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猜疑链与大唐盛世的崩溃

猜疑链与大唐盛世的崩溃
2024年01月24日 22:00 新浪网 作者 看鉴

  这两个月,一直在研究安史之乱,又憋了几个星期,写出了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读者说明为什么李隆基对盛世的崩溃负有最大的责任,君臣、同僚间的猜疑链如何彻底摧毁了大唐盛世。

1

  李隆基这个人很有意思,中国历史上,不乏前期英明后期昏庸的君主,但他们昏庸的后果往往报应在子孙后代上,只有李隆基,应在了自己身上。

  人们试图给李隆基的人生画一个分界线,前半段英明,后半段昏庸,但这一分界线大概率不存在。皇帝的本性从未改变,只是执政初期,他出于现实的需要压抑了自己的本性,对他来说,这个阶段是极度痛苦的,他巴不得脱离这种状态。

  李隆基后期的种种毛病,如贪图享乐、好大喜功、多疑、刻薄寡恩在早年就有体现。

  比如他青年时就喜好音律、天文和骑射,即使在执政初期也是如此,只是这时的他,还是会在乎下“玩”的成本,不敢玩太过。

  再比如好大喜功,开元十三年,天下刚安定,李隆基就要去泰山封禅,宰相宋璟反对封禅,认为劳民伤财,李隆基直接大不悦,另一位宰相张说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出来支持皇帝,李隆基这才转怒为喜。

  皇帝也一直喜欢炫耀武功,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罢免贤相张九龄,一个原因就是张九龄主张和契丹、奚等蛮夷和平共处,而李隆基认为应该主动进攻。当时安禄山在边境挑衅,结果吃了败仗,张九龄主张斩杀安禄山,李隆基却认为安勇气过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过反而让其升迁,间接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种子。

  李隆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刻薄寡恩,他干过的最惊人的事就是一日杀三子,事情起因是太子李瑛、鄂王和光王被人听到抱怨皇帝和贵妃(武惠妃),武惠妃随即向皇帝告状,认为李瑛意图谋反。李隆基就是政变上台,十分忌惮太子,他一直担忧太子身边的政治集团,事发后,他不顾张九龄的劝阻,立即决定废除太子。

  令人意外的是,李隆基不仅废掉了太子,还将三人一并赐死了,这一决定吓坏了所有人,人们不敢相信,皇帝居然如此的刻薄寡恩,这给所有臣子的心里都埋下了一点不安。

  仅在两年后,皇帝又干出了一件让天下人惊讶的事,皇帝看上了儿媳杨玉环,皇帝不顾人伦,将杨玉环封为贵妃,儿子李瑁只能忍痛割爱。

  我们可以看到,开元时期的皇帝和天宝时期的皇帝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初期皇帝还没有”妄为“的资本,需要对现实做一定妥协,后面随着权力稳固,天下安定,他再也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本性。皇帝初期的英明恰恰是为后期的”不务正业“做准备。当皇帝展露本性后,贤相集团也就失宠了。

2

  提起李隆基,人们总是会想起姚崇、宋璟,但事实上,李林甫才是”大唐盛世“的代言人,李隆基在位44年,任用宰相26人,姚崇、宋璟合起来任期不过6年,最后一任贤相张九龄的任期也不过3年,而李林甫的任期就高达19年。

  皇帝对李林甫的信任,实际上远超之前的历任贤相。李林甫很能干,尤其擅长敛财,但他被皇帝赏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唯上“,李林甫很善于迎合皇帝,他永远与皇帝保持一致。

  之前的贤相集团,虽然能力强,但总是在乎天下苍生和儒家伦理,在关键时刻总给皇帝添堵。李林甫与贤相们不一样,他从来只以皇帝为中心,会为皇帝干很多脏活,甚至不惜得罪太子。

  李林甫得罪人太多,以至于他的儿子李岫都担忧父亲会遭遇报复,李林甫也深知一旦太子登基,就是他的末日。但他也知道,对刻薄寡恩的皇帝来说,如果不执行命令,死只会更快,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李隆基后期宠幸的人,还有杨国忠和安禄山,这两个人的发起和李林甫一模一样。

  安禄山营造的也是一个愚忠的形象,安禄山打了败仗被押往长安,拜皇帝不拜太子,有人质问他,他傻傻的说:“只知有皇帝,不知有太子”,李隆基嘲笑他肚子大,回答肚中“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李隆基随即大喜。

  安禄山成为节度使后,和杨国忠争宠,便提出要做杨贵妃的义子,当时安禄山比杨贵妃大16岁,别人都觉得荒谬,安禄山却怡然自得,他还模拟当时给婴儿祈福的“洗三”仪式,扮作婴儿讨杨贵妃开心。

  安禄山每次见皇帝和贵妃,更是先拜贵妃,李隆基问为什么,他就说我们胡人都是先拜母亲,再拜父亲,李隆基听了更加喜欢安禄山。安禄山成功营造了一个“愚忠”的形象。

  另一位讨皇帝喜欢的佞臣杨国忠也是,杨国忠早年的发起其实并非依靠杨贵妃,而是靠敛财能力,天宝年间,由于皇帝频繁发动战争,并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唐朝的军费上涨了6倍,让已有的财政捉襟见肘。

  还是六品小官的杨国忠上书,说可以将粮食卖掉换成布帛运到长安,李隆基采用后果然府库充盈。杨国忠敛财的能力深深吸引了皇帝,在李林甫死后,他成为最有权势宰相。

  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三个人得宠都是因为唯上,能够不折不扣的贯彻皇帝的意志,甚至不惜得罪太子和天下人。

  有人以为,皇帝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皇帝思考的,从来只有自己的权力,即使是奉行与民休息的皇帝,出发点也是”老百姓不要造反“,考虑的是家天下的安危。

  甚至这一点,很多皇帝都做不到,因为短期的妄为并不会立即招致报应,”妄为“的后果往往是子孙后代来承担,当事人无须付出代价。

  人性是不宜高估的,统治者总会怀有侥幸心理,这种正义的”迟到性“让昏君总是多于明君。李隆基就怀有侥幸心理。

3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唐朝设立了节度使制度,为了方便边境战事,并弥补中央财政的不足,李隆基授予了节度使军政和民政双重权力,节度使既可以招兵训兵,指挥打仗,也管理一方的税收和人事任命,其权力跟诸侯相当。

  但是光有节度使制度并不一定导致安史之乱,一是节度使往往都在边关,广阔的内地没有节度使,中央在人力物力上仍具有优势。二是这么多节度使,皇帝完全可以拉一打一,单一节度使掌握的兵力是有限的,像陇右、朔方这样的大边镇,也不过六七万兵力,与全国50万的总兵力相比仍是少数。

  没有李隆基和杨国忠的一系列骚操作,即使制度有毛病,也很难酿成大乱。

  李隆基的第一个错误,是封安禄山为三镇节度使,这样他就掌握了18万的兵力,超过全国总数的1/3,拥有了造反的实力。

  第二个错误,是严重低估了君臣、同僚间的猜疑链,李隆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此前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君臣、臣子间的互信。就史料来看,安禄山的谋反并不是蓄谋已久,而是被逼造反,逼迫安禄山的人就是杨国忠。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和安禄山成为了最大的对手,杨国忠本就看不惯安禄山,之前合作对抗李林甫更多是政治利益。杨国忠的思路是,李林甫死后,就属自己和安禄山最受宠。如果不除掉他,恐怕对自己不利。

  杨国忠先是引入西部边军的将领哥舒翰来制衡安禄山,之后更是天天散播“安禄山谋反”的言论,并不断阻碍安禄山成为宰相,这让安禄山惊惧不已。

  安禄山的思路是,自己现在固然受皇帝宠幸,但是皇帝本人是个反复无常,刻薄寡恩的人。皇帝曾经那么崇拜张九龄,最后还是将他罢相,皇帝那么信任李林甫,最后还是听信杨国忠的谗言让李林甫晚节不保。(被诬谋反,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流放岭南,棺木被劈开,尸体被取下朝服。)

  (杨国忠取下李林甫口中的明珠)

  在权力面前,皇帝甚至不在乎自己的骨肉,一日杀三子,强娶儿媳,打压太子李亨,这些安禄山都看在眼里。

  对于这样一个薄情的人,安禄山接受再多的赏赐,也不会消除担忧,对安禄山来说,与其相信李隆基的善意不如尽早准备。就在杨国忠污蔑安禄山谋反后,安禄山开始招兵买马,这反过来又成为杨国忠的论据,似乎坐实了安禄山有反意。

  由于杨国忠说的太多,最后李隆基也有了疑心,对安禄山入相的请求暂且不发,还派人去范阳查看实情,这彻底触动了安禄山敏感的神经。

  除了杨国忠的逼迫,安禄山另一个造反的原因是他得罪了太子李亨,当时李隆基已经70岁了,安禄山生怕李隆基突然去世,上位的太子一定会拿自己开刀,但这个理由只是次要原因,因为安禄山大可以等到李隆基死后再造反,没必要提前冒险,真正促使他在天宝年间起兵的,还是杨国忠和李隆基制造的猜疑链。

  安史之乱就这样在君臣的猜疑中爆发了,李隆基好大喜功、刻薄寡恩在随后的战事中暴露无遗,他杀高仙芝、封常清,逼哥舒翰出战,让一场可以及时遏制的叛乱演变为一场浩劫,大唐就此由盛转衰。

  谈到安史之乱,很多人会将教训归结为节度使权力过大,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但地方权力大真的就一定天下大乱吗?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欧洲,会发现地方权力大是常态,欧洲贵族权力比节度使还要大,君权一直都很弱小,但欧洲各王朝反而延续了很多年,这一分权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没有出太大的乱子。

  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这一体系?根本在于这套体系内部本身就是缺乏互信的,维系体系的是权谋而不是法律和契约。

  自秦以后,中国的法理一直是君主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的权力没有边界,没有人会对没有边界的权力感到放心,极度的不平等下,君臣、同僚、父子间的关系,一定是充斥怀疑和欺诈的。

  而唐朝,恰恰是一个对权力缺乏约束的王朝,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再到李隆基,朝廷充满了政变、兵变,各种违背人伦的戏码不断上演,权力倾轧达到了顶峰。

  节度使无论现在权势多么大,他们都是犯法的逆臣,意味着不能将权势传给子孙,也意味着用任何方式除掉他们都是合法的。看似风光的节度使,其实一直活在朝不保夕的状态。

  在一个普遍缺乏互信的社会,没法拥有任何稳定的秩序,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要弱化甚至消除猜疑链。这是安史之乱带给我们的,最深刻的教训。

  想要直接和我讨论国内外形势、政治、历史的读者可以加入知识星球,加入后可以进入vip群,在知识星球或微信私聊我咨询。星球内会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关键信息,让你对政治的本质和国运的兴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避免踩雷,更好的投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