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巩俐”无影无踪,“郎平”跃然银幕

“巩俐”无影无踪,“郎平”跃然银幕
2020年09月28日 21:46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

  作为影院复工后首个大档期,国庆档被寄予厚望。今年的国庆档影片一改往年扎堆10月1日首映的做法,采取“错峰上映”策略。在影院上座率控制在75%之内的疫情防控要求下,错峰上映更有利于充分释放票房。

  9月25日上映的《夺冠》率先拉开国庆档大幕。该片成功接过《八佰》的大旗,成为国庆假期前的票房扛把子:从9月26日至28日,《夺冠》单日排片均超过50%,综合票房占比超过60%。截至9月28日傍晚记者发稿,《夺冠》上映四天的总票房达到1.8亿元。

  在《夺冠》里,导演陈可辛选取了上世纪80年代女排“五连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三个重要历史节点,以“铁榔头”郎平为主要线索,呈现出三代女排人的精神风貌。目前,《夺冠》获得了猫眼9.2分、豆瓣7.3分的好口碑。

  巩俐神还原郎平,女排队员本色出演

  《夺冠》的灵魂人物“铁榔头”郎平的中年时期由巩俐饰演。去年首批片场照曝光后,观众就惊叹于巩俐对郎平的“神还原”。正片的效果更是让人惊讶,尽管中国观众都对巩俐这张脸无比熟悉,但看电影时却不会觉得出戏:电影里,“巩俐”无影无踪,只有“郎平”跃然银幕。

  事实上,巩俐与郎平的外形有一定差距:巩俐身高为1.69米,郎平却有1.84米。电影在造型上下了不少工夫:短发、眼镜、运动装,复刻了郎平教练的经典打扮。不过,造型和化妆只是锦上添花,巩俐对郎平神态和动作的把握,才是让这个角色“活”过来的真正原因。

  在拍摄前期,巩俐与女排队员同吃同住,仔细观察郎平的言行举止,精准还原了郎平微微驼背的背影、大笑之后无意识的后仰、在赛场边指导时握笔的手势……真正做到“演”得毫无痕迹,难怪有网友感叹:“巩俐完全就是小了一号的郎平!”

  除了巩俐、黄渤、彭昱畅、吴刚等专业演员之外,《夺冠》里还有大量的“素人”演出:现役中国女子排球队在片中本色出演;12位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队员的饰演者、“青年郎平”白浪也都是专业的排球手。除了排球训练、比赛等“专业对口”的场景之外,她们还要承担不少感情戏份。在陈可辛和剧组的调教之下,姑娘们的表现令人惊喜。白浪是郎平的女儿,她从小在美国长大,却把青年郎平不服输、不怕吃苦的倔劲演得丝丝入扣。朱婷、张常宁、徐云丽等新一代中国女排队员,则在电影中呈现出新生代女排的个性。

  新时代女排精神:为国争光与实现自我

  “女排精神”是一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1981年上映的电影《沙鸥》一直是国产体育电影的标杆,在2005年评选的“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中,这是唯一入选的体育电影。《沙鸥》的主人公沙鸥年轻时是一名女排队员,遭遇了国际比赛受挫、身体伤病、未婚夫早逝等多重打击,仍然坚持在赛场上拼搏;退役后,她当上女排教练,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晚年的她下肢瘫痪,在疗养院的电视上看到中国女排胜出的画面时,流下幸福的泪水……

  39年后上映的《夺冠》同样以女排为题材,却赋予了“女排精神”新时代的内涵:不仅有以往的“为国争光”,还多了一层“实现自我”的含义。《夺冠》时间跨度长达40年,前半段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与后半段的21世纪中国女排形成有趣的碰撞。吴刚饰演的上世纪80年代女排教练认为,中国女排“不是你,不是我,是我们”;而在2012年开始担任女排教练的郎平,则寄语队员们:“不仅要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也要成为优秀的人。”

  电影中,郎平向女排国家队队员提问:“你们真的爱排球吗?”她心目中的中国女排,不是毫无感情的“排球机器”,而是打从心底里热爱这项运动、能够通过体育竞技实现个人价值的团队。

  陈可辛在片中安排了一幕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在2016年里约奥运之前,女排队长朱婷遭遇瓶颈,一直发挥不好。郎平问朱婷“为什么打排球”,朱婷先是回答“为我爸妈”,之后又回答“为了成为你(郎平)”,郎平都不满意。直到比赛前夜,郎平告诉朱婷:“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这句话让朱婷茅塞顿开,上场时发挥出色,与队友们一起夺得冠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夺冠郎平巩俐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