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2020年02月28日 21:33 新浪网 作者 娱理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今天的消息,法国《电影手册》编辑部全体宣布辞职。原因是杂志迎来了新股东,其中有八位制片人,以及涉及政治背景的大企业家等,“与评论性质的出版物构成明显利益冲突,《电影手册》有着明确的立场,如今我们刊登的文章,无论如何都会被怀疑受到了干预。”

  另外,这十五人组成的编辑部也拒绝将影评改造为更加“轻松、时髦”的读物。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图源微博@守望好莱坞

  这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电影杂志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意味着这群资历深厚的老编辑、老写手,面对滚滚时代洪流仍不言妥协,表现出一副“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的战斗姿态。

  目前《电影手册》未来会怎样不得而知,这件事无疑是令人怅惘的,有点最后一片净土失守的意味。

  不仅法国,世界各地的传统影评人都在被唱衰;而中国,独立影评人几乎已经绝迹。是谁“杀死”了他们?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电影手册》在影史中的意义,早就超越了一本杂志的范畴,其独立精神从未改变。

  它由安德烈·巴赞等人创办于1951年,意欲通过电影批评来引导、教育大众接受艺术与美的熏陶。巴赞决心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影评论家,仅在手册上就发表过116篇文章,同时不遗余力在各地组织活动,推广电影。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左:早期《电影手册》封面;右:安德烈·巴赞

  1958年巴赞去世以后,《电影手册》被交到一群年轻编辑手上: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

  特吕弗发表的《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批判了老气横秋的创作方式,实际成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理论宣言,几年后,他拍出了惊世处女作《四百击》。影评人们纷纷转向创作,形成知行合一的独特风潮,成为世界影史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美学运动。

  早期《电影手册》就有主张独立电影、激进政治的倾向。五月风暴前后,特吕弗、戈达尔发起抗争运动,欲改变法国电影工业样貌,《电影手册》成为后援基地;

  1970年代取消主编,进入集体创作时代;受当时中国的影响,手册日益意识形态化,内部还曾成立过“革命文化战线”及“鲁迅小组”。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左:《四百击》拍摄片场的特吕弗;右:年轻时的戈达尔

  直到今天,《电影手册》仍不愿随波逐流,保持着鲜明立场,每年的十佳评选都备受影迷关注。手册仍致力于在全世界搜寻和挖掘潜力新星,一个青年导演若能被手册编辑注意到,等于是敲开了欧洲评论界的大门。

  《电影手册》前主编让-米歇尔·傅东跟中国学者、影评人、记者有过诸多交流,他在任时的2005年有一期杂志是专门介绍中国电影的,当时还年轻的王兵、贾樟柯都是被介绍对象。后来傅东写过一本法语版的《贾樟柯的世界》,2018年还来平遥影展跟几位国内影评人做了对谈。

  《电影手册》总计写过不少华语作者导演的作品评论,包括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徐克、王家卫等,为很多经典华语电影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最新青年导演方面,毕赣处女作《路边野餐》入选了手册的“2018年最期待电影”封面专题,第二部《地球最后的夜晚》自然也吸引了法国人第一时间关注。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也曾得到《电影手册》的关注和评论。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海报顺序依次为: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毕赣成名作《路边野餐》、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

  法国新浪潮、《电影手册》是全世界影迷的一座精神图腾。但在今天之后,手册将以何种面貌继续下去,或是干脆继续不下去……一切将走向未知。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放眼全世界,影评人危机早已不是新鲜事。

  2008年美国《电影评论》专门召开“电影评论的危机”研讨会,同年,《电影季刊》也发表50周年纪念文章《电影评论的兴衰》。大环境每况愈下,大家对传统影评的悲观出奇一致。

  也是08年,《波士顿凤凰报》影评人葛拉尔德·佩尔瑞完成了讲述美国影评人历史的纪录片《为了电影之爱:美国影评人的故事》,纪录片片头就告知:过去几年,美国已有28位职业影评人被解雇。

  英国《视与听》也在08年发表评论文章《谁还需要影评人?》。

  也就是说,传统影评人在08年就“死”过一轮了。

  08年发生了什么?老牌纸媒接连倒闭,互联网大潮兴起。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视与听》09年部分杂志封面一览(电子版从09年开始线上发售)

  《电影手册》今日编辑部集体辞职的背后,是杂志财政大权早就不在内容创作者手中。就在08年美国《电影评论》的那场研讨会上,《电影手册》前主编艾曼努埃尔·布尔多就承认杂志面临重大危机:

  “《世界报》接手《电影手册》时,每年负债10万欧元,到了2007年,每年负债达到70万欧元。《电影手册》的品牌、人才、历史可能还有价值,但作为一个公司已经分文不值了。

  另外,《电影手册》一直在流失读者,目前订户只剩下1.5万,外加六七千册零售……”

  半年后,《电影手册》被再次转手卖掉,卖给了英国裴多公司。主编布尔多曾试图挽救,措施包括组织编辑部出资、开辟独立电影发行业务等,可惜还是失败了。最后他选择了辞职。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电影手册》09年杂志封面一览(电子版从09年下半年开始线上发售)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再来看看中国。

  早期中国电影的理论、评论之路走得异常艰难。1956年才借助“双百”方针的春风发起“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大讨论,老舍的《救救电影》、钟惦棐的《电影的锣鼓》便在此时出现,然而这股苗头很快又被铺天盖地的批判所掐灭。改革开放后,创作与评论才快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中国掀起第一股真正的“影评大潮”,据资料记载:“全国各级影评组织在两万个以上,大众影评报刊达到四百多种,仅上海就有数万名影评员。”

  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与理论建树不无关联。

  而我们最熟知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影评更迭。

  从世纪之交的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新浪“影行天下”、北大新青年“电影夜航船”等论坛版块,到个人博客、时光网、电影网、豆瓣网,再到微博、公号、猫眼、淘票票甚至朋友圈……

  影评迎来井喷时代,“一言堂”变成万人广场。影评人门槛无限降低,仿佛谁都可以成为影评人。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微博电影大V推荐度影评页

  与传统影评相比,网络影评淡化了学院派、精英化表达,更加直白易懂。影评内容更加多元,不仅写电影,有的还顺带写明星,写产业,写杂七杂八;不仅有文字,还有播客、视频、直播、线下活动,形式五花八门。

  网络影评如火如荼之时,传统影评随着报纸、杂志的衰落逐渐失去领地。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所有人都有机会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电影,人人都可以拥有不凡的阅片量和知识积累,共同促进市场繁荣;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消解了专业和大众的界线。

  美国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大卫·波德威尔等早就开始行动,试图建立起网络严肃影评圈子。国内也有过类似的努力,如影评人先后建立过Moviegoer、迷影网及个别公号等影评阵地,但这并不容易。

  打开国内影评网站的短评区,点赞数最高的往往不是写得最深刻的影评,而是最会抖机灵的段子。长评也是如此,大量文章都是以情绪替代观点,只看表象忽略本质,遑论系统的、扎实的史学和电影理论基础;

  电影类公号文章面向大众,更多起到的是好片推荐和烂片排雷作用,有时还要想尽办法赚取流量,难称严肃影评——

  这些图文并茂的文章,倒是比较符合《电影手册》新股东提出的“轻松、时髦”要求。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电影手册》2020年最新两期杂志封面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老兽》导演周子阳早期网络ID叫“杀死影评人”。他在向媒体解释这个名字由来时曾说:

  “我很崇敬法国新浪潮时期、现在欧洲那些岁数很大的影评人,他们是非常资深的研究人员,冷静、客观,又对电影产业保持着一定距离。他们不谄媚,又非常幸福,用一种独立姿态批判电影。

  我们的影评人完全不是这样的,甚至某些人还是从业者,有的恨不得去搞发行,那还写什么影评呢?所以他们说的话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影响,我只尊重那些值得我尊重的人。”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周子阳作品《老兽》剧照,主演涂们

  那么,到底是谁杀死的影评人呢?

  是股东们吗?是互联网吗?是片方和导演吗?还是影评人自己?

  很难说。

  “权力批评、商业批评、人情批评、红包批评”,基本概括了当代国内影评现状。拥有广泛影响力的KOL们,很难保持绝对的纯洁性,很容易成为资本进行营销、炒作的帮手。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独立影评人在中国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因为仅仅靠写影评,无法获得足够的稿酬和品质生活。

  中国那些影评人都去哪了呢?

  有的去做了策划、编剧等电影幕后,如顾小白、卫西谛、电子骑士;有的自己做了导演,如陆川、李霄峰、云中、张小北;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海报依次为:陆川成名作《可可西里》、李霄峰处女作《少女哪吒》,张小北、云中待映作品《拓星者》《无名狂》

  选择象牙塔的,回学校做了高校教授;拥抱大众的,下海开起了自媒体。还有的在对电影保持高涨热情的同时,在做着八竿子打不着的其它行业。

  “独立影评人”这个头衔如果还存在,基本也只是个兼职。影评人之死,恐怕不只是影评人自主选择的结果,与资本演变、媒体形态变迁有关,全世界的影评人都在底线与诱惑间艰难权衡。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最后】

  回到今天《电影手册》“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这个窘迫的局面。

  最痛恨影评人的导演之一姜文在《邪不压正》里安排史航扮演了一个“华北第一影评人”,令人玩味。

  希望《电影手册》如同“华北第一影评人”一样,最后就算死,也要站着死吧。

《电影手册》时代终结,是谁杀死了影评人?

  出自姜文作品《邪不压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电影手册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