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灯火阑珊处”的灯是什么灯

“灯火阑珊处”的灯是什么灯
2021年02月27日 12:00 新浪网 作者 电网头条

  正月十五夜是农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当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这一夜,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延绵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正是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中描写的场景:“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灯火代表了希望。从古至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逐光明。

  当火石、蜡烛、油灯的出现取代了原始的火把,可储存的照明工具延长了人类的活动时间。不仅如此,人们还把灯玩出了花样。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国都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灯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

  元宵灯会兴于唐,盛于宋。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云:“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可见唐代的灯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灯会的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刻,是电灯的出现。1882年7月26日晚上7点,毕晓浦在上海成功进行电弧灯发光实验,外滩至虹口6.4公里的电杆上亮起了15盏电灯。据说当时上海来看电灯这个新鲜玩意的市民,围观人群聚集长达数里。这是中国最早被电灯照亮的地方,由此电灯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电灯出现之后,彩灯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灯艺术更是花样翻新,奇招频出,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将电子、建筑、机械、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新工艺用于彩灯的设计制作,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统一,灯会这个古老的艺术活动更加绚丽多彩。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氛围越来越浓,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当我们沉浸在灯火璀璨的浪漫时,你可能关注过护灯人是谁?

  过去的元宵节,人们欢庆时点燃的是蜡烛、油灯等自然火光,而现在主要用的是电灯光。因此,元宵节保电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家都在观灯赏景的时候,国家电网有一批保电小队,他们对节日期间灯会、庆祝活动现场的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值守现场坚守岗位,随时应对各类突发电力故障,确保供电万无一失。全方位、多维度确大家过一个亮堂堂、红火火的元宵佳节。

  

  

  中国历朝历代直至今日的观灯盛事,表达了人们对圆满生活的期盼,对人间太平的美好祝愿。又到一年元宵观灯好时节,团聚是喜悦,团圆最幸福。但幸福安康的背后是默默坚守,从春节到元宵,他们默默无闻,坚守岗位。一家不圆护万家团圆。

  正月十五,鳌山灯杆,火树银花,愿一夜的灿烂灯火许你圆满的明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