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火、不爆炸,长城汽车发布重磅黑科技,大禹电池有多牛?

不起火、不爆炸,长城汽车发布重磅黑科技,大禹电池有多牛?
2021-09-26 16:32:50 智电车评

文|二哥头

在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的影响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但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困扰着。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影响其大规模推广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续航里程,200-300km的续航普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因而当时的纯电动汽车也被消费者戏称为电动爹。

后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电动车的续航也就越来越长,现在400-500km是常态,多的已经可以达到700km以上,续航问题不再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要素。

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是愈发的严峻起来,据公开的新闻报道,仅在2020年,被媒体报道的烧车事故(自燃+冒烟)就有124起。

可见电池安全,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头号难题。

对此,行业也开始在电池安全下功夫,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以及我们本文要说的,长城汽车的大禹电池。

首先需要指明的是,长城的大禹电池并非单指一种电池,可以将它理解为一整套电池安全技术,它可以搭载多种不同化学体系电芯,比如无钴电池、三元锂、磷酸铁锂等等,同时还能按照不同车型对电池包容量进行调整。

至于大禹电池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也很有意思,因为这项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大禹治水的原理一致——变堵为疏。

众所周知的是,大禹面对滔天的洪水,改变了策略,从堵到疏,,最终将洪水治服,而大禹电池的本质也是变堵为疏,避免热量气流在封闭空间堆积,将其快速排出电池包,这样就可以杜绝热失控后起火爆炸的问题。

换句话说,它关注的点不再是去一昧的防止电池产生热失控,他做的是在电池发生热失控后如何合理的疏导,从而避免电池模组的爆炸或是起火。

为什么不去“治根”,长城的态度很明确,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之下,任何厂家的电池都有热失控风险,无法避免,而长城的技术,是在热失控发生后采取合理措施让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具体来看,大禹电池技术具有8个全新设计理念,包括: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和智能冷却。

通过采用全新开发的双层复合材料有效隔离热源,防止因为一个电芯热失控影响到整个模组。

而双向换流及热流分配技术,能够实现电池包内的纵向通道合理规划,设计气火流流向,减少对相邻模组冲击。

定向排爆是这项技术的关键一环,它是通过分流、导流、换流将火源快速引导至灭火通道并安全排出,避免整个模组产生热失控现象。

而在电池包排爆口,还有蜂窝状不对称灭火盒,实现火焰抑制、冷却,使排出时气流不到100度…

通过八大核心技术,大禹电池才敢于喊出永不起火,永不爆炸。

长城汽车内部曾对其做过实验,大禹电池在连续三次多个电芯(NCM811)聚集发生热失控时,监测部位最高温度已达1037℃,电池包内气压最高16Kpa。而经过一系列的热失控疏解,尾部排出的烟雾最高温度仅为100℃,电池包没有明火和爆燃现象发生。

在两个月前的长城科技节上,长城汽车发布了电动化布局:2023年,实现年产销280万辆,其中欧拉品牌实现新能源细分市场第一,全球销量超过100万。 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

从实际角度而言,长城制定这个目标多少是有点激进的,但相比口嗨,我们却能真切实意的感受到长城的决心。

因为目前长城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将电池核心技术+产能+上游锂矿投资的电动车产业链已经初步建成的企业,包括蜂巢动力、大禹电池,甚至是氢能源,产业的各个核心环节都有突破。

所以对于长城制定的目标,我们或许真应该大胆一点,2023年产销280万,没准真能实现呢?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