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城事调查】珠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

【城事调查】珠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
2020年07月09日 22:47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使用公筷,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行为。近日,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开展了珠海市公众公筷使用网络问卷调查,7月9日,调查结果显示,有86.5%的调查对象对公筷的定义有正确的认知,成为共识,但仍有38.5%的人从不使用或者只是偶尔使用公筷。

【城事调查】珠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餐饮业积极推行公勺公筷 图/新华社

  中青年对推广公筷更加关心

  从受访者构成来看,女性对“公筷公勺”的使用更为关注,参与比例达63.5%;在年龄结构上,调查对象年龄以20~29岁、30~39岁、40~49岁居多,共占85.4%,其中30-39岁的人群参与比例最高,为40.7%,中青年对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更为关心。

【城事调查】珠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

  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健康防护意识提升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86.5%的调查对象对公筷的定义有正确的认知。其中,中年组人群对公筷的正确认知高于年轻组人群,以30~39岁组为最高,为91.9%,其次为40~49岁组,为90.4%,小于10岁组最低,为58.6%;从受访者文化程度来看,文化程度越高,对公筷的正确认知率越高;不同职业人群对公筷的正确认知以公务员和医务人员最高,均为91.9%,农民最低,为75%。

【城事调查】珠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未提供公筷成为不使用公筷主因

  但是,不使用公筷的问题依旧存在。虽然有28.7%的调查对象几乎一直使用公筷,33.8%的调查对象超过半数的时间会使用公筷,但调查结果显示,还有38.5%的人从不使用或者只是偶尔使用公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提供公筷。

  使用公筷的好习惯正在形成

  事实上,疫情过后,大部分珠海市中高档餐厅主动为客人提供公筷,尤其以粤菜餐厅、大型连锁餐厅为主,一些高档餐厅还专门设置了颜色特别的公筷以示区分。“其实此前我们高档餐厅也提供公筷,但是不少客人并不习惯使用,但疫情之后,有时候个别菜品没有独立配公筷公勺,就会有客人专门提醒上公筷。”龚女士是珠海某老牌高档餐厅的经理,她表示,无论是餐厅还是客人,对使用公筷和公勺的意识都明显增加了。

【城事调查】珠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越来越多餐厅都提供公筷 图/新华社

  “其实过去也知道用公筷公勺好,但是不会把这件事情看成刚需,”市民何小姐说,疫情期间,院士、专家都呼吁使用公筷,更加深了大众对“病从口入”的意识。“以前我们比较熟悉的朋友聚餐都不会介意用不用公筷,但现在聚餐,总有人会主动向服务员要公筷,只要不是特别老旧的小店,基本上都有公筷提供。有些餐厅服务员甚至会主动推荐和提醒大家用公筷,这个好习惯正在慢慢形成。”市民黄先生说。珠海市酒店行业协会成员高先生则表示,客人与餐饮业界的意识形成了互推的作用,助力提倡用公筷公勺的社会氛围形成,形成良性循环。高先生表示,他因此很看好疫情后这一良好习惯的普及推广。

【城事调查】珠海:近四成受访者从不或偶尔使用公筷专家建议:两人以上用餐都应使用公筷

  “一双公筷,如此简单的事情,仅仅因为餐厅或者家人没有提供,就不使用,事实是真的这样吗?问题的根本并不在提供与否,是在于个人意识中对公筷的使用仍不重视,在生活中并未真正形成使用公筷的习惯!”珠海市卫健局相关专家表示。

  记者了解到,影响公众使用公筷居前四位的原因分别是:“没有提供公筷”“觉得都是家人没有必要用”“别人都不用,不好意思用”“太麻烦,不习惯用”。“使用‘公筷公勺’是预防‘病从口入’更科学、更合理的选择。”该专家表示,同时,他建议餐厅应该为客人准备公筷公勺、无论在家还是外出用餐,只要是两人以上共餐,都应使用公筷公勺,而公筷公勺是公用的,不能直接拿来入口,夹完菜后应放回原位。此外。用公筷公勺取餐时应注意适量,吃不了的也不能再放回盘子里。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