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通讯员 科记协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如此说道。2月25日至26日,2022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第五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术大会暨岭南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与转化高峰论坛25日-26日两天在广州举行。

大数据正驱动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高质量发展
陈香美在大会主论坛上作了题为《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内涵与实践创新》的演讲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内涵是优势互补,将中医先进诊治理念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目前,大数据正在驱动着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高质量发展,能够更好地将中西医诊疗数据转化为临床研究资源,有效搭建多中心临床科研平台,并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随访跟踪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钟南山院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和进步,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新方向是我们更加关注的课题;中西医如何充分融合,把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让人类活得更健康,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魏玮带来《人工智能技术时代中医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享。“上线5天时间就突破100万用户。”他由近期火爆的ChatGPT这个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作为引子,聊到人工智能与中医学之间存在的联系。
他说,中医学讲究“望闻问切”,使用人脑综合多维信息得到诊断,并给出诊疗方案,其知识处理过程或许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强大的算法进行模拟。他也由此延伸出更多的思考,比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建议聚焦前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多学科交叉,挖掘中医诊断学理论的数学基本内涵。
论坛围绕中西医结合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在为时两天的六场论坛里,各路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家们各抒己见,带来了《人工智能引领中西医结合发展》《非编码 RNA对糖脂代谢心脏病的作用与转》《大数据与 AI时代的中医药研究探索》《中西整合肿瘤学发展的思考》《浅谈检验医学与中医临床诊断的联系》《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中西医结合痛风的真实世界研究》《中医抗疫与中医智慧》《关注双心疾病的健康管理》等学术交流演讲。
据记者了解,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本次高峰论坛以“抓住机遇守正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汇智岭南,围绕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转化等前沿与热点话题开展学术交流。
大会还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岭南科学论坛》为平台,设立主论坛和影像、冠心病、肝病、风湿病、医学实验室自动化等五大分论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中西医结合科技工作者提供多个专业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何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