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航空运输业 | 全球疫情下航司运营承压,2020年行业信用风险上升

航空运输业 | 全球疫情下航司运营承压,2020年行业信用风险上升
2020年03月27日 15:27 新浪网 作者 东方金诚评级

  作者 | 工商企业二部  赵一统

  引言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在全球迅速扩散。为防范疫情进一步扩散,多个国家已采取入境管制、航班停运等封锁措施。受此影响,全球航空运输行业受到重大打击,预计2020年行业信用风险将上升。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爆发,对全球航空运输业带来重大冲击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在全球构成“大流行”,截至3月27日10时,全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确诊病例,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已超过45万例,其中美国和意大利超8万例,西班牙、德国、伊朗、法国、瑞士和英国等在1万例以上,且国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仍处于扩散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有较大的增幅。

  为应对严峻的现状,多国政府已出台封城、限制入境等措施。美国政府暂停所有常规签证服务,限制欧盟申根国家、英国和爱尔兰旅客入境;3月17日,欧盟成员国决定采取限制欧盟以外人员前往欧盟国家的“非必要旅行”,为期30天;印度自3月25起,实施全国禁足;俄罗斯政府3月16日宣布临时限制外国人入境,23日又宣布临时限制与所有国家的空中交通,除撤侨包机外,与每个国家仅保留一趟航线。

  受此影响,全球航空业面临巨大困境。截至3月24日,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20多家航司全线停飞所有航班,另有14家航司停飞所有国际航线,甚至部分航司已破产,如欧洲最大支线航司Flybe。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估,2020年全球客运业务的收入将损失630亿美元到1130亿美元之间,75%的航企现金流将撑不过3个月。亚太航空中心CAPA也警告称,到2020年5月底,全球大多数航空公司将会破产。

  疫情全球扩散使航司运营压力大增,预计2020年行业整体将出现亏损

  国内方面,根据民航局统计,2020年1~2月,全国共完成运输周转量126.20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7.74%;旅客运输量0.59亿人次,同比减少0.48亿人次;尤其是2月份,运输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下降73.90%和84.50%,航司合计亏损209.6亿元,创单月亏损最大纪录,疫情对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航空运输业 | 全球疫情下航司运营承压,2020年行业信用风险上升

  但国内疫情控制得力,自3月21日以来,全国除境外输入病例外,31个省市区新增确诊病例均已降至个位数或0,本轮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受益于此,叠加春节过后返工需求上升,国内航班执行率明显好转,3月份来已接近50%;预计随着国内疫情的持续好转,国内航班的执行率将稳步上升。而受国际疫情扩散影响,国际航空执行率下降明显。3月26日,民航局通知,国内各航司经营至任一国家航线只能保留1条,每周运营班次不超1班;外国航司经营至中国的航线只保留1条,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1班。3月27日,外交部决定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时停止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预期在全球疫情新增病例未明显下降前,国际航空仍将延续减少趋势。

  疫情爆发后,航司飞机日利用率大幅下降。3月份以来维持在3小时左右,相比2018年行业平均9.36小时,降幅明显,航司运营压力加大。为减少运输成本,航司窄体机替换宽体机的意愿强烈。

航空运输业 | 全球疫情下航司运营承压,2020年行业信用风险上升

  尽管国内疫情控制较好,但何时能解除防控仍存在不确定性;且国外疫情输入风险仍然较高。由于国内外近况不同,假设国际疫情相比国内晚三个月得到控制,根据国内外不同的情景分析:情境一是疫情防控比较得力,防控效果持续显现,3月末实现基本控制,而国外能在6月末得到控制;情境二是受国外疫情输入影响,导致国内疫情有所反复持续到6月末得以控制,国外继续蔓延到9月末结束;情境三国内外同时失控,疫情可能延续到年末甚至2021年。

航空运输业 | 全球疫情下航司运营承压,2020年行业信用风险上升

  根据疫情发生以来的数据预测,在疫情控制不力情况下,旅客运输量同比预计在最低值2月份15.5%。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运输量同比分别取值30%、50%,疫情控制后首月仍处于80%水平,第二个月恢复为100%,疫情结束第三个月后维持自然增速7%。依据假设,情景一,预计全年旅客运输量同比减少约10%;情景二,预计全年旅客运输量同比减少约30%;情景三,预计全年旅客运输量同比减少约80%。

  从近年来的数据看,单客的收入约为1000元,即平均机票价格约为1000元。但受疫情影响,机票价格将大幅下降,假设在疫情期间机票单价下降50%。以此预测,情景一,预计全年航空运输行业收入同比减少900亿元,约13%;情景二,预计全年航空运输行业收入同比减少2500亿元,约37%;情景三,预计全年航空运输行业收入同比减少5500亿元,约85%。

  航空公司总成本可分为航油、人员工资、起降费、维修等与运营密切相关的支出,也有折旧、租赁、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相对关联度不大的。虽然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政府也陆续出台取消民航发展基金、降低空管费和航路费、下调机场起降费、免收停场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但在当前环境下,航空公司的成本压力仍然很大。另外,航线补贴也是航空公司利润的重要构成。参考上市航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估算,在情景一、二、三下,预计全年航空运输行业利润分别约为-82亿元、-847亿元和-2206亿元,较2018年分别下降133%、439%和982%。

  但国内经济具有较强韧性,航空运输需求仍然较强,待疫情结束后需求集中释放,未来一段时期内民航客运量仍具备持续增长的空间,强劲的航空需求反弹或将冲减部分负面影响。且疫情后,预计政府对行业扶持政策将不断出台,中长期来看,行业仍维持平稳的发展趋势。

  本次疫情或将带来航空运输业新一轮整合,行业信用风险将有所上升

  2013年以来,我国再次开放民营资本进入航空领域,青岛航空、九元航空、瑞丽航空、龙江航空等航司分别成立。目前国内民用航司6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机队规模不足50架,绝大多数民营航空公司机队规模不足20架。

  2019年,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737MAX停飞的影响,航空运输行业景气度已有所下滑,中小航司经营已承压。2019年4月,华电集团和远洋集团入主奥凯航空母公司华田投资;5月,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入主龙浩航空,持股70%;12月,红土航空重组变更为湖南红土航空,湖南省政府下属企业成为第二大股东,同程集团仍持股51%;同月,青岛城投接手南山集团下属青岛航空。另外,2018年11月以来,相继传出海航集团出售乌鲁木齐航空、首都航空、北部湾航空和西部航空。

  疫情导致航司收入大幅下降,但人工支出、飞机租赁费、融资成本等固定支出变化不大。而中小型航司,航线数量较少,且以支线为主,执飞航班客座率低,单客成本大幅上升,现金流压力明显增加,其生存面临重大挑战,航空运输业或将迎来2008年后的又一轮整合。

  受国际疫情扩散影响,各国纷纷出台出入境限制的规定,同时海外疫情的扩散及各类活动的停摆,也大幅降低了国内旅客出国的意愿,国际航线比重较大的航司运营将受到较大冲击。从6家上市航司公布的2019年运营数据看,春秋航空国际客运量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航司,国际疫情对其影响最大。海南航空国际航线占比最低,南航、国航和东航占比差距不大。从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程度看,大部分航司现金流储备相对较少,仅春秋航空货币资金能完全覆盖其短期债务;而南航和东航覆盖较弱,但作为央企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很大,2020年以来已分别发行债券222亿元和242亿元;海航债务压力极高,本次疫情将对其现金流带来极大挑战。总体来看,航空运输行业整体信用风险有所上升。

航空运输业 | 全球疫情下航司运营承压,2020年行业信用风险上升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审核:工商企业二部

  编辑:HX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