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说文解字》第792课:“特殊”的“殊”为啥有个“歹”旁

《说文解字》第792课:“特殊”的“殊”为啥有个“歹”旁
2024年04月17日 19:51 新浪网 作者 谈艺录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歺”部的一个汉字:“殊”。“殊”在现代汉语是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我们前面说过,在造字之初,包含“歹”部的汉字,都与死亡和不吉祥的事有关。那么,“特殊”的“殊”为什么有个“歹”旁呢?

  殊。读shū。《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殊,死也。从歺,朱声。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形声字。许慎认为本义是诛斩;杀死。

  但实际上,“诛斩;杀死”是殊的引申义。

  许慎认为殊的本义是“死”的依据是“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即汉朝的法令中说:“蛮夷之长有罪,都判决斩杀他们。”但这显然说服力不够。

  成书晚一些的《广雅》则另有解释:其中《释诂一》称:“殊,断也。”《释诂二》称“殊,绝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引证《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断其后之木而弗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杨伯峻解说为:“此谓砍伐树木不使断绝。”即:(武城人)把退路两旁的树木,加以砍伐却又不砍断(等到邾人赶到时推倒树木,阻断道路并砸死邾人)。《左传》当然成书早于《说文》。

  这样,“殊”就有了两个本义的解说:1、死。持此说者为许慎;2、断绝。来自《广雅》。

  要确定殊的本义,我们也分析一下字形(通常,形声字我们是不分析字形的):

  左边的“歹”,前面课程已经说过,就是“歺”,即所谓的“列骨之残”,即剔去肉后的残骨,可解释为残断,右边的“朱”,本义是赤心木,残断树木,其实就是砍断树木。因此直接表达的意义为断绝。“殊”字中有个“歹”,是因为要示斩断、断绝之义。

  但是,树木断绝,也基本上等于“杀死”了树木,因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一曰断也。各本无此四字,依《左传》释文补。断与死本无二义。许以字从歺,故以死为正义,凡物之断为别一义。”段氏认为,解说里应当加上:“一曰断也”四字,“殊”应当有两个本义:1、诛斩;杀死;2、断绝。

  对于这一点,李学勤《字源》中,齐航福先生认为,殊的本义即“断绝”,“诛斩;杀死”,是殊的引申义,我们认为此说合理。

  (断绝)

  结论:殊的本义是断绝。引申义是诛斩。

  《汉书·宣帝纪》:“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粲而不殊。”颜师古注:“殊,绝也。”曾闻舜弟象有罪,舜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国。骨肉之亲明而不绝。这是殊用本义绝的用例。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指分开;离开。如《管子·入国》:“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尹知章注:“殊,犹离也。疾离身而后止其养。”官家就养在“疾馆”而供给饮食。直到病好了离开为止。这就叫作“养疾。”很多译本把这里的殊,译为“死”,是不对的。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当今之世,遭受杀害的人尸体一个压着一个。这是殊用“杀死”这个意义的用例。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指致命伤。如《史记·苏秦列传》:“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跑了。

  以上两义之外,殊还有很多用法:

  (1)异;不同。《玉篇·歹部》:“殊,《苍颉》云:殊,异也。”《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孔颖达疏:“言天下事终则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途路也。”《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这里的风景和中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风景)

  (2)分;区别。《字汇·歹部》:“殊,别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不区别亲疏远近,不区分贵贱尊卑,一律依据法令来决断。

  (3)特殊;特出。《论衡·知实》:“夫圣犹贤也,人之殊者谓之圣。”圣人跟贤人一个样,才能特殊的人称为圣人。

  (圣贤们是特殊的人)

  又指突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隆、絜子为骑都尉,加以赠赐,光示远近,以殊忠义。”现在特下令提升宣隆、秦睱的儿子为骑都尉,加以赏赐,并广为宣传,以突出对朝廷忠义之人。

  (有突出贡献的人)

  (4)超过。《后汉书·梁统传》:“母氏年殊七十。”李贤注:“殊,犹过也。”即年岁超过七十。

  (5)大。《文选·张衡》:“超殊榛,摕飞鼯。”李善注引薛综曰:“殊,犹大也。”

  (6)副词。用法有二:

  a、表示程度。相当于“极”、“甚”。《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无度,殊异乎公路。”他长得那样英俊无法衡量,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b、表示频率。相当于“还”、“犹”、“仍然”。《战国策·齐策一》:“寡人少,殊不知此。”我太年轻了,还不了解这些事情。

  殊的小篆写法如图:

  (殊的小篆写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苏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