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2019年10月14日 22:14 新浪网 作者 影艺独舌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10月12日,《陈情令》南京演唱会门票开售即被抢光,有黄牛将门票炒至15万元一张,票务方表示同时抢票人数达200多万。很难想象今年暑期播出的一部剧,换季之后还有这么强的粉丝黏性。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粉丝助力剧集,也反噬剧集。事实上,早在《陈情令》拍摄过程中,原著粉就已经集合力量,对于加入女主表示抗议;前一段时间的“泰国演唱会事件”,又将粉丝与出品方的关系,推至对立。

  去年暑期档,《镇魂》大火,却难逃书粉对于原著影视化后剧情改动的争议。今年年初,坎坷上线的《东宫》用“宠粉”之法,让粉丝上演了“真香现场”,但在剧集尾声因为剪辑问题影响口碑。

  像《镇魂》《东宫》《陈情令》这种在一定圈层内大火,并且观众有很强参与感的剧集,不妨称之为“粉丝剧”。同样是今夏播出,与《亲爱的,热爱的》相比,《陈情令》的题材类型与明星卡司都不占优势,但不论从剧集热度、破圈程度以及豆瓣评分上,后者都毫无溃态。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粉丝剧自带的光环和粉丝基础,是制作方、出品方最大的强心针。IP粉期待与忐忑共存,偶像粉丝是最衷心的受众群体。不过,在看到粉丝剧收割观众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潜藏在流量背后的忧思。

  关于粉丝剧的三个关键词

  粉丝反噬、流量闭环、争相入局——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粉丝剧近几年来的新现象,大抵逃不脱这三个词。

  粉丝反噬是当前常态。

  随着粉丝剧热浪的不断升高,如今的粉丝越来越挑剔、越来越难哄。比如由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常常遭遇多番吐槽,“魔改”被骂,演员不顺眼被骂,甚至正常的删减、改写也要被骂。被逼无奈之下,这些改编剧如同“大象绘画”,被参与其中的观众肆意涂改。换而言之,粉丝正在扩充文化消费之外的权利。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当“宠粉”成为常态,正常影视作品的创作难度也随之提高。在某些粉丝的心目中,好的影视作品毋须合乎艺术价值、毋须遵循创作规律,只要足够“宠粉”,观众即愿意为之奔走相庆;反之,即便作品独具韵味,也会遭逢不少观众的讥讽。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用“我不喜欢”来评价作品口碑,粉丝剧的反噬状况越来越严重。

  流量闭环是大环境。

  从影视行业迈入寒冬期以来,“内容为王”的概念被反复提及,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表明观众的审美在不断提升。前几年流行的“流量明星+知名IP+花式宣传”内容模式逐渐被观众排斥,甚至许多观众对粉丝剧先天反感、凭空抵触。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高热度低口碑是典型现象。近两年播出的流量向粉丝剧,绝大多数剧集往往热度与口碑难以共赢。即便几多作品依托着粉丝的宣传“硬实力破圈”,但相比起其他“自来水破圈”的作品,无疑相对弱势。在某些意义上,这些被粉丝如“赶海”般推出的粉丝剧,依旧无法挣脱“圈地自萌”的小众狂欢。

  争相入局是大势所趋。

  对于不少内容制作者来说,虽然前几年粉丝剧面临不少困境,但利益红利与流量诱导依旧使他们不愿脱身。毕竟,从生产角度来说,讨好粉丝的难度远远小于取悦观众。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近两年来,数部“腰部”粉丝剧逆流而上,大有超越头部作品之势,也让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窥得粉丝剧的盈利通途。挑选一部颇有流量的IP原著,邀请几名新兴流量偶像的加盟,挂起“宠粉”的旗号与标语,总归能博得粉丝的好感。

  当然,新现象招致新变化,新变化意味着新的可能,也意味着新的模式选择。和其他题材类型相比,当前的粉丝剧市场依旧算是一片蓝海。但热浪想要席卷奔腾,仅仅靠内容制作者发力远远不够,更多的观众参与、更多的盈利澎湃才是关键。

  粉丝剧的美丽与哀愁

  影视产业终归是商业,粉丝剧自然也脱离不开盈利的束缚。不过,同样是参与感驱动的粉丝剧,为何有的作品能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作品热度凋零、落得惨淡亏损的下场呢?

  首先,将广泛的多元粉丝转化成剧粉是基础。

  不论是书粉、偶像粉、类型粉,终究没有“剧粉”的凝聚力浓厚。《镇魂》《东宫》《陈情令》即是如此。尤其是《陈情令》的粉丝,纵然反噬现象频发,但作品顶级的吸金能力,也在印证着作品剧粉的重要性。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其次,吸引“自来水”安利是关键。

  在如今信息过剩、娱乐消解的大环境中,粉丝剧想要获得更高的热度、更好的收益,仅仅依靠原生粉贡献的“仨瓜俩枣”远远不够。只有揽得更多的路人粉,让其自发性的为剧宣传、讨论,才能够产生更丰富的商业价值。

  最后,就是打造粉丝期待的内容了。

  纵然如今粉丝剧势头正旺,却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吸引到大批的剧粉群体,只有契合当下粉丝需求的内容,才能在博得观众的同时,于内容之上戳及商业“触点”。换而言之,营造粉丝的娱乐“嗨点”很重要。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当然,在看到粉丝剧创造新鲜现象、掀起热度潮流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此类型作品的未来忧思。

  即便有内容生产者不合理创作的因素存在,但愈演愈烈的粉丝反噬,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当前矛盾的激烈。试问,当粉丝剧不能满足观众时,又会招致哪种现象的出现?

  和电影不同,电视剧本身更偏向于粉丝向作品。而当这种粉丝向作品进一步向粉丝剧转变时,则会招致传播学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当群体聚在一起时,决策行为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化倾向,如今的粉丝剧反噬,展示的就是这种现象。

  宠粉必遭反噬,“粉丝剧”还能火多久?

  其实,粉丝剧本就是一种服务于市场的畸形品,对处于调整期的剧集市场来说,也起不到“救命金丹”的作用。优质内容远比流量套现要重要得多,故此,即便粉丝剧态势喜人,恐怕也不宜过多吹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镇魂陈情令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