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佛山顺德:文化繁盛之地滋养出集邮新风

佛山顺德:文化繁盛之地滋养出集邮新风
2020年09月10日 23:11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韬远

  上世纪末,集邮活动一度风靡全国,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大批集邮爱好者。而历来富庶的佛山顺德,更是为集邮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最宝贵的土壤。在全国集邮圈中,顺德的集邮一直享有盛名。顺德勒流,曾诞生全国首个农民集邮小组,顺德大良,更是曾获得全国首个中华集邮名镇的称号。来自顺德的集邮人曾一次次凭借着丰富多样的邮品在全国集邮大赛中,斩获大奖,让顺德集邮的名声传到全国。如今,在顺德仍旧活跃着一批钟情集邮的拥趸,保留传承着这份爱好。而通过他们,也在见证、延续着顺德集邮文化新的发展。

  上世纪集邮文化蓬勃发展

  说起顺德的集邮史,梁豪是顺德最早一批的集邮人。从十余岁开始集邮。小时候,家中有亲戚住在香港,双方家庭经常有书信往来,这些信封的邮票内容多样,渐渐引起了梁豪的兴趣。于是每次亲戚寄信回来,他就把邮票和信封一起收集起来。而顺德工商业素来发达,商号往来信件较多,也为梁豪收集邮票提供的方便。“每每邮递员一到家,我总是抢先把信拿到手然后撕下邮票夹到书本里保存。每得到一枚邮票,我都如获珍宝,爱不释手,小心珍藏。”梁豪曾回忆道。

  久而久之,梁豪家里的集邮本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直到几年前,年近百岁的他与世长辞。八十多年的集邮生涯,让他亲历了顺德集邮从无到有,也见证了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

  而更为难得的是,梁豪还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集邮小组的成立。上世纪50年代,顺德集邮之风初起,但是喜欢集邮的人还不算多。当时,包括梁豪在内一共有5位集邮爱好者,经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集邮所得。渐渐地他们便有了成立集邮小组的想法。1955年春,由五名集邮爱好者成立的新风集邮小组正式诞生在黄连,这个集邮小组还成为了当时国内第一个农村集邮小组。新风集邮小组曾经的辉煌史至今仍然是老一辈集邮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一事件甚至被记录进了《中国集邮大事记》,成为中国集邮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尽管集邮活动很长时间里还属于小众文化,但梁豪与邮友们的努力却开启了顺德集邮文化发展的先河。1956年,新风集邮小组在勒流举办了佛山市第一个邮品展览活动,吸引了不少集邮爱好者前来品鉴。随后,顺德十个镇街纷纷出现集邮协会,越来越多的顺德人开始了解到顺集邮文化,顺德集邮开始初兴。

  邮品背后承载深厚文化底蕴

  罗平也是顺德集邮界无人不知的老一辈集邮人,曾以“顺德集邮三杰”之名而享誉全国集邮界。从16岁开始集邮,到如今,罗平已经年逾八十。超过60多年的集邮生涯,让罗平对于集邮活动有了深厚的感情,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集邮并非是简单地收集邮票,而是一种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活动。真正的集邮需要通过小小的邮票或邮品,以及邮戳、邮路、邮资和邮政业务,获取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丰富的邮政信息,找资料深入分析的过程……”罗平表示,集邮可谓是一种趣味高雅的业余爱好,集邮的内容、方法和其中乐趣,非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难以感受的到。

勒流中学的学生正在开展集邮活动

  实际上,在书信往来的年代,邮票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载体,不仅是简单的邮资,还会跟着信件跨越各地,更有的留下了异地风情、人文、动植物资源的痕迹。集邮便是在一方方邮票、邮戳等邮品之中去寻找、挖掘着一段段历史、故事和背后的情感。这其中的意义,如今已经几乎不再写信寄信的年轻人往往难以体会。

  在罗平诸多收藏当中有一封是从朋友手中买来的旧信。信封除了老旧之外十分普通,算不上什么佳品。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习之后,他开始了解这张信封背后的故事,反映了一段有趣的历史,而这正是邮品珍贵意义的最好写照。“这些邮品背后隐藏着的不少故事正需要集邮人花费心思去学习、去发现。”罗平表示,作为一位真正的集邮爱好者,愉悦的是收集、整理、研究邮品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集邮,读书和学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程序。无论是普通的集邮爱好者,还是在国际邮展摘金夺银的名家,对集邮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始终伴随着他们的日常集邮活动。几十年的学习,让老人对邮品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文化都了如指掌。

  让年轻人感受集邮文化情怀

  20世纪30-40年代,顺德的一批最早接触集邮文化的人就自发集中在当时的县域中心大良,大良成了顺德集邮文化的中心。2007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授予顺德大良“中华集邮名镇”称号,成为当时全国唯一获得此称号的镇街。

  在集邮活动方兴未艾的时代,全国各地的集邮文化发展的如火如荼。而顺德大良却能够收获这一盛誉,实属不易。在罗平看来,这一难得的荣誉背后,既是顺德集邮人成绩惊艳全国人的结果,更是顺德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集邮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需要市民群众主动投入到其中。“而顺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顺德人的思想本就十分开放,本地的文化活动始终非常活跃。而与海外乡亲的密切联系,也让顺德人早早获得了世界性的眼光。”罗平说,这些因素让大良成为了集邮文化蓬勃发展的沃土。

勒流中学的学生正在开展集邮活动

  在集邮文化繁盛的年代,顺德集邮人活跃在邮票集市相互交流,穿梭着各大集邮大赛之中频频收获大奖。集邮文化活动成为了顺德繁荣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不可或缺的一段篇章。时光荏苒,曾经钟爱集邮的年轻人早已经进入暮年,而如今的年轻人不再成长于在邮票中寻找乐趣的年代。集邮协会中活跃的多是白发苍苍的老者,缺少年轻力量成为了各地集邮活动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

  “当年我们确实没有太多有趣的东西可供消遣,自然有很多人选择往这方面来寻找快乐。如今,随着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集邮活动确实也难以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这其实无可厚非。”罗平说,但是在集邮文化内涵之中,却还有许多宝贵的部分,值得传承发扬。

  让更多年轻人感受集邮背后,那份对历史文化故事珍视的情怀。近年来,顺德集邮人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有着六十多年集邮经历的老集邮人董书其将自己的一大批集邮“珍品”赠送给勒流中学。他希望,年轻一辈将集邮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紧密地结起来,将集邮文化传承下去。

  实际上,勒流中学早在1984年便成立了集邮社,在2009年,勒流中学又设立青少年邮局,给学生们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做公益性邮政工作,感受集邮文化,这些帮助青少年接触邮品的尝试成为了全国学生集邮活动的典范。如今,顺德十镇街不少院校都设有学生邮局,顺德区集邮协会定期开展集邮活动,一些学校越来越重视集邮文化,将其设立为“第二课程”。

  正是在一众顺德集邮人的共同努力下,顺德集邮文化始终不曾断绝,在式微的颓势之下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李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