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山苗乡三七:共享科技成果 引领三七产业升级

文山苗乡三七:共享科技成果 引领三七产业升级
2020年10月30日 14:40 新浪网 作者 民族时报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文山,孕育了中华传统医药学中一颗明珠——三七。

  近日,记者一行深入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走进三七工厂化育苗车间、育苗试验田、种植基地等,感受这棵“南国神草”的神奇。而赋予这株神草“自然答案”的苗乡三七公司,通过三七新品种选育成功、解决无公害三七种植问题,让身处繁华都市的你,享用三七的那一刻,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

  据了解,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奖项是迄今为止,文山州历史上科研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三七行业的最高奖项。文山苗乡三七公司从2009年开始系统化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在人才培引、专利申请、成果产出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全国中药材行业的科技标杆企业。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开展重点科技攻关

  在三七工厂化育苗试验田里,记者见到了长期扎根在三七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魏富刚,他也是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富刚说, 苗乡三七源于有3代人种植三七的“种植世家”,品牌创立于2001年,目前已经有19年的历史。创业19年来,品牌的打造,一直是苗乡三七公司矢志不渝的坚定目标,公司通过质量保障及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品牌旗下已经形成了“科研—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仓储—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依托文山三七产业,构建了产业平台。目前苗乡三七品牌构建的三七种植基地平台、加工仓储平台及科研平台在行业内也有重要影响。

  据介绍,苗乡三七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主动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云南省院省校合作专项、云南省中药现代化专项等一大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年与国内外30多个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合作单位参与科研工作人员达300余人,常驻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科研人员50多人,针对三七品种选育、连作障碍、农残重金属开展重点科技攻关。2009年建设以来,累计申请专利176项,其中发明专利98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累计联合发表专业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发表11篇,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奖”一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及“文山州科技进步奖”4项。

  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入了朱有勇院士、陈士林院士、郑永奇院士等大量科学家关注三七种植科技问题,并协调国内外科技资源帮助解决技术瓶颈,助推了文山州三七产业科技创新的新高潮。

  解决重大科技问题  全行业共享、普及技术成果

  “苗乡三七公司是文山州党委政府培育多年的三七产业龙头企业,有产业的大局意识观,能清楚地认识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协调共生关系,历年的重大科技创新都是与行业共享,共同推进三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总经理助理侯璎芳说,公司有几项创新技术都与三七行业进行了共享。

  侯璎芳说,过去,三七种植户都是在房前屋后、马路边晾晒三七的,但三七干燥效率低。自公司发明的专利技术——三七太阳能大棚干燥技术在行业内推广、普及十多年,目前所有三七晾晒场都在使用此技术。2002年,公司就在夹马石率先开展三七太阳能大棚干燥标准化晒场的建设,这项技术与传统方式相比,其优势主要是干燥效率提升可高达30%,可有效降低三七霉变、腐烂的机率,成品合格率可增加10%左右,从而让三七初加工在干燥这一重要环节的质量和产出量有了明显提升且实用性非常强。

  如今在行业内三七干燥加工进晾晒场并使用太阳能大棚干燥技术已经成为主流方式。公司这一项专利技术对提高三七整体品质所做的贡献也得到行业专家认可,此技术的发明、示范、普及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苗乡三七公司对三七遮阳网栽培技术的重大贡献是改进了网的编织方法和搭建方法,解决了以前的遮阳网兜风、滴水导致行业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问题。这套方法是苗乡三七公司从火灾损失的教训中决定企业立项,多年探索、改进、固化下来的双层、多层三七遮阳网种植技术。这项技术在大田基地中示范得到成功,并在行业大范围共享普及应用,目前基本淘汰了传统的树枝三七棚,成为最主流的搭棚方式。这项技术大幅度降低了三七棚火灾风险,减少了运输成本,降低了建棚难度,使得大面积连片种植成为主要方式,对推进三七种植规模化、规范化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7年7月20日,在文山州生物三七局领导和组织下,公司积极配合,共同召集全州三七种植户200余人集中开展无公害的种植技术培训,广泛地与行业共享,普及先进的、系统的三七种植技术。

  另外,三七连作障碍作为制约三七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平台与朱有勇院士团队、陈士林院士团队、郑永齐院士团队及文山三七研究院团队密切合作,并取得阶段性突破。

  

  牵头制定首个无公害三七标准  引领产业升级

  “在现有三七种植技术体系中,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全面升级的突破点就是无公害三七。”这在云南省政府“十三五”三七产业发展规划及文山州委“促进千亿三七产业实施意见”两个重要文件中都给予了明确。

  苗乡三七公司为实现三七产业升级,与文山三七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紧密合作,为无公害三七的普及解决专题标准是什么、种植方法是什么这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并积极在行业里面推广普及。

  在标准方面,公司牵头与行业内9家单位联合完成了中国中药协会团体标准《无公害三七药材及饮片的农药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号T/CATVM 003-2017的制定,于2017年3月28日正式发布,解决了无公害三七的标准问题。公司还与合作单位整合了三七抗病品种、农药施用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质量追溯技术,形成了28项无公害三七标准操作规程,解决了无公害三七的种植问题。

  2017年6月,苗乡三七公司在全产业链、品种优势、技术优势、标准优势及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基础上,启动无公害三七资源平台建设,通过与农户结合,开展全程可控可追溯的“公司+农户”无公害三七种植合作模式,保障无公害品质三七药材的安全、绿色及可持续性,有效地促进行业品质的提升。并向农户提供无公害种苗、无公害栽培技术、无污染加工并预付定金回购农户产品,降低种植户的市场风险,带动农户进行无公害基地规模化种植。

  苗乡三七公司还牵头制定并率先执行了中药材领域首个无公害三七标准——《无公害三七药材及饮片的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公司的三七工厂化育苗技术、三七无农药种植技术、林下三七种植技术等核心技术体系,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

  新品种的选育成功  结束三七人工栽培无品种的历史

  “公司目前已成功选育5个品种和1个良种,2019年5月,公司选育的‘苗乡1号’‘苗乡2号’同时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的植物新品种权。”魏富刚兴奋地说,2005年,公司根据三七种质资源圃需要隔离的要求,在文山县幕底河水库所罗底村建设了规模为20亩的三七种质资源圃,收集了集团选育的32个优良混合系和7个单株选育的优良株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三七优良种质群体,为后续三七品种选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园建成后,公司在三七新品种选育中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成了最完整的三七种质资源圃,收集各种育种材料5000余份,公司历经10年的科研攻关,于2015年选育出“苗乡三七1号”“滇七1号”两个三七新品种,结束三七人工栽培无品种的历史。2016年,公司又成功选育首个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和良种“苗乡1号三七优良家系”。2019年成功选育出两个三七新品种“苗乡三七2号”、“文院紫七1号”。

  魏富刚强调说,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从源头增强了三七的抗性,降低了种植过程中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程度,提高了三七的产量和品质。

  特别是三七抗病品种选育,将其应用于三七连作障碍克服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无公害三七栽培技术体系中,抗病品种的应用,能减少病害发生,达到减少农药施用,降低农药残留量的目的。

  据悉,苗乡三七公司作为科技标杆企业,但除了突破研究三七重大科技关键问题,公司还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抗震救灾、抗旱救灾、国防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爱老年人、社会科普等多方面社会公益事业,历年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捐资940余万元。过去三年,种植、加工三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15万人次,直接带动农户增收1.5亿元。截至2020年7月,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26户,累计发放劳动报酬571.9万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云南省文山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