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民革党员、获评“德艺双馨”导演刘江: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出去”

民革党员、获评“德艺双馨”导演刘江: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出去”
2022年05月23日 09:00 新浪网 作者 团结报团结网

  人物名片

  刘江

  “将如此沉甸甸的荣誉称号授予我,不敢喜悦,唯有惶恐!不敢懈怠,唯有更加努力!”

  由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日前在京举行。作为包揽飞天、金鹰、白玉兰三大国家级奖最佳导演奖项的“大满贯”导演,民革党员、著名导演刘江得知自己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时,还是难掩激动,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写下感言。

  对于从事文艺工作的人而言,这一奖项可谓是“殿堂级别的最高荣誉”。刘江是当今电视剧领域创作最为多元化的导演之一,曾执导《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咱们结婚吧》《老酒馆》等多部热播作品。因疫情防控原因,正在上海拍摄电视剧《温暖的甜蜜的》的他未能到现场领奖。

  近日,围绕如何认识“德艺双馨”以及导演初心、创作理念、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刘江在上海隔离酒店里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证书和奖杯

  “德艺双馨”是鼓励更是鞭策

  记者: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江:心情很激动,这个荣誉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评定,应该是我从业以来得到的最高褒奖了。德艺双馨,德在艺先,老一辈艺术家常说“学艺先学做人”。在我看来,德不高,才也一定会受限,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品行,也很难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而好的作品,重要的是引领正确的价值观,让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创作者“德艺双馨”,才能不负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这个荣誉对我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今后要努力在“德艺双馨”上做得更好。

  记者:您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什么?

  刘江: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我在2008年拍摄的电影处女作《即日启程》。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从事导演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奖——第十六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这部电影也是我目前拍摄过的唯一一部胶片电影,在我导演生涯初期发挥了“熔炼”作用。从声音到画面、技术到理念,再到对瑕疵穿帮的零容忍,从此我都是以电影工业最严格的标准要求此后的创作,不管是拍电影,还是拍剧集。《即日启程》作为“中影集团青年导演电影制作计划”启动的第一部作品,一炮打响,同时我的导演事业也“启程”了。接下来拍摄的《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等电视剧作品,得到了很多奖项和观众认可。可以说,这部电影处女作开启了我创作的黄金时代。此后我的创作以剧集为主,但也偶有电影出炉,比如2015年拍摄的爱情电影《咱们结婚吧》,取得了三亿多的票房成绩。

  用平常心抵御功利心

  记者:您常说要用“平常心”来创作,该如何理解“平常心”?

  刘江:在“平常心”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初心”。我童年的梦想其实是讲故事、当作家,但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进的是表演系。大学毕业后,我又阴差阳错当上了歌手。1995年的一天,正绞尽脑汁写歌的我,突然看到了重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被深深感染,觉得还是影视艺术的手段才能够表达我心中所想。那一刻,我把写歌的笔往桌子上一放,我说,我得当导演。

  但我在导演这条路上的起步可以说很不顺利。我大学毕业十年后(2003年)才有了初次当导演的机会,第一部戏因故退出黄金档,第二部戏因为题材原因我整整改了五年。这时如果急功近利的话,就会非常痛苦,甚至可能一蹶不振。说是“平常心”也好,皮实也行,我就想着反正这都是过程,咱就来下一个吧。

  另外,每一部戏都是亲自拍素材,亲自剪内容,亲自贴音乐,每一道工序都是亲力亲为。有人经常问我干嘛要这么累,我说你不懂,因为导演这份职业是我寻回来的初心,这是我真正热爱的东西。我真的热爱它,才会不计得失,乐在其中、享受过程,用平常心抵御功利心,这样才有可能把作品拍好。

  现在由于上海疫情的原因,新剧拍摄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我和团队已在酒店封了五十多天,但我也挺有收获。这段时间看了大量的剧本,写了一些文章,做了许多平时没时间做的事,这也是一种平常心。

  记者:受当前疫情影响,影视行业也遭遇“寒冬”,网上有不少演员感慨无戏可拍。您想给演员们说些什么?

  刘江:文艺工作者要塑造人心,首先得塑造自己。越是困难的时候,演员越不能放纵自己,不能“破罐子破摔”,要维持观众心目中的演员形象。一些演员当下没戏演,可以趁机多学习积累,多磨练演技。希望演员们看得远一点,心中要有希望。

  好作品要引领观众而不是迎合

  记者:您的作品大多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您的创作理念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好的作品?

  刘江: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但是究竟高多少?怎样才能既保持质感又不失认知价值?这是我想要不断探索的课题。现实主义的作品就是要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反映人。这类作品就像一面镜子,观众除了娱乐,还会把剧里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相互映照,从而产生很多认知价值。这是现实题材的魅力,是艺术创作的价值。

  好的文艺作品不是迎合观众,而是引领观众,要真正给观众一些健康的、正能量的、有所启迪的东西。当下一些年轻人的审美是不成熟的、跟风的,比如只要是偶像演的戏,不管好坏都喜欢,这些作品看上去受欢迎,但未必是健康审美的选择。这个时候你就要用好的作品、用好的审美去打动他们。

  不迎合观众,作品才能有源源不断创新的活力。如果我是一个迎合观众和市场的人,我就不会拍《媳妇的美好时代》,因为当时苦情戏最热门,而我想用温暖打动观众。这部剧火了后,平台和投资方都希望我再拍个续集,这样既省事安全,也更有利益保证。但我不想重复自己,而是选择了谍战戏,而且要拍的和《潜伏》不一样,于是就有了《黎明之前》。

  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出去”

  记者:对于如何用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您有怎样的思考?

  刘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觉得还是要立足民族。《媳妇的美好时代》当时在非洲热播,收视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但我拍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要“火”到非洲去,我还是为了反映我们自己的生活。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这种温暖、爱与宽容,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

  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出去”,我觉得创作者还是要立足于本土文化。讲真正反映我们当下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它自然就会引起世界人们的关注。你把本土故事挖深了,它在国际的共性就越深,就越能起到跟各国人民沟通情感的桥梁作用。

  继续通过拍戏发光发热

  记者:谈谈您作为民革党员和新阶层人士的履职参与和感受?

  刘江:感谢组织的关爱,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认为首先还是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拍戏来发光发热、贡献社会。身为中央统战部新阶层人士服务团自由职业二分团团长,我不时会组织大家开展书画展、探班摄制组、学党史等活动。

  同时,我也会利用一些场合和渠道,对这个行业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比如,我之前多次呼吁关注“流量作假”、评判体系失准失真等问题,如今终于迎来了“清朗”行动,我会觉得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力量参与。

  记者:作为公益活动的长期参与者,谈谈您的公益理念?

  刘江:谈不上什么特别的公益理念,就是想着力所能及贡献一点力量。比如2020年参与拍摄抗疫剧《在一起》,基本上没有报酬,当时想的就是将一个个生动的抗疫故事反映出来,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武汉抗疫时,我也和大家一起揪心、感动,捐了一百万元人民币。平时在朋友圈或其他平台看到一些求助信息,我也会力所能及捐款支持,有时一些10万、20万能解决的,我就直接说“我全出了”。我始终觉得,公益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你看到别人有难处你帮一把,也是帮你自己,看到别人的困难解决之后,你心里是特别愉悦、特别高兴的。

  作者 _ 周福志 王欣雨

  期编辑 _ 闻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