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云南比你想象的要努力得多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云南比你想象的要努力得多
2021年06月18日 16:36 新浪网 作者 云南经济日报

  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的云南,在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方面却从未掉以轻心。

  事实上,云南也是全国干旱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方之一,曾有“3年一大旱,一年一小旱”之说。与此同时,受地形地貌影响,云南东川、西畴等不少地区属于荒漠化、石漠化地区,防治荒漠化石漠化的任务繁重。

  在防治荒漠化和干旱面前,云南比你想象的要努力得多。

  荒漠干旱的危害有多大

  干旱,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工业供水不足、生态系统受损或遭受致命性打击等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云南属于全国水旱灾害严重省份。记者杨峥 顾彬 摄

  荒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偏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曾导致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口几个庞大帝国的崩溃瓦解,至今仍然是时代最大的环境挑战之一,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云南同样面临极大的压力

  被北回归线贯穿的云南,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全境基本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林地面积4.24亿亩,森林蓄积量20.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5.04%。行走于云南,入目皆是深深浅浅的绿色。

  即便是这样一个在生态文明方面“自带主角光环”的云南,也在防治荒漠化、石漠化和干旱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岩溶地区石漠化已成为云南省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供图

  云南省是我国岩溶分布广、石漠化危害重、治理难度大的省区之一,岩溶地区石漠化已成为云南省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同时,由于受气候干湿季节明显、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云南干旱已成常态化。1950~2012年的63年间,云南省共出现59个旱年,其中大旱24年,小旱35年。出现了2003~2006年、2009~2012年的四连旱,其中2009、2010、2012年连续三年都是特大旱情。

  困难面前,迎难而上

  旱,地荒,躺平可好?No!“十三五”期间,云南抓绿化重修复,完成营造林3847.7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1286.7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538.36万亩,防护林建设60.9万亩,退化草原修复410万亩,退牧还草238.2万亩,年均义务植树1亿株以上。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百花齐放。黄兴能 摄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构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优先、严格管控、一湖一策、系统整治”的新思路,创新建立跨省湖泊保护治理新机制,积极推进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转变。

  加快建设重点水网工程,加快供水安全保障网建设步伐,加快实施防洪薄弱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面积2.54万平方公里,新增供水能力22亿立方米,新增蓄水库容17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至0.492,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9%、42.9%。

  云南某处茶园。赵黎浩 摄

  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云茶、云咖、云坚果、云花、云肉、云菜、云果、云药各自飘香,水稻旱播、咖啡坚果套种、轮作种植、规模化种植等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

  成效是显著的。曾经的废弃矿山变成了果园,曾经蓝藻滋生的湖泊成为了游人打卡的网红公园…….

  1996年西畴县蚌谷乡程家坡村群众大干农村公路建设。吕兴仁 摄

  曾经被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西畴“三光地区”,如今经济林果连片成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背后是西畴人呼喊着“地瘦要垒埂,人穷要发狠”,用錾子一点一点凿,用大锤一锤一锤敲,用双手一处一处刨,在“地无三尺平”的大地上建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用汗水浇灌出自己的幸福生活,也缔造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改善,需你我共同行动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关心的全球性话题,荒漠化和干旱离我们并不遥远。身处祖国西南的生态屏障,身为云南绿色身处走出来的云南人,重视环保、热爱自然,应该每天都记在心间,并在实际行动中长期实践——

  编辑:馥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云南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