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篮协一把手郭振明,更改姚明制定的一些政策,比如恢复过去的国家队征召制,姚明当时制定的是邀请制,意图是让球员有荣誉感,但效果似乎并不好,有不少明星球员不想代表国家队打球。而现在征召制,不来就得有国家队队医的伤病证明。郭振明在座谈会上曾说,部分篮球从业者使命感不强,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关于联赛方面,坚持四节七人次的外援出场次数,而且还有经典语录流传出来,两个人都打不过,怎么能打过五个人。归化球员的程度,比姚明时代的血统论更开放,有俱乐部如果归化成功,可以不占外援名额。另外国家队训练坚持三从一大原则,女篮教练宫鲁鸣不止一次提出训练要“三从一大”。
哪个更有利于中国篮球?其实两人制定的政策都有利于中国篮球,只不过一般都是以国家队成绩来评判。但姚明很多政策,管办分离,CBA独立运营,搞大学篮球都是好事情。姚明的邀请制,是从他当球员的感受而做出的决定。姚明当年打完NBA,回去还被强制打亚锦赛,亚运会,世锦赛等等。他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球员的根本利益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他出这个政策的重要原因。但他没想过中国不像美国篮球人才储备那么丰富。
姚明是想学NBA那一套,球员自愿,但人家NBA是人才济济,即使勒布朗詹姆斯、杜兰特不来,其他球星加入美国也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我们是抽出一个队都难,还想着搞NBA那一套,脱离实际了。姚明的也是一种尝试,最后证明不适合中国,现在没必要拉踩。CBA本身就应该是体育商业,应该按照商业规律运营,姚明的路子是对的。
而且姚明认为如果国家队,是理所当然的国家荣誉感,而我们很多职业球员只认俱乐部。姚明想的是如何提高球技去征战世界,我们的球员是赚钱躺平。国家队打球,有不少球员以各种理由拒绝征召,尤其是疫情几年,甚至有球员家属还发出牢骚,认为入选国家队是耽误了自己的训练时间。
到现在还有人说姚明虽然是中国篮球巨星,但毕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只靠经验办事,肯定是不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姚明是正儿八经在上海交大读了7年,也是曾被高数难到的,高数曾重修两次,但他都是通过了毕业考试,才拿到的毕业证书的。
姚明可不是走得现在的体育球星那样挂名学习,到时候直接毕业,这一点已经超过很多普通人了。周琦和孙颖莎也在上海交大毕业了,但你什么时候见过这些球星在校园里学习被拍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