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回廊亭》说起:东野圭吾IP的本土化改编面临何种困境?

从《回廊亭》说起:东野圭吾IP的本土化改编面临何种困境?
2022年06月21日 21:38 新浪网 作者 看-电-视

  东野圭吾IP的中国影视化落地为何这么困难?日本悬疑小说在中国影视市场出路几何?

  文|小熊

  自筹备以来就备受关注的网剧《回廊亭》终于开播。

  改编自全球最畅销的悬疑小说作家东野圭吾作品,足够知名的悬疑故事IP,邓家佳、张新成领衔主演……所有能博得眼球的元素都已凑齐,难怪数量庞大的原著粉都对网剧寄予厚望。希望越大,期待越高,截止发稿前,《回廊亭》的豆瓣口碑尚未开分,关于这部东野圭吾经典IP的改编已形成观点不一的争论。

  东野圭吾的小说近年来一直是影视化改编的重镇,尤其是在原产国日本,几乎其每一部知名小说都有剧集、电影的影视改编。国内制片方也大多对其作品觊觎已久,只不过本土化落地仍然缺少一些成熟方案,截至目前有《十日游戏》《回廊亭》两部剧集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两部电影已然播出,但尚无一部影视作品的豆瓣口碑能达到日版同名改编的水平。

  东野圭吾的中国影视化落地为何这么困难?日本悬疑小说在中国影视市场出路几何?

  水土不服?

  原著的浓烈风格令改编困难重重

  爱情是最普世的人类情感,因此爱情元素在跨文化传播中经常被作为载体。网剧《回廊亭》对原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支线进行强化,在商战的背景下上演缠绵悱恻的年下恋。这种官方撒糖的确受到了观众欢迎,剧集官宣预告甫一公布就因其中的吻戏冲上热搜。

  从第一集到第四集,爱情与商战元素在情节中占据了大量篇幅,这在带来更多话题度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挤占了悬疑的主线剧情。由于有关案情的内容在前四集中出现较少,观众对于剧集大悬念的注意力被无多有少地分散,影响了剧集的悬疑硬度。

  客观上讲,小说《回廊亭杀人事件》的本土化落地并不容易,日式推理的强烈风格与中国文化的较大差异为影视化改编增加了困难。

  一方面,极为特殊的场景设置让剧集的影视改编难以完美复刻。“回廊亭”是故事发生的关键场景,其本就是特别的日式建筑。迂回相连的回廊是原著中“密室”情节之关键设定,但这种建筑显然并不符合中式的建筑习惯,按原样置景拍摄难免有水土不服的结果。剧集将“回廊亭”设置为KTV(一说高档酒店),虽然符合当下中国人的审美偏好,但原作的密室悬疑感就失去了支点。

日本电影《回廊亭殺人事件》中“回廊亭”的建筑结构

  另一方面,原著典型日式家族企业中每位家庭成员都各怀鬼胎的设计难以在中国媒介落地。“全员恶人”的人物设定反映了深刻的腹黑和权谋,但缺少一些人性的光辉,在国内影视剧审核上恐难以把握尺度。因而,剧集呈现中需要一些“透光”的改编,但这又会改编文学作品本身反映的主旨,两难之间还需要更为恰当的技术性解法。

  其他东野圭吾改编作品效果几何?

  事实上,不止《回廊亭》一部东野圭吾改编作品面临本土化落地的审查问题。以“主旨离地三尺”的超拔来反映人性之恶是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历来的特点,这确实会在改编影视过审方面带来客观困难。

  譬如爱奇艺“迷雾剧场”开篇之作《十日游戏》改编自东野圭吾《绑架游戏》,之所以不采用更有知名度的原著名作为片名,正是因为全剧都在强调“绑架并非游戏”的价值。而由王凯、张鲁一主演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主要描写一段畸形爱恋,其中男女主角也必须在结尾处双双落网。

  目前来看,东野圭吾小说的中国化影视改编都难称完美。剧集《十日游戏》的豆瓣评分7.0,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豆瓣口碑6.3,电影《解忧杂货店》豆瓣分数5.0,都不足以达到令人亮眼的高分。

  其中《十日游戏》更受观众认可,解局关键在于对悬疑感的不曾脱离。

  从视听元素来看,《十日游戏》的画面色调诡谲,悬疑感BGM也不断在剧情中穿插,在视听的双重层面不断刺激观众对于悬念的期待。在叙事层面,绑架、追车、跟踪、器械等情节在剧中反复出现,也让涉案剧有更强的风格化特征。支线剧情方面,剧集比原著更为强调男女主人公的恋爱线索,但并未喧宾夺主地反复撒糖,而是让情感增进为两位主角策划的“游戏”提供合理化支点,根本上仍在为悬疑感服务。

  尽管《十日游戏》对于悬疑感始终未曾偏离,但原著的悬疑不足够硬核也成了故事难以弥补之伤。相比更为知名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作品,《绑架游戏》在东野圭吾作品中并非带有出奇的情节反转者,《十日游戏》进行的本土化改编实际上已经接近原著文学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想要获得叫座叫好的良好效果,既需要原文本质量过硬,也需要剧集创作者对原文核心故事基本忠诚,二者缺一不可。

  东野圭吾IP本土化改编应该把握哪些关键?

  从众多作品的评分中即可看出,东野圭吾小说的本土影视化改编一直是个困扰创作者的命题。改编日式推理小说可以参考哪些创作方法论?

  其一是恰当选择改编IP。在跨文化传播中,找到恰当的表达题目是成功的第一步。大部分东野圭吾小说反映普世人性,在欧美、日韩都有较好的影视落地方案,但也有部分作品基于日本独有文化创作,改编本就具有较大难度。比如有网友认为,《回廊亭杀人事件》的日本地域色彩就过于明显,视觉化落地需要付出相当努力。

  其二是合理化人物设定。文学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影视作品的视觉化呈现则需要脚踏实地。《回廊亭》中30岁的女主角易容成70岁的老人进入富豪聚会伺机复仇,这是难以由演员完美复刻的情节,就需要剧作进行合理化设置。在《嫌疑人X的献身》原著中,案件由私人侦探逐步推进,但在“国内无侦探”的客观条件下,电影将其改编为省厅刑侦专家,在原著的人物功能基础上添加了一身正气的主流劲。

  其三是适度改造故事细节。细节应为主旨服务,也需要符合本国的独有文化。譬如《嫌疑人X的献身》日版电影中,主角母女敲开男主角家的门是要在搬家后拜访邻居,这是符合日本礼节习惯的文学细节;而在内地影片中,这一细节则被改编成女主角带孩子到邻居家借文具,更符合中国人对教育的一贯重视,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观感。

  根本来说,恰如“本土化”的字面意涵,悬疑文学影视本土化改编的根本要义就是要符合观众的生活习惯。个中破题关键既非为人物起个中国名字,亦非为故事套上国风场景,而是要牢牢把握住原作的悬疑故事核心。

  每一次改编都是一次新的创作。比起东野圭吾的系列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或许是更有历史感的经典悬疑作品,英剧《大侦探福尔摩斯》或许可以成为相关悬疑作品影视化改编可以参考的范本。将百年前撰写的经典故事放到当下伦敦的大都市摩登背景中,仍然不会显得突兀——侦查手段可以是多变的,但推理的故事核心需要忠于原著。

  正是:

  悬疑改编本不易,本土习惯需落地。

  旁杂元素添加巧,故事核心需牢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