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0告别书:致每一个活在系统里的普通人

2020告别书:致每一个活在系统里的普通人
2021年01月04日 12:54 新浪网 作者 DT财经

  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巴结年轻人的时代。这个社会不是围绕老年人设计的。商业逻辑运转起来的当代社会,商业上没有多少给老人的消费空间,就没有把老人供起来当上帝的必要。老人被社会的期待是「找个地方安顿」「维持活着」。社会整体媚青,主要是消费推动,年轻人有消费欲望和消费力。市面上给老人的商品,也大多以「买给爸妈」为口号,仍然是对年轻人喊话。

  政治正确鼓吹「不要给年龄设限,每个年龄都有自己的精彩」,但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样,大张旗鼓标榜中年女性魅力,最后仍然在模仿年轻

  我们也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对年轻人十分苛刻的时代。老一辈人不消费,一辈子的积蓄都留给年轻人结婚、买房。但因为现代的个人主义、传统的孝道、以及成年后仍然有的利益纠合,三者来回撕扯,这届年轻人处在一种夹缝中的亲子关系里。他们讲究个人自由、独立、做自己,想要摆脱父母,但仍然要靠 6 个钱包凑首付。他们非常真诚地想要尽孝,想回馈父母,但在实际层面又做不到。

  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远超上一代,但最终的成就也好,实际的生活水平也好,都很难讲比上一代更好。和上一代人对工作怀有「建功立业、努力奋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积极态度不同,这一代年轻人的工作处境,被统一概括为「打工」,在「985废物、小镇做题家、互相内卷不如各自摸鱼」的自嘲中,大量年轻人开始选择退守考公务员,回到父母那一辈热衷的体制内的稳定金饭碗。在赢者通吃、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氛围里,留给年轻人上升的机会确实不太多。

  而年轻人全方位的丧情绪,不只来自福报的职场里。当代人内在动机的两大关键词:「互相竞争」、「自我超越」。当今社交网络的逻辑是「比较」的逻辑,不停跟 KOL 比跟同龄人比跟商业大佬比,年龄、身材、颜值、发量、观影量、粉丝量。

  这种高密度比较下的生存逻辑是「升级迭代」,人要不停地变得更快更强更懂,不停「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这种「自我超越」背后的逻辑是一种「否定的逻辑」,不是否定对方就是否定自己,现在的自己不够好看不够挺,得健身得整容得P图,现在的自己不够精致不够有趣,得读100本书吃三个月代餐完成 800 个 todolist。

  每个人在追求更好的自己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成为当下「自己的敌人」,不停认为现在的自己还有更多可能,于是所有人都永远处于面向未来的「自我提升」中,当下永远不够好,当下永远准备迭代升级、永远充满焦虑。这种「互相竞争」和「自我超越」,导致了当代人不断鞭打自己,以保证自己变得更好,或者「不变得更差」。

  在一定程度上,互相竞争和自我超越能让社会和自我变得更好,问题是,究竟要竞争和超越到什么程度。2020年广泛流行的「内卷」一词,已经展示了人们的疲倦。目前仍然有大量社会底层年轻人,正在借助社交网络和大量的借款负债,分享着社会顶层精英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关心国际局势、系统困境、贫富差距。

  非常怀疑,对普通大众来说,拥有决策者思维,每天板着脸全神贯注地去争论宏大命题,对他的生活会不会有什么帮助。

  比如性别对立问题。原本系统层面的结构性问题,如今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个体之间的站队互啄。

  这种女性在追求权利过程里引发的互啄,也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爱情。

  如今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又渴望又害怕。一方面,浪漫爱情仍然是人们最憧憬的人际关系,主流爱情依旧是一对一的、追求「白头偕老」的一辈子式爱情,这种爱情中非常重视「陪伴」和「照顾」,「陪伴」和「照顾」衍生出强烈的「占有式」相处模式,爱情里的两个人互为彼此财产,女性是男性的财产,男性也是女性的财产,两人互为产权关系,这种产权关系特指对身体和精神的尽量占有。

  另一方面,爱情中的安全感空前走低,彼此都想尽可能拥有对方,但又都想保持「自我」,不愿意完全把自己交付给对方。当代爱情里充满社交软件带来的无限选择、爱情课程教的恋爱公式、理性的性别权利谈判、985 简历式择偶标准,在流行计算「投入产出比」的当下,爱情被当做一种需要用特定技巧去经营的政治。如今的爱情就充满了对「家暴、套路、PUA、离婚冷静期、渣男、小三、绿茶、失去自我」的担忧。

  于是,有一部分人早早就打定主意,就自己一个人过,日常打打游戏听听歌、鬼畜里发弹幕、小组论坛里刷段子,把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交给电子产品。人际关系能糊弄就糊弄,工作能摸鱼就摸鱼,对「和自己无关的宏大叙事」躲得远远的,专注自我的小日子。

  但事实很可能是,对于大集体来说,个体没那么重要,在「高速飞转、迅速迭代、频繁升级」的大轮子里,当前的社会仍然飞速地往前,有一些人跟不上车,并不影响大进程。人类学家 David Graeber 曾提了个概念叫「诠释性劳动」(interpretive labor),说在不对等的权力关系里,通常是被压迫者不得不去理解这个体系的运作方式、理解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诠释性劳动,藏在老年人之于二维码、外卖员之于平台算法、租客之于蛋壳公寓里。

  普通个人在系统里是很脆弱的,有非常多看不见的手在左右你的命运,别说逃离不了系统,你甚至没法不用手机,不多久你更甚至没法不用 5G 手机。

  我们回顾这样的一年,看到年轻人的处境即困境。这一年人们热衷讨论生活的异常,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正常」。新的一年,总要对未来有点盼头,问题是,那盼头里的生活,什么样的「正常生活」才是值得人去追求的。

  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它不应该只存在在公众号、抖音、微博和B站里,语言信息有简化生活、标签化生活的风险,在这些语言之外,始终有另一种真实,另一种通过体验来获得的生活。

  我们认为,不被困在当代生活里,一个出口是了解所处的世界,并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而在世界上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你通常需要两样东西,一张包含你所在位置的地图,和你在这张地图的相对位置。

  DT财经旗下的青年观察号「DT人类研究所」改了新名字,叫「塔门」,是个谐音梗,想要用他们、她们、它们,和taaaaaa们的故事,拼凑出一张这样的地图,带给你和我们自己一些参考的方向。

  新年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