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在看来,提出的问题本身,其实就是站在厌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

在看来,提出的问题本身,其实就是站在厌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
2023年06月03日 14:49 新浪网 作者 娱理

  #奔跑吧对女艺人的加成大吗# 在#娱理观察室# 看来,提出#跑男对女演员的加成#的问题本身,其实就是站在厌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众所周知,无论是韩版的《跑男》还是内娱的《奔跑吧》,这都是一个户外竞技+益智类的大型综艺节目,从节目创意之初考虑的就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性,因此艺人的参与性也是双向的,女性有女性擅长的部分,男性有男性擅长的部分,尤其是在撕名牌的经典环节中,体力上的差距需要脑力来补充,脑力上的差距需要体力来完善,有的女性擅长体力,有的男性擅长脑力,这都是存在的。也因此,不论性别,节目中的大部分环节都会让人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某种程度来说是公平且符合常理的。此外,《奔跑吧》之前从《奔跑吧兄弟》更名,就曾有过大众质疑该节目"厌女"的考量,比如有些环节是从男性适合的角度而设置的,并不是从女性适合的角度来设置的。

  如今,这个问题变成了对Angelababy杨颖、迪丽热巴、白鹿三位女性常驻女嘉宾的质疑,可谓是部分观众厌女心态的又一次体现。为什么呢?其一,如果只从当下的结果来看,反而是这些人忽略了女嘉宾们长年累月为参加这种大型户外综艺所付出的体力脑力和心力,甚至忽略了很多游戏设置是从男性适合的角度,而女性为了能够完成这些环节,需要承担比男性更多的体力、脑力,甚至是自己的“偶像包袱”——毕竟在当下胖瘦美丑均可以被严苛考量的时代,女艺人的形象是需要被保护的,但她们在节目中为了完成环节,为了体现出身为艺人的综艺感,必须为综艺节目效果妥协,放弃自身的形象,也为自己带来了后续被挖黑料的隐患,这是一个艺人的职业化表现,不能被忽视。

  其二,看不到女艺人为节目的付出,就会从结果推导出她们好像光是在节目亮了个像,躺了个平就能得到大众的好感了,但这种推论本身就是一种厌女行为的体现,因为他们把女性获得的成就变成某种轻而易举的利益交换,讨论的不是女性的付出和成就,而是女性获得成就的渠道,强调了渠道的重要性,漠视了女性的付出,并将女性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甚至是套用各种名头打压。

  其三,《奔跑吧》七季以来(含番外篇),不仅有Angelababy杨颖、迪丽热巴、白鹿三位常驻女性MC,还有宋雨琦、张婧仪、赵露思、希林娜依·高、李玟、金靖、孙千、吴宣仪、王菊、金晨、唐艺昕....等等女爱豆、女喜剧演员、女歌手以及很多的女体育运动员参与。为什么矛头偏偏就指向了Angelababy杨颖、迪丽热巴、白鹿三位?很简单,因为这三位也是大家常常讨论的流量系+当红系艺人,另外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这三位都属于演员,参与综艺后,她们作为演员的“神秘感”被剥离了,而作为演员的一部分,又因为各自作品水品的参差而形成了口碑争议,当大众无法把她们的演员、艺人、本人的身份分开,没有了明显的边界感之后,各种争议就会出现,比如今天的跑男对女演员的加成的讨论,但这个讨论其实是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演员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在《警察荣誉》《北上》《利剑玫瑰》《公诉》这样的正剧中,你的演技能不能诠释出角色和演绎好故事才是重点,流量效应反而会是一把利刃,成为割裂观众和艺人之间的工具:如果说综艺帮助她们提升了人气,拿到了所谓的“好饼”,那也是她们通过自己长久的付出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人气,还有片方、资方、平台的认可,以及导演、编剧的认可,但在这之前及之后,她们的表现如何依靠仍是自己的能力和付出,是她们自己帮助了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奔跑吧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