对美国特斯拉的强大竞争力,欧盟成立了电动汽车电池联合组织,希望尽快弥补汽车电池独立生产的不足。

  中欧两国都在追求产业独立自主可控,反而有一些巨大的合作机会。例如宁德时代同德国奔驰宝马合作,在德国本土建设汽车电池工厂,就是新形势下中欧合作的新典范。

  杠上了!欧洲,这次着急了

  而大家最关心的5G建设,根据我在欧洲的观察,有些不一样的观点:

  5G建设其实已经尘埃落定,中欧继续纠缠已经没有意义。下一个更大的市场,是5G场景下的行业合作,才是更加广阔合作空间。

  5G建设完成以后,会带来相关应用行业的蓬勃发展,例如物联网、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等,如果中欧合作的几个大项目,将会加大中欧数字科技合作的共同基础。

  跟我们理解的不太一样,欧洲产业界认为,电动汽车的正确使用方式,是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共享出行服务,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是未来汽车行业标准形态。

  欧洲有传统汽车制造和汽车芯片优势,中国有共享出行服务和电池制造部分优势,中欧合作可以分摊巨大的研发前期成本,中欧广阔市场确保新模式成功。

  4

  中国在欧洲的布局要更新

  因为欧洲的限制措施不断升级,中国的“买买买”模式无以为继。所以,中国在欧洲要重新“开荒”。

  欧元是第二大国际货币,但是地位却远远不如美元。即使在欧盟内部,主要大企业的融资活动,竟然也是采用美元方式;欧盟内部国家购买空客,竟然也采用美元。

  而中国货币国际化刚刚起步,中国和欧洲可以相互支持对方货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相互承认和接入各自版本的全球清算系统等等。构建一个“备份”支付清算体系,绝对不亏。

  英国脱欧以后,伦敦金融中心地位在欧洲被分散化,因此,顺应欧洲金融趋势的变化,中国也应该在多个欧洲大陆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分散化、非中心的合作,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瑞士、米兰、荷比卢等,都应成为金融合作的开展之地。

  杠上了!欧洲,这次着急了

  其实,近期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标的,那就是澳门交易所,应该把同葡萄牙的合作,顺理成章的扩展到同整个欧洲的合作。

  澳门过去是赌场,金融基础薄弱,做交易所比较难,如果中国考虑推动澳门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要解决引进外来投资。为什么不引进欧洲多个交易所做合作股东,共同做大?

  例如在交易品种上,从相对简单的债券/国债开始,而不是更复杂、成功几率更低的高科技交易所。这方面欧洲就可以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卢森堡交易所和意大利米兰交易所,就是以国债交易和企业中期票据(MTN)为主,可以对标澳交所。

  不仅仅是金融这一个层面。欧洲标准享誉全球,著名的欧洲汽车排放标准,早就成为世界上实质性标准。

  行业合作要有上层设计,推动规则层面的合作,联合制定标准,不失为双方都能接受的高端合作方式。中国可以从主动支持欧洲标准,到认同欧洲标准,最后到联合制定标准。成为制定者,才有话语权。

  中欧经济互补,合作是大趋势,希望不要因为双方误判,导致“去中国化”这种最不好的局面。人要赚钱、企业要盈利,就不可能拒绝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摸准命门,掌控制定规则的权力,才能算是胜利。当欧洲离不开中国的时候,“去中国化”也就无从谈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