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2020年07月04日 11:01 新浪网 作者 福林妈咪

  文丨福林妈咪

  今天看了一个短视频,看完感觉整个人有点不好……

  视频标题是:那些从小被金钱过度奖励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视频第一幕,一个女生在电梯里和别人发语音:“50支口红就想让我陪你去旅游啊,送钻戒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说着她下了电梯,原来是在医院。

  女生慢慢悠悠朝手术室走过去,坐在外面等着的男生看到她之后着急的问:“你怎么现在才来?”

  女生问:“妈怎么样了?”

  看来两个人应该是兄妹或者姐弟。

  男生回答:“刚进手术室,具体情况要等手术之后才知道。”

  女生听完掉头准备走,男生拉住她疑问:“你去哪儿?”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女生理所应当的样子回答:“回公司啊,手术结束后你再通知我。”

  

男生生气的质问:“工作重要还是妈重要?”

  

女生回答,请假要扣工资,反正在医院等也是等,回公司等也是等。

  

男生无奈:“你扣多少钱,我给你补!”

  

女生居然伸出双手:“成交!”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第二幕,妈妈躺在病房,男生给妈妈盖好被子,和女生商量,他下周有重要客户推不开,让女生请假来照顾妈妈几天。

  结果女生又开始和男生算钱:我一个月工资是多少,你每天请护工是多少,加在一起是多少,你一周给我4500块钱吧。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妈妈躺在床上,听到了这一幕。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于是妈妈在虚拟场景问:人生回答机啊,你告诉我,我的女儿怎么变成这样了?

  人生回答机给她看了一份资料,是孩子小时候的样子。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妈,酱油买回来了!”

  

“真乖!”

  

“妈,跑腿费!”

  

妈妈掏出1块钱,宠溺的对孩子说:“给~”

  女儿考了第一名,爸爸妈妈给孩子买礼物;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孩子不想去奶奶家,妈妈给一百块钱,交换孩子愿意明天去奶奶家;

  哥哥让妹妹帮忙倒杯水,妹妹倒了之后伸手要一块钱;

  哥哥不给,和妹妹吵起来,妈妈过来之后说,妹妹还小,你就不能让着她点吗;

  哥哥说不能这么惯着她吧,妈妈说,女儿就要富养,不像你这浑小子……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看到这里,妈妈不愿意相信,她觉得女儿还是一定还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睁开眼睛,看到女儿在给自己剥桔子,妈妈欣慰的笑了,“我就说么,女儿还是懂事的,怎么会要哥哥的钱呢?”

  “妹妹回答,都是一家人,哎妈,爸留的那套房子是不是该拆了?“

  终于,妈妈眼神中的光暗淡下来。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物质、不知感恩?

  人生回答机给出了答案,因为从小到大,父母总是用金钱奖励孩子,给了孩子过多的溺爱。

  过度金钱奖励导致孩子误解目的

  做得好就能拿奖励,是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事情,但这个过程却容易让孩子误解目的,让提高成绩、帮爸爸妈妈做事、规范自己的行为,都是为了得到奖励,而不是为了事情本身。

  这种观点一旦形成,就很难转变了,孩子会把金钱利益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说不是好事。

  在使用金钱奖励的过程中,对于年纪较小,分辨能力较弱的孩子,要尤为谨慎,避免孩子曲解父母本意。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过度金钱奖励养成孩子用金钱兑换一切的习惯

  当孩子发现金钱可以兑换很多东西的时候,他会继续引申,得出金钱可以兑换一切这个结论,从而在人生选择上唯金钱论。

  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生的走向。

  不当奖励会让孩子曲解义务和责任

  孩子好好吃饭了,努力学习了,这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因为父母进行奖励,孩子会把这些曲解为“为了父母而做的事”,并且容易把父母为自己做一切事情当成理所当然。

  有些父母会视频中的妈妈一样,秉持富养女的观念,利用金钱奖励来帮助孩子养成各种习惯,殊不知,这种直接的“金钱富养”,会让孩子把关注点全部放在金钱上,忽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心。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只看得到金钱,看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懂得感恩,会让孩子对父母慢慢变得“冷血”,为以后成为“白眼狼”埋下隐患。

  不当的奖励会让孩子失去内在驱动力

  长时间用金钱作为奖励,这种激励手段非常单一,只能表面上激励孩子的上进心,而无法真正改变孩子的驱动力。

  所谓的内在动力,就是让孩子从根本意识到,这件事情是自己想要的,是自己希望成功的,这样才能有内在的自驱力,而不是靠“利诱”来驱动,这是孩子保持持续动力的基础。

  “妈进手术室了?那我回公司了!”不知感恩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当然不是说不能对孩子进行奖励,但是奖励的基础是,让孩子明白这是因为什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而且不能经常奖励,否则孩子会觉得有奖励才是正常的,“没奖励我才不干呢”。合理奖励,才能让孩子把外在动力的利益忽略,重启孩子的内在动力。

  有的父母把奖励教育当成是正面管教的一种,觉得我不打不骂,从正面引导孩子,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鼓励教育是很多人提倡的,而鼓励教育和奖励教育不同,加上了金钱,养成了习惯,那么孩子有一天变得唯利是图,父母也不要太过惊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