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2019年07月19日 22:01 新浪网 作者 影艺独舌

  近期,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中,佟年和韩商言两人组成的“童颜”CP“发糖”的甜蜜互动,引起了不少关注。有人乐得其中,也有人提出剧情是否过于甜腻的质疑。

  无独有偶,时下另一部热播剧《陈情令》,其中的“忘羡CP”,蓝忘机和魏无羡也是争议中“发糖”不断。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然而影视剧中的“发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发糖”越甜,剧集就能越火?

  “发糖”武艺十八般

  通俗来理解,影视剧中的“发糖”就是一对CP秀恩爱,进而让观众产生类似于吃糖的甜蜜享受。

  根据甜蜜指数不同,“发糖”还有细分的不同说法:糖渣、小甜饼、半糖、全糖、浓缩糖……糖分含量由低到高。

  人物之间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对视或是握手,都可能成为观众眼中充满爱意的互动,这一种“糖”可以称为“糖渣”。电视剧版《镇魂》,调查处处长赵云澜和大学教授沈巍两人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互动,便时常伴有“糖渣”出现。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还有一种“糖”被称为小甜饼。顾名思义,给观众一点甜头,但更多还是吊人胃口,进而让观众期待更进一步的人物关系发展。对于糖分继续加量的“发糖”,还有“半糖”和“全糖”……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小甜饼

  事实上,CP“发糖”远不只是那些甜腻宠爱的细节表象,在热闹的现象背后,还应看到问题的本质。

  从剧作角度上来说,人物欲望给予人物动机,人物动机又进一步驱动产生人物行为。具体来说,人物自觉或不自觉的恋爱冲动,所产生的行为互动,这个过程的外在表象即为“发糖”。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镇魂cp糖渣

  所以,要研究影视剧中的“发糖”现象,还应该回归到对人物关系的层面来看。

  只有人物欲望合情合理,进而产生的人物行为、引发的人物互动才能站得住脚。但在一些影视剧中,大多以没有理由的“一见钟情”,就让人物发出“追求”或“告白”的人物行为,这样的“发糖”就会显得生硬和尴尬。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流星花园》全糖

  因为,CP“发糖”远不只是“亲亲抱抱举高高”这些甜腻的小动作,真正的“糖”来自于真实的人物欲望。即,人物为什么会“一见钟情”,创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应该解释清楚。

  如麦基所说,这种人物动机不应固定于具体的原因,因为那会让人物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变得很单薄。具体说来,在解释清楚了人物为什么会“一见钟情”的情况下,如果能赋予人物更加多维复杂的人物欲望,那么这样的动机驱使下所产生的人物互动、所发出的“糖”,才能真正甜得有层次。

  像《延禧攻略》中帝后CP所发的“糖”,就很有嚼头。因为从人物欲望角度来说,聂远饰演的皇帝这个角色具有复杂性。他对于秦岚饰演的富察皇后有爱意,但因为这个人物还有三宫六院,还有担负天下苍生的使命……这个人物的欲望复杂而多元。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富察皇后的互动,还能葆有“初恋”般的美好,此时人物所发的“糖”就很有味道了。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从《延禧攻略》的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份”糖“也是非常被观众认可的。即使人物戏份不多,但大家对于秦岚所饰演的富察皇后却是念念不忘。

  小心别踩“甜雷”!

  CP“发糖”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流程:观众吃糖-真实人物再发糖-宣传物料和粉丝共谋嗑浓缩糖,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CP发的“糖”就转化成为了话题讨论,而“糖”越甜引发的观众讨论就越热烈,进而引发更多地关注和收看。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这是甜宠剧的生存之道,这也倒逼创作者不断将角色“发糖”的技能迭代。

  戏里戏外打通发糖,就是影视剧中的升级版CP发糖。像赵丽颖和冯绍峰在现实生活中结婚恰好与当时《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的大婚情节相应和,这份“糖”从戏里甜到戏外,现实与虚构世界中发的糖都恰到好处,这让观众很是享受。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创作者为戳观众的爽点而强行密集的发糖,甜到过头,不仅会腻,更甚者是“雷”。

  《奈何boss要娶我》就是其中代表,剧情设置中男主为了让女主倒追自己,编造出女主身患绝症的谎言,这种狗血的剧情设置,让后续女主所有追求男主而发的“糖”都站不住脚,悬在半空。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谈到悬空发糖,电视剧《杉杉来了》中的“鱼塘夫妇”,一句“你要让所有人知道,这座鱼塘被你承包了”,可以说是此中经典。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此外,《双世宠妃2》中过于频繁密集的的吻戏也过犹不及。30集的剧,有42场吻戏,平均每集要亲1次以上。剧情设计中不让对方说话的方法,永远是用自己的嘴封住对方的嘴。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还有2018年内地版《流星花园》,主角道明寺的“发糖”方式也都曾引得观众大呼“雷人”。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究其原因,在于创作者塑造的这些人物立不住脚,过度追求人物“发糖”的甜度而忽视人物的真实性。这种密集的“发糖”更像是糖精一样让人难以下咽,“品糖”的趣味也因此丧失了。

  正视“嗑糖”刚需,实事求是“发糖”

  观众热衷于“发糖”,虽然不应鼓励,但也不能忽视背后的深层原因。

  我们对于故事的嗜好,是因为在故事中,总有一种结局能整治人生的混乱。

  年轻观众磕cp,恰恰是因为生活中的孤独多了。追剧粉丝要“发糖”,可能正是因为现实里的苦涩满了。生活与荧屏,总有一定比例的相反相成。

  如果仔细研究近期热播的《亲爱的,热爱的》会发现,观众热议的“发糖”桥段有这样两个,一个是韩商言识破绿茶婊对于佟年和他关系的破坏,另一个是佟年醉酒后大胆表达爱意。故事中的人物捍卫了爱情的纯粹性并且有勇敢表达爱意的能力,这是观众对于极致感情的精神追求。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反观现实,观众对于CP“发糖”的热衷,可能恰恰是因为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感情困境:在现实生活中遇不到的完美爱人,得不到的纯粹爱情。于是,她们希望在影视剧中获得替代性的精神满足。

  当然,虽然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情感也越来越快餐化,但对于感情的处理却不能简单粗暴、一以概之。

  只有塑造出真实人物,编制合理的人物关系,人物之间的互动“发糖”才能真正耐得住时间的品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角色所发的“糖”,甜味可能会淡了,但诸如《最好的我们》中的“耿耿”和“余淮”这样的人物却能一直印在观众的心里。

  正视“吃糖”群众刚需,分级发糖有讲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