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情感暴力》解读一:揭开痛苦的秘密,我们都是情感冲突的局中人

《情感暴力》解读一:揭开痛苦的秘密,我们都是情感冲突的局中人
2021年06月17日 21:59 新浪网 作者 迷失D胡图图

  世界上的所有关系中,你觉得哪一种最容易让你受伤且伤得最深?

  父母?夫妻?子女?朋友?同事?同学?

  答案也许略有不同,但标准终究不外乎是:越在乎的人才会有可能越伤我们更深。

  一场隐秘于黑夜下的情感暴力也许就藏在那些刻骨铭心的至亲至爱关系中,导致我们明明爱着或被爱,却仍觉心中压抑,没有自我,灵魂被囚,无所适从……

  甚至常感到心头沉重、气息急促、郁郁寡欢,更甚的寝食难安、厌恶自己、厌世避世。

  如果你有以上类似情绪与感觉,那也许,今天便合适与我走入《情感暴力》一探究竟,试试找找那扼住喉咙的源头。

  01

  善意的操控

  “我都是为你好”,一句几乎人人都接受过洗礼的话。

  平淡无奇的几个字,却似有魔力的种子,以善意的名义,不知不觉在对方的内心孕养道德枷锁。

  以至于就算明明是在强迫对方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或决定,却总让对方无法拒绝乖乖就范。

  这就是”善意的操控“的禁锢能力,用看似绵软其实尖锐的“善意”包装起来,支起道德高点束缚对方的内心,并作为控制对方的武器。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称这样的人为“善意的施虐者”;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称这种行为为“虐爱”。

  在我们的亲近关系中,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更为频繁。

  而被操控的受害者对这种操控是讨厌的,但多数时候“讨厌”却是无意识的,甚至在浅层意识中还产生喜欢对方的错觉。

  长此以往,就变成了无法理解自己真实感受的人。

  对照一下,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只是大多人都没发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却又不得与那些隐隐肆虐的坏感觉博弈、共生。

  反之,一些外露的攻击其实并不可怕,因为你大可直接回以同等的情绪。

  最可怕的是面对“我都是为你好,只是希望你能幸福”的“声讨”,在这种场景里,你根本无法直接给予“我讨厌你这样”来表达内心感受到因被强迫的不悦感。

  因为那样你会强烈受到自己良心的指责,我们的伦理纲常根本不允许有这么“大逆不道”的思想。

  于是只能忍着点头说句“知道了”。而这样的强忍会慢慢让你失去表达自我的能力,而你与人交往的人际关系也将变得复杂、负累。

  以至于步入职场、新交朋友都是畏手畏脚,迁就对方的多,尽管有试着伪装自己融入他们,其实内心只有诸多不适。

  更当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时,也总会首先考虑对方是否喜欢,会如何看待自己这样,等等。

  如果你遇到很会察言观色,做事却又畏手畏脚,或者待人无私到没有底线的人,请你多给予善意;这样的善意,可能在某些关键的时候能让他们对生活抱有丝丝希望。——不易

  02

  催生自卑的原因

  以爱之名、以善意为外衣的叫“隐形虐待”。

  这种“虐待”极难被发现。特别是在家庭中掌权者对弱势者的操控。

  而等到被操控的人在其他人际关系也经常发生不适应时(无法自信与人平等大方相处或经常与人发生冲突),这时就已经是“虐待”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情感暴力》的作者加藤谛三,是日本知名心理学专家、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他说:“在没有爱的家庭长大,谁都会变得异常自卑。”

  因掌权的施虐者认为自己是好心的、善意的,所以根本无意识到这一种强迫性质的付出其实只是一种自己内心的欲望,甚至有一些其实还是出于厌恶(诧异吗?)。

  这样的情感若都以“爱”为说辞,那爱可就太让人痛苦了。

  是的。长期以往的发生“善意操控”,除了让孩子不断怀疑自己、攻击自己、失去自我,根本没有创造到任何“爱”的感受滋养到ta。

  所以这样教育方式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敏感自卑的。就像不被阳光看到的向日葵,终究无法茁壮长成灿烂的模样。

  03

  代用感情的病态

  用不愉快的感情束缚他人,在心理疗法中被称作为代用感情。

  像是操控男人的女人的眼泪,男生要分开,女生一次次用凄惨泣泣来挽留,通过让男生愧疚、博取同情,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这样就属于代用感情。

  为什么有些女生总是遇到“错付”的人?也许问题便是出在被即卑微又卑鄙的“情绪绑架”吓退了对方。

  而很多时候,人的情绪泛滥都是带着目的性的,有些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大脑还会下意识地放大情绪。

  就像家长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面前叹气、沉默,严重的是言语侮辱或动手打人,其实都是在实施威胁。

  也许这样说过于直白,但静下心想想,做这些情绪传递的时候,家长真的不是想着借此让孩子愧疚,进而达到你希望他取得好成绩的目的吗?

  无可厚非,逆耳但是忠言。

  也许为了促使孩子奋进是没错的,但用这种方式就已属于亲密威胁和道德绑架了。

  而所追求的的成效也根本不可能实现,所有用恐惧感、亏欠感驱使的动力,都只会发展成承受人想逃避的噩梦。

  虎妈虎爸,每每还不都是家长操碎了心,孩子伤透了心。

  既是吃力不讨好的委屈,就别继续了吧。孩子自有孩子自己的人生课题,谁也操办不了。

  04

  发现问题是解决的契机

  作者说,会施加隐性威胁的人,其实是对自身没有什么自信的人。能很直接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的人,不会沉浸在这种慢性的的不愉快感中。

  自我们被赋予生命来到人世,我们最开始接触和依赖的都是父母。父母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初来乍到首当父母属实不易,随着孩子的成长,思想沟通上又更是一场风雪一场暴雨。

  作为子女我们也要理解接纳,只有理解了,才是到了真正触碰彼此间存在问题的层面,也才具备解决的可能性。

  我总觉得,暴露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问题或者知而不改,那样子就会不断恶化和恶循环,那才是酿成悲剧的主因。

  仅此提醒各位家长和已经成年的孩子,请警惕不要让互虐的方式发生在亲子关系里,或者两性关系中。明明可以拥抱,何必刀锋相向。

  “爱是一生的修炼,愿你终成正果。”

  最后馨语:

  解读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依然相信爱和渴望被爱的我们,通过调整情感状态,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并深拥彼此。

  人生无常,;

  有你有我,不离不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