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14岁男生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这个人际关系大忌,很多人都在犯

14岁男生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这个人际关系大忌,很多人都在犯
2020年09月21日 12:01 新浪网 作者 张德芬空间

  是的,这又是一场悲剧,这次的悲剧被摄像头记录下来了。

  男生是武汉市江夏区一中初中部九年级的学生,因为当天下午在教室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班主任请三名学生家长到校配合管教。

  视频中,站在教学大楼走廊里的少年,忐忑地望向他快步走来的母亲,但妈妈上来二话不说就是一个巴掌,又是一个巴掌,掐住脖子推向柱子,把一边在温书学习的学生,老师都惊动了。

  这个过程里,比妈妈还高出半个头的他没有出声,没有反抗,呵斥几句之后,妈妈便被一个老师劝走。他在那里思考了短短的两分多钟,然后翻过去从五楼纵身跃下,当晚9点因为伤重宣告不治。

  一开始,在看这段视频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数次暂停,因为明知道就是一个悲剧,硬生生直面一个鲜活生命的消失瞬间,而无法承受其中的重量。

  不管是激烈抨击粗暴管教的家长,批评轻生孩子的脆弱,都无法让这个悲剧倒带。

  如何让这个悲剧原本可以被避免,或者说,怎样去改写大多数的悲剧是,才是我们在痛惜逝去生命之后,亟待思考的课题。

  多少悲剧,源于“当众”二字

  有个共识我们教师都清楚,最难带的年级就是初二,而视频中的少年,恰恰就是刚刚从初二升到初三。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性断乳期”,因为大多数的孩子在生理的剧变伴随着心理上期望独立汹涌而来,同时还要面对学业上巨大的升学压力,使这个时期的学生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服管教,极度敏感又非常迷茫脆弱的状态。

  他们既想父母师长不要管自己,又不能完全不管自己,像只孤独又需要温暖的刺猬一样长刺又纠结。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特别爱面子,更何况是当众挨耳光,稍微考虑就会感知到少年那窒息的自尊碎裂:

  所有人都知道我因为打牌被叫家长了,是个坏学生…;

  被当众打耳光不说,以后大家都知道我这么大还挨打;

  我以后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了;

  喜欢的那个女生,她会怎么看我…

  将心比心想一下,就算是成人的我们,当众摔了一跤都会感到特别丢脸,其实旁观的人转身就忘了,但我们自己都要耿耿于怀很长很长时间。

  在重庆,有个11岁的男生因为不做作业还顶嘴了,情绪失控的妈妈在公交车上当众就扒光了衣服,而且丢下他就下车了。

  可想而知,面对一整车人的目光瑟瑟发抖,孩子有多羞愧和无助,有个网友说了一句话:“孩子恐怕以后再也不敢坐公交车了吧。”。

  这种当众的羞辱,会深深刻进孩子的记忆深处,塌缩埋成一枚心理地雷,很多人就有被当众揭短、被语言攻击、被说出糗事的童年噩梦。

  当自尊被扒光,弱小的自我无处藏身时,是能让一个孩子瞬间失去所有恐惧和感情羁绊的,这个时候,什么才能终止这一切痛苦?能让父母后悔?

  跳下去,跳下去,跳下去吧!

  教育和关系,都需要“不要当众”的智慧

  看了太多的教育反面案例,却很少有人去学习正面案例。

  尽管初二的班级谁带谁头疼,但科组里梁老师却把班主任工作做得很出色,能让领导、家长、学生都满意,“初二现象”的症结在她手里平衡得很好,她在闲谈中和我提到一个案例。

  有个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不说,迟到早退还总是带头闹事,好几次气走科任老师,终于因为打群架请家长记大过。

  家长到的时候,梁老师没有坐外面的大办公室,而是把父母和学生带到了级组的小会议室。

  前面的半个小时,基本是妈妈在哭诉自己辛苦和教育上力不从心,梁老师只是安静地听完,沉默了几分钟后叹了口气,温和地问了他一句:“你自己看看吧,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没想到在校长和政教处主任面前都不犯怵的他,却在那一刻,唰地流下眼泪。

  关于这点,梁老师特地敲桌面和我强调:“以后千万记得,不要当众去骂和批评学生,不要骂家长,除了让事情变得更难处理之外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要警告指责,让他们自己提出来就好了。”

  有盗窃行为的学生,尽管有通报处分,但对学生老师都隐去班级姓名;几乎在开除边缘的学生,在他父亲向校长和主任跪下求情的时候,班主任迅速去关上了门;因为早恋成绩下滑的小情侣,需要分开谈话更不能动辄叫家长……

  知识的教育当然是扩充面越广越好,而学生个人的教育上,甚至是许多关系上,却是非常需要注重隐私的,它是一种留有转圜余地的留白智慧,是让矛盾得到最有效解决的灭火器。

  仅仅是记住了“不要当众”这四个字,也让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在教育还是处理各种关系上,关系逐渐变得温和。因为梁老师本人无论在上下级相处,还是同事朋友之间,夫妻关系都堪称是楷模。

  “不要当众”的教育原则,亦是一把关系的保护伞

  很多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之间出现严重裂痕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争执,而是因为场合。

  咨询者王生的婚姻一度面临解体,在过年的时候和老婆回到自己的老家,亲戚满桌吃饭的时候,在他看来不过是当众数落了她几句,什么乱花钱,做饭不太好吃之类的话,没想到却演变成婚姻大战。

  茶茶希望挽回自己的男朋友,男朋友其实是个不错的对象,那天因为一点小矛盾,她当街发脾气争吵,男友拉了几次没能让她消停,回来后不久就提分手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闹矛盾的热闹可看,当众主动把矛盾激化的人,实际上都有一种获得旁观者社会支持的心理,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表示自己是正确的一方,给对方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赢得这场仗。

  但是,关系亲近的人,他不是敌人,不是需要拉到大众面前审判的犯人,当众酣畅的快意,可对对方的伤害却是指数级的增倍的。

  当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一时之间情绪失控理智出走,但尊重对方,却应该成为我们的修养底色。

  1、抓住矛盾解决的主体

  一件事情发生了,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是因为什么事情生气?这件事的后果严重吗?有没有解决的方式?

  如果其实并不是多大的事,就不要卷入无关的事,无关的人来让事情扩大。不管是孩子在超市躺倒要糖果,还是两个人在人多的地方突然拌嘴,过去的别的事,周围的人都不是参与的因素。

  2、主动退出战局

  如果你并不是那个当众发难的人,也不想受制于被当众开抽这样的局面,战斗力也比较弱鸡,最好的办法是先示意对方冷静,或者找另外的地方开战,实在不行的话,就先行离开现场。

  这本来就是一场掺和太多杂质的表演,没有了捧哏的人,对方的独角戏也不能演太久。

  3、沟通、约定明示自己的底线

  在平静的时候,可以郑重和对方沟通发生争执的处理方式,并且阐明自己的底线,因为是特别有仪式和郑重的谈话,比较容易形成心理约束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爆发的临界点,清楚自己和对方的这条火线,再吵翻天,也会自愈和修复。

  这些系统脱敏的小方法,可以让你的边界慢慢清晰,对关系的处理不再总是被动和受伤。

  在关系不对等的时候,我们不做那个公开对别人宣判的人;

  在关系平行的时候,我们不把亲朋好友对立成敌人;

  在关系处于下方的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自尊姿态。

  “不当众”的温和应是一种力量,愿使悲剧不再,诸君共勉。

  策划 | 三木        辑 | 王大拿

  你有敢要的底气吗?

  德芬老师的新书《好的爱情,要有敢要的底气》,就是一本打造“敢要”底气的教战守策,它阐述了我十多年来所经历的“唤醒、疗愈、创造”的过程,和你分享如何为自己打造出一个相当令人满意的人生。

  相较于前六本书的不同,这本书特别注重“实操”,有很多的实例、方法和练习,只要你认真阅读、努力实践,你的生活面貌一定可以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

  ------

  立即购买德芬新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人际关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