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两个字,一年上了N次热搜

这两个字,一年上了N次热搜
2021年02月27日 23:53 新浪网 作者 娱理

  难听。

  作为一个微博话题词,#难听#已经有28.8亿的高阅读量,在歌手发新歌、大型晚会之时,这两个字常常会被再次送上热搜。

  娱理工作室之前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流量明星的歌词秘密。但#难听#更多指向的是曲子以及一首歌整体的质量。

  这一次,我们和三位音乐人——创作歌手、梦织音主理人于湉,参与过多档音乐综艺、给多位流量艺人作过曲的音乐制作人王迦奕,给多位流量艺人写过歌词的作词人刘愉露——一起聊一聊#难听#一年上了N次热搜背后,歌坛究竟出了怎样的问题。

  微博#难听#话题词页面

  消失的音乐企划

  于湉以2013年《快乐男声》全国第五名的成绩出道,是一名创作歌手,如今也是音乐版权公司梦织音的主理人。

  从幕前逐渐转向幕后,于湉对乐坛有很多切身的体会,他也在和一些专业的音乐人聊天时,发现很多人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与过去的歌坛相比,过去有一段时间音乐企划在逐渐消亡,好在最近情况有了转。

  音乐企划,在传统唱片行业负责歌手的整体规划,需要与歌手长期磨合,所以一个成名歌手的风格会有其连续性,专业的企划能帮歌手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曲风和定位。

  而如今,流量歌手们唱什么,除了那些自己具有创作能力或者话语权很大的流量艺人,大部分的决定权是在经纪公司、艺人团队手上,他们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做音乐。

  音乐企划的消失,是如今资本主导内容大环境的一个缩影。

  以S.M新女团aespa的相关作品举例,这些风格的确立都需要音乐企划来策划打理(仅为示例,与本文无关)

  于湉:过去都有企划老师,帮歌手匹配专业的制作人、整体概念、视觉和包装。在我2013年出道那会儿,很多公司已经认为企划没有必要了,这个职业现在我们可能都听不到了。

  我是选秀歌手出身,现在音乐这个行业由综艺推动,大量的选秀歌手出现之后,其实没有那么多专业做音乐的人去帮他们量身打造作品,这个职位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经纪人担任。

  选秀歌手刚出来比较红,第一年我是有流量,有很多的商业活动,那个时候是赚钱的,到了第二年新人又出来了,我的收益降低了,可能原来的经纪人去带下一个新人了,那我的规划就变到下一个经纪人手里,这就导致我的方向永远是变来变去的,音乐的整体性其实是很差的。

  艺人的音乐需要保留个性的同时又保持整体性,需要一些创意和点子,但是从经纪人的角度,要看经济利益,很难从艺人的角度去考虑音乐。他们其实不知道怎么去做音乐,可能觉得发歌就好了,有时候还会被一些网络的神曲红歌带错了方向。

  王迦奕:周杰伦他们那个时代,其实是靠音乐内容产出去引导市场流向,继而决定资本的走向,现在这个事反过来了,变成市场想要什么,我们就按这个方式来做什么。

  我个人觉得做音乐是有一个原动力冲动的,是有情感要表达,比如我今天特高兴或者特别不高兴,我可能想表达这个情感,之后再跟词作者来配合,然后再有制作人和编曲来配合,就形成了一个表达很充分的歌曲,其实这就是那个时代在做的事情。

  为什么大家觉得以前产出的歌曲平均质量是非常高的,是很好听的,这是因为从前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从一开始就来决定这个事情的走向和导向,每一步是商讨、沟通、研究得出一个最好的结论,但现在跳过了最重要的一开始的一个环节。

  一个歌手唱什么样的歌会好听,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来把控这个方向,而不是我们今天听到了一个歌,我们都觉得好听,那你来唱试试。举个例子,一个唱歌说话方式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歌手,硬要他唱一首爆发力极强的摇滚歌曲,也很有意思,有另外的效果,但他肯定不是最合适,但现在大部分的情况就是这样。不一定是歌手唱得不好,歌写得不好,但放在一起就不对。

  资本进入当然是好事情,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现在这个模式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作为音乐人,不是说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但现在问题出在哪?你掏钱你说了算,我听你的,你说怎么改我们怎么改,大家其实都希望作品更好,但不是说我们可以无条件接受一切建议。

  2020年的周杰伦,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代言人之一

  快“饿死”的幕后音乐人

  从话语权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是非专业人士在主导一首歌的方向,专业的音乐人让步妥协;从实际收益的角度来说,生产一首歌,作曲人、作词人等幕后创作者的收益并不高,靠写歌他们很难养活自己,当生存都难以为继,只能步步退让或者转行。

  根据现行的分账模式,一首歌发布后,作曲人、作词人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分账,但比例并不高。如果一首歌卖得好,词曲作者可以有长线的分账收益,但也有一些词曲作者被一次性“买断”,这意味着无论这首歌后续卖得有多好,都和词曲作者没有关系。

  戳→可看【2020微博娱乐白皮书】全文

  于湉:前几年买断在这个行业是很凶的,一首歌火了跟词曲作者没关系,后续的收益版税也跟作者没关系,所以写歌变成了兴趣爱好,就是不赚钱。我现在公司的经营模式,就是希望对作者有一个培养,把属于他们的利益回馈到作者身上。因为只有作者能因为写歌获得更大的收益,他们才愿意把这当事业。

  王迦奕:我看我周围的人,直观感受是大家靠做歌吃不上饭。在一些音乐产业相对发达的地方,做歌有非常多的资金来源,歌手、词曲作者、制作人、录音制作、乐手等等,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收益,他们就有动力去做一个更好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一个体系。

  我做出一个好的东西,资金花出去了,又有资金流回来,我再把它投入到音乐,去做更好的东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反观现在内地的一些现状,有这样的情况,但并不是大多数,可能很多能写出好歌的人,现实点说,他吃不上饭了,他就没办法再去继续。

  就我自己的情况,如果我只是作词作曲,即使我有很大的产出量,有很公平的利益分配回来,还是养不起自己,所以我需要从事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做演场会、综艺节目来维持我做音乐的这条道路。

  一个音乐作品的好听与否,取决于非常多的方面,词曲作者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可能每一个位置的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比如说我1000多万元开个录音棚,只靠录音是赚不回成本的,可能这辈子都赚不回来这个钱,现在很多大型录音棚的创始人可能是一些其他位置的音乐行业工作者,那是凭一己之力在扛着。

  其实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音乐设备,为什么我们拿到了这些东西,最后的结果反而不好了?就是因为大家老觉得我付过钱了,就走了,就没有然后了。我们现在有词曲的版税机制,是一个进步,但是剩下的环节,还是过去的状态。

图源微博

  正当红的外国模式

  观察当下流量歌手和选秀明星的作品,我们发现有很多歌的作曲人都是外国人,有的歌曲甚至有三到四个作曲人,而华语经典歌曲基本都是单个作曲人的个人创作。

  于湉介绍,在国外有一种创作营,音乐人们分组创作,一个组可能三四个人,有人专写旋律,有人专写beats,有人专写track,分工明确,最后合成出一首作品。国外的大牌歌手,比如JustinBieber和Lady Gaga其实用的就是这种集体创作的方式。

  写歌在外行人看来,是一件很需要灵感的事,但当不同分工的人互相激发对方的灵感,一天就可能产出几首作品,实现工业化生产。

  如今的年轻一代偶像,很多是从小受欧美、日韩音乐体系的影响,再加上追男团女团、选秀明星的粉丝基本也深受日韩粉丝经纪模式影响,导致经纪公司也在选择上更偏向欧美日韩的音乐风格。

  欧美、日韩、内地的模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目前流量歌手们偏向的曲风明显是外国基因的,填词方面甚至有50%的英文词,根源和骨血都是西方的,不够本土化,必然和一部分中国观众的审美产生了文化隔阂。

  JustinBieber、Lady Gaga

  王迦奕:外国的模式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更集思广益,我个人很欣赏这个模式,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先不说这个歌我们喜不喜欢听,我觉得这个方式是很好的,因为音乐不可能只有一种,其实是需要多元化才可以进步。有人就喜欢听慢歌,有人就喜欢咚咚咚闹腾的歌曲,我觉得这个都是对的。

  有时候我们觉得好多国外的歌挺好听,一唱中文怎么就那么难受,其实就是体系的问题。英文歌本来是英语演唱,它有它的说话习惯,但英语的说话习惯跟我们中文的说话习惯有着特别大的差异。我觉得音乐本身就是一个说话的过程,是在表达情感,只不过你在带入这种情感的时候加入了旋律,就变成了歌,那就存在一个说话方式的问题了,我们中国人说话是这样的,但外国朋友说话是那样的,因为他说话那样,所以那个歌才会写成那样。

  一首传统的亚洲流行歌,如果有5个人来写旋律,可能就会出问题,因为大家想法都不一样。我觉得不超过两个作曲人是可以的,个别情况可能也会出现三个,因为思路和整个的情绪得保持连贯。我们看到很多外国的作者联合制作,电子类和舞曲类会偏多,这个属性和类型的歌曲是可以这么创作。

  我们中国人去做一些西方的电子音乐也没问题,但这有一个文化差异,因为中国人说话是娓娓道来的,你需要一个情绪循序渐进的过程,亚洲流行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但可能欧美文化就会比较直接,我现在很嗨,我就会告诉你我现在贼嗨,表达情绪很直接很强烈,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获得2020年VMA颁奖典礼五项大奖的Lady Gaga

  刘愉露:国外作者写的demo基本上都是带有英文词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写词的时候保留英文,其实是因为写中文填进去就会不好听,不合适。

  有时候英文词都是比较简单的baby啊,语气词之类的,可能是因为原来的作曲人不擅长写词,他本身写的就是很简单的英文词,到了中文词作者手里,可能还是觉得表达这个情绪用原来的词合适,没有特别好的中文词可以替换。另一个方面,出于海外发行的需要,可能海外市场海外粉丝也要听,如果全写中文词,人家也听不懂,就只能听个旋律。

  我给UNINE写《bomba》,副歌部分比较洗脑的地方,就是用的原来的英文词。我也想过用中文词替换,但是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更好的词替换,所以我稍微把一些英文词做了一个修改。

  一个词重复地洗脑式地出现,是因为快歌和慢歌不一样,慢歌是唱到你心里了,你会记住它,但快歌你听完开心完之后可能就忘了,重复的洗脑的歌词是加深记忆的一个方式,这是很多艺人团队会考虑到的地方。

  现在艺人推歌太难了,不像过去唱片公司主推一个艺人,发了歌,大家在广播里商店里都能听到,现在一首歌出来太难了,这么多人都在发歌,如何被大家记住?现在主打歌可能第一目的就是让大家记住,所以会比较洗脑。

  UNINE

  结语:如何变好听?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娱理工作室首先想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音乐,如今的歌曲也并不都难听,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看待现在的流行音乐。

  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或许也不喜欢周杰伦的音乐,但他们只能在我们的耳边唠叨,而如今大家都可以在网络发表意见。如果当年父母会上网,可能也会给周杰伦刷#难听#吧。

  以前我们听歌,要通过电视和广播,都是最好的作品才会被选中,推到听众面前;而随着媒介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做歌发布到网络上,门槛变低。我们现在回顾过去,能记起的也都是经过时间筛选的经典老歌,用被筛选出的精品去对标如今刚刚出现的作品,也是不够公平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很多男团、女团的歌曲,并不仅仅靠听,还需要舞台的整体配合。歌曲+舞台呈现,听+看,才是一首歌曲的完整表达,如果配合着画面去欣赏,整体观感会好很多。

  火箭少女101舞台呈现,仅为展示,与本文无关

  于湉曾经跟国外顶流男团同台过,他发现为了呈现完整的表演,男团的走位是精心设计的,每个人都有专属摄像,有专业导播,这样才能把一个团整体的舞台魅力展现出来。而如今,国内缺乏专业的打歌舞台,选秀明星离开选秀节目后,舞台机会更是逐渐变少。

  因为没有好的舞台,一个团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无法增长,只能被很快淘汰,艺人没有话语权,对自己的歌曲也就没有把控力,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如何变好听?

  从行业角度来讲,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保证音乐制作各个环节的幕后工作者能有稳定的收入,进入行业良性循环。

  从创作的角度,具有选择权的人不应该一味迎合如今的国际化趋势,国外的集体创作固然有其优势,但是纯西方的作曲毕竟和中国有文化隔阂,我们依旧需要本土化的创作。

  走国风路线的歌手、音乐人霍尊。仅为展示,与本文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男团、女团这样的选秀明星的歌经常被吐槽,其实是因为缺乏专业人才。给团体写歌和给个人写歌其实有不同的方式,比如一个团体,里面有dancer、rapper、vocal,如何让每个人发挥所长,这也是一门学问,但男团、女团是从国外兴起的形式,国内会给团队写歌的作者并不多。

  在当下综艺影响乐坛、国外的粉丝经纪模式影响国内、世界各国音乐制作模式融合的大环境下,如何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在国际化的同时做到本土化,是#难听#屡次上热搜为音乐人敲醒警钟后,业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写歌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