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9.24脑科学日报| 最新数据:睡太多,或太少,都与认知下降有关;单细胞测序揭示脑脊液免疫环境

9.24脑科学日报| 最新数据:睡太多,或太少,都与认知下降有关;单细胞测序揭示脑脊液免疫环境
2020年09月24日 07:06 新浪网 作者 脑科学世界

  第797期   脑科学日报

  2020年9月24日

  科 学  时  讯

  1,领域突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团队首次发现分节时钟周期差异

  来源:小柯生命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Miki Ebisuya小组的最新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化反应速度导致物种特异性的分节时钟周期。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18日发表在《科学》上。

  研究人员测试了鼠类和人类分节时钟,其振荡周期分别为2到3个小时和5到6个小时。种间基因组交换分析表明,周期差异并非由于HES7基因座(分节时钟的核心基因)中的序列差异。相反,研究人员证明了人类细胞中HES7的多种生化反应比小鼠细胞中要慢,包括降解和表达延迟。研究人员认为,生化反应速度的细胞自主差异是物种之间发育时间差异的基础。

  2,Science Immunology:单细胞测序揭示脑脊液免疫环境

  来源:生物通

  尽管存在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但T细胞通过脑脊液(CSF)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监控着其中的病原体。与此同时,T细胞也可能导致神经炎症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MS)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和T细胞受体测序技术,对健康个体血液和脑脊液中的T细胞进行分析,然后将其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T细胞进行比较。他们发现了各种T细胞簇,并指出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和健康个体T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这项成果于9月18日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该分析揭示了健康个体和神经炎症患者的脑脊液免疫环境。

  3,被蚊子咬一口,诱发中风的原因

  来源:生物通

  利物浦大学和巴西的研究人员一直在调查神经疾病与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感染之间的联系。众所周知,寨卡在怀孕期间感染后会对婴儿造成脑损伤,但最新研究表明,寨卡还会导致成人神经系统疾病。这项针对巴西2015年寨卡和2016年基孔肯雅流行病期间治疗的201名新发神经疾病成人进行的研究,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旨在描述同时流行的几种虫媒病毒感染的神经学特征。

  新的研究表明,每种病毒都会引起一系列神经问题。寨卡特别容易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手臂和腿部的神经受损。基孔肯雅更容易引起大脑(脑炎)和脊髓(脊髓炎)的炎症和肿胀。另外,中风,可能由两种病毒单独引起,更可能发生在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病人身上。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神经学》上。

  4大脑记住一个新单词,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来源:科技工作者

  大脑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学习一个新单词?近日,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的科学家们监控了与学习新单词相关的大脑活动,发现在没有任何夜间睡眠巩固的情况下,与单词的读音和含义相关的皮层表征在1~2小时内就能形成。研究对语言障碍诊断和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相关论文发表在《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

  5,新型智能给药系统可能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由罗格斯大学领导的团队创建了一个智能给药系统,该系统可以减少受损神经组织的炎症,并可以帮助治疗脊髓损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于9月6日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

  独特的药物传递系统由超薄纳米材料、糖聚合物和神经蛋白组成。该系统释放一种抗炎分子(甲基强的松龙),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促进神经损伤后组织修复和恢复,还可以保护连接受损神经组织中神经细胞的神经纤维(轴突)

  6,意识解离:自我仿佛变成了自身的冷漠旁观者

  来源:煎蛋

  生物工程、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卡尔·迪瑟罗特博士说,有2%至10%的人口在一生中会经历被称为意识解离的神秘现象。“这种状态通常表现为感到成了他人,仿佛以旁观者视角来体验自己的身体感知或思想活动。”每四个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里,几乎就有3个会在事件过程中或随后几小时、几天和几周内进入解离状态。9月16日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里,迪瑟罗特和同事发现了解离状态的分子基础和脑动力学。

  研究人员使用了光遗传学技术,利用光刺激或抑制神经元活动,诱导小鼠相当于人类后内侧皮质的神经元。研究人员发现,以3赫兹的节奏发送光脉冲可能会在无药物条件下,诱发小鼠的解离行为。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某个特殊类型的蛋白质(离子通道)对于生成3赫兹信号和小鼠的解离行为起关键作用。该蛋白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标。

  7,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研究:睡太多,或太少,都与认知下降有关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9月22日,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由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领导的中国科学家团队针对中老年人口的睡眠时间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建立了关联。

  研究共纳入了20065人(ELSA研究中平均年龄64.6岁的9254人,CHARLS研究中平均年龄57.8岁的10811人),总计随访10万人年,经过对多种混杂因素的调整后发现睡眠时长与认知下降速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与睡眠时长为7小时的受试者相比,每晚睡眠时长≤4小时或者≥10小时的受试者不但基线认知得分显著较低,而且在后续随访期间的认知得分下降速度也显著更快。

  8,多组学研究揭示家犬和人强迫症之间显著的遗传趋同

  来源:细胞

  本研究针对转圈行为这一家犬强迫症的代表性表型,在两个独立犬种中(比利时马里努阿犬和昆明犬)开展了表型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通过群体分化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11个候选强迫症风险基因,且这些基因与人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的强迫症关联基因有显著重叠(P,证实了人类和家犬强迫症的显著遗传趋同性。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表明两个强迫症候选风险基因PPP2R2B和ADAMTSL3可显著影响树突棘的发育、密度和形态,提示树突棘发育与功能改变可能参与了人和家犬共享的强迫症发病机制。

  研究揭示了人和家犬强迫症在遗传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趋同性,提示家犬或可作为包括强迫症在内许多人类疾病研究的模型物种。该研究以“Whole genome analyses reveal significant convergence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etween humans and dogs”为题,在《Science Bulletin》上在线发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