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熊胆中药学作用

熊胆中药学作用
2020年06月18日 08:19 新浪网 作者 医学顾事
熊胆中药学作用

  熊胆主要不可替代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其是就是所含的熊去氧胆酸,主要成分是3a,7β- 二羟基-5β- 胆甾烷-24-酸,为有机化合物。医学上用于增加胆汁酸分泌,并使胆汁成分改变,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脂,有利于胆结石中的胆固醇逐渐溶解。人工合成需要牛羊胆汁加系列化学反应获得,德国Losan Pharma GmbH公司,能够合成熊去氧胆酸胶囊,商品名称:优思弗,英文名称:Ursodeoxycholic Acid Capsules。所以我认为国家应增加熊去氧胆酸的合成生产产量,这才能根本改善黑熊的命运。那么熊胆都有什么药学作用呢?下面转发:

  熊胆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

  张英杰,苑述刚,指导:阮时宝,洪振丰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通过对唐朝至明清时期历代医学文献中关于熊胆临床应用的记载整理分析,总结熊胆的历史沿革及应用配伍规律,为熊胆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熊胆;概述;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0) 10- 0107- 02

  Fel Ursi Overview of Literature in Chinese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ZHANG Ying-Jie,YUAN Shu-gang,Advisor :RUAN Shi-bao,HONG Zhen-feng

  (Fu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08,Fujian,China)

  Abstract :By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edical literature on the clinicalapplication of Fel ursi records analyzed,summed up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el ursi compatibility rules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el ursi.

  Key words :Fel ursi ;overview ;clinical application ;literature study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Cuvier或棕熊Ursusarctos Linnaeus的干燥胆囊。本品苦寒,归肝、胆、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止痉等作用,为治疗眼障疳虫之要药。该药内服主治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等,外用可治疗痈肿、痔疮、目赤云翳等。为了更好的发挥熊胆的临床疗效,现将历代医家对熊胆的文献与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中药学文献研究

  1.1 名称

  熊胆始见于《新修本草》。根据产地、炮制不同,熊胆别名狗熊胆(内蒙古)、黑瞎子胆(黑龙江)(《中药志》),黑瞎子胆、云胆、东胆、金胆、墨胆、压胆、菜花胆、吊胆、铜胆、铁胆、熊瞎子胆(《中药材手册》),扁胆(《中药正别名》),熊胆仁(《中药材商品知识》),进口熊胆(《进口药材质量分析研究》)。

  1.2 来源

  《图经本草》[1]曰:“熊脂并胆,出雍州山谷,今雍洛河东及怀卫山中皆有之..胆,阴干用”。《中国药学大辞典》[2]载:“陈仁山药物生产辨云:熊胆产云南为正地道。近日来者以印度、西藏为多”。今熊胆产于云南者称“云胆”,品质最优;产于黑龙江、吉林者称“东胆”,销量较大[3]。《中国药学大辞典》曰:“冬夏两季间取之”。

  1.3 性味归经

  《新修本草》[4] 记载熊胆“味苦,寒,无毒。”《本草纲目》[5]言其“苦入心、寒胜热,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药也。”希雍曰:“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盖以类相从也。”《得配本草》[6]曰:“苦,寒。入手少阴、厥阴经。”《玉楸药解释义》[7] 曰“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历代医家对熊胆的归经争议不大,现代认为,熊胆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肝、胆、胃经。

  1.4 品质鉴别

  熊胆在《唐本草》中被列为上品。其形如茄。外面着淡赭色如皮革,胆口附着铁质。内部附有金黄之细粒,若松香之粉末。由于野生熊资源少,较为珍贵,伪者居多,当予以鉴别。《图经本草》载:“..胆阴干用,然后多伪,欲试之,取粟颗许,滴水中一道,若线不散者为真。”《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用本草》[8]载:“其胆..唯多作伪,虽有说取一粟许放水上,彻下如黄线在水中者为真,亦不能得其的,盖他胆亦可如是。但得之来理可据,用之即验。”《本草纲目》载:“按钱乙云..每以米粒点水中,运转如飞者良”。余胆亦转,但缓尔。周密齐东野语云,熊胆善辟尘。试之以净水一器,尘幕其上,投胆米许,则凝尘豁然而开也。现今鉴别方法概况来说主要有:

  (1)熊胆味苦而后回甜,清凉,入口溶化而不黏牙为真。(2)取熊胆粉末投入清水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直至杯底,且不扩散为真。(3)取熊胆粉末,以火烧之,起泡而无腥气为真。

  1.5 炮制加工[9]

  有猎熊取胆与活熊取胆法两种。以往猎熊取胆多在冬季捕捉,猎取熊后,立即剖腹,取出胆囊,用线扎住胆囊口,小心剥去胆囊外附着的油脂,挂于阴凉通风处阴干,习称“吊胆”;或两块比熊胆略大的木板夹扁扎住,吊于通风处阴干,习称“扁胆”或“压胆”;亦有置于石灰缸内干燥者,本品不宜晒干或烘干,以防腐臭,除去皮膜,净仁供药用,称“熊胆仁”或“净胆”。现多采用活熊取胆法:将取出的胆汁瓶内的胆汁,倒入容器中,置40℃温箱中4~5天,干后收藏,熊胆以个大、胆仁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用时取胆仁,研细末即可。

  1.6 功用和主治

  《新修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疳疾,心痛,疰忤。”《日华子本草》[10] :“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大观本草》[11]载:“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疥。”《绍兴本草》云“治疳,杀虫及疗癫痫颇效。”《本草纲目》记载:“按钱乙云:熊胆佳者通明”,“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蟯虫。”《医学入门》[12]曰:“胆苦明目涂疮痔,小儿惊风积痫良,杀虫消疸止久痢。”《本草述钩元》[13]言:“凉心平肝,为手少阴足厥阴阳明药。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疗虫牙蛔痛,治小儿风热惊痫,杀疳虫,疗时气热盛黄疸,暑月久痢。”《得配本草》记载熊胆“凉心平肝,为眼障疳虫之要药,并治黄疸惊痫。”《玉楸药解》载熊胆“清君相二火,泻肝明目。去翳杀虫,宁魂止惊,治牙疳鼻衄,耳疮痔瘘之属。”《中国药学大辞典》载“健胃杀虫镇痉、兴奋药。”可见从古至今,熊胆广泛地应用于内外各科疾病中。

  1.7 使用注意

  《药性论》[14]云:“熊胆,臣,恶防己、地黄。”《食疗本草》[15]曰:“十月勿食,伤神。”《本经逢原》[16]记载熊胆“凡实热之证用之咸宜,苟涉虚家便当严禁。”大多数医家认为熊胆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2 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该药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熊胆已为临床所常用。《食疗本草》载用熊胆治小儿惊痫,“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外台秘要》[17]用熊胆疗蛔心痛,记载“取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千金方》[18] 治五种痔疮十年不愈之症,“涂熊胆,取瘥止。”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19]使用熊胆麝香丸(熊胆、麝香、壁宫、黄连,研极细末,以蟾酥和丸,每次米汤送下五丸)、熊胆丸(熊胆、使君子仁等分,研细后做麻子大丸,米饮送下)治疗小儿疳积羸瘦,效佳。《太平圣惠方》[20]记录熊胆相关方剂(熊胆、青黛、蟾酥、黄连、牛黄)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另有用熊胆半分,汤化后调涂于鼻中,治小儿恶疮蚀鼻。《齐东野语》[21] 载熊胆丸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明代《摄生众妙方》[22]用熊胆、片脑研细为末,

  猪胆汁调后搽患处治风虫牙痛。《全幼心鉴》[23] 中记录治小儿胎热目闭,以熊胆少许蒸水洗之。《本草蒙筌》[24] :“治男、女时气热蒸,变为黄疸;疗小儿风痰壅塞,发为惊痫;驱五疳、杀虫,敷恶疮散毒;痔病久发不愈,涂之立见其效。”清代《本草述钩元》记载:熊胆和片脑少许研和,猪胆汁涂之,可去心中涎。《得配本草》[25]亦用此法涂十年肠风痔瘘,并搽风虫牙痛,且用熊胆拌使君子,蒸研为丸,治诸疳赢瘦。《外科全生集》[26] 载梅花点舌丹(熊胆、冰片、硼砂、沉香等研末制丸)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疔毒恶疮、无名肿毒、乳娥、咽喉肿痛。综观熊胆临床应用,可知该药内服外敷使用面广泛。外用多配合片脑研为细末猪胆汁调和后涂于患处。内服时取少许,或乳汁、竹沥调服,或开水直接服用,亦有和他药混合蒸煮为丸散米饮送服。论其主治,多以皮肤及外科疾病为主,如治疗热毒疮痈、痔疮肿痛、风虫牙痛、疳疮蚀鼻、目赤翳障等。也可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如热极生风、惊痫、抽搐小儿疳积、黄疸、蛔虫心痛等。此外还可用于子痫、咽喉肿痛等多种疾病。现代研究认为熊胆有清热、镇痉、明目、杀虫作用,主治热盛黄疸、小儿惊痫、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疮、疔痔恶疮等多种疾病。临床使用熊胆,配伍应用也有一定规律。治肝火上炎、目翳羞明、目赤肿痛,常与菊花、黄连、夏枯草、草决明等药配伍。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多与青黛、蟾酥、黄连、牛黄等药同用。治热极动风、肢体抽搐、癫痫等症,宜与竹沥合用。治热毒疮疡,痔疮肿痛,可与冰片等药共调外敷。历代医家著作中对熊胆的论述,为我们进行现代研究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熊胆用于治疗各类疾病相关配伍使用记载比较少,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使用,在这方面有待研究开发,以提高疗效和用药的安全,为患者造福。

  参考文献

  [ 1 ] 宋·苏颂. 图经本草[ M ]. 胡乃长,王致谱,辑注.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03-404.

  [ 2 ] 陈存仁.前世界书局.中国药学大辞典[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1545-1546.

  [ 3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 M ] . 4 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158.

  [ 4 ] 唐·苏敬.新修本草(辑复本)[ M ]. 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69.

  [ 5 ]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M ]. 张守康,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347.

  [ 6 ] 严洁,施雯,洪炜.得配本草[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85.

  [ 7 ] 清·黄元御.玉楸药解释义[ M ].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61-363.

  [ 8 ] 郑金生,杨梅香.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57.

  [ 9 ] 高学敏. 中药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390.

  [ 10 ] 五代吴越·日华子.日华子本草[ M ]. 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处,1983 :84.

  [ 11 ] 唐慎微.大观本草[ M ]. 尚志钧,点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50.

  [ 12 ] 明· 李挺.医学入门[ M ].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11-512.

  [ 13 ] 清·杨时泰. 本草述钩元[ M ].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51.

  [ 14 ] 唐·甄权. 药性论[ M ]. 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 :68.

  [ 15 ] 唐·孟洗. 食疗本草[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56.

  [ 16 ] 清·张路. 本经逢原[ M ]. 赵小青,裴晓峰,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270.

  [ 17 ] 唐·王焘. 外台秘要[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 18 ] 唐·孙思邈.千金方[ M ]. 刘清国,主校.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1998.

  [ 19 ] 宋·撰人不详.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M ]. 吴康健,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331.

  [ 20 ]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2775.

  [ 21 ] 宋·周密. 齐东野语[ M ]. 北京:中华书局,1983.

  [ 22 ]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 M ]. 张树生,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176.

  [ 23 ] 明·寇平. 全幼心鉴[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 24 ]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379.

  [ 25 ] 清·严洁,施雯,洪炜.得配本草[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85.

  [ 26 ] 清·王洪绪,潘器之.外科全生集·4卷[ M ].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83.

  另转: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Feb.2009 Vol.16 No.2

  香港大学发现植物中药比熊胆更具抗癌性 香港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中药材黄芩、黄连和黄柏能成功抑制80%的肝癌细胞,比熊胆更具抗癌性。熊胆一向被视为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作用,除用于治疗肝胆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外,还可用于洗发水、牙膏等。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自2008 年起进行为期4 年的熊胆替代品研究,以具有相同药性的植物中药黄芩、黄连和黄檗,与熊胆疗效、功用比较,并将这些植物中药施用于从人体抽出的癌细胞上进行疗效观察。半年来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黄芩、黄连和黄柏对急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有良好疗效,具有“保肝”作用,而且能抑制肝癌细胞增长,成功率达80%,比熊胆高20%,并能防止癌细胞转移。目前,这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熊胆中药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