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输血前无需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预防输血反应

输血前无需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预防输血反应
2020年07月14日 07:53 新浪网 作者 医学顾事
输血前无需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预防输血反应

  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输注血液制品的情况。据小范围的非正式调查,很多医生都习惯于在输血前给患者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或者是上述的2种甚至3种药物联合使用。

  至于为什么要在输血前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这些药物呢?目的是预防输血反应?但输血前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物或激素?

  常见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

  正如我们担心的那样,输血确实可以引起一系列输血反应和变态反应,但是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不高: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h内,往往先有寒战,然后出现高热,伴有皮肤潮红和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十几分钟到2小时左右缓解。

  「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于输血后1-2周出现,死亡率高达90%以上。初期症状多为高热,全身皮肤剥脱和消化道症状为主,最终发展至骨髓衰竭。

  其他的包括细菌污染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免疫功能抑制等……

输血前无需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预防输血反应

  我国指南、规范怎么说?

  临床研究表明,输血前用药不能预防输血反应。同时其他国家已经不常规的在输血前用药。那么,很多人的顾虑是,万一不用药,患者出问题了怎么办?自己会不会有什么责任呢?

  2014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编著的《围手术期输血指南2014》、2017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编著的《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17》、2020年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学专业委员会编著的《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

  这些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均没有提到输血前用药,均未对输血前用药做出要求,输血前预防用药似乎是一个压根就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输血前无需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预防输血反应

  最具权威的是,2000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这个规范对输血的各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和介绍,介绍了输血流程、如何检测输血反应、血液如何存储、输液前如何核对信息等等,甚至对输血同意书中应该体现的内容也做出了要求。

  但是,在我国的官方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完全没有提到输血前应该预防性使用药物的问题。

  从以上指南和规范可以看出,输血前不使用预防药物,完全合规合法,符合国家规范,符合指南推荐。

  但是,估计也有人会想,难道是说输血前预防用药应该常规使用,所以指南规范对此无需提及?这样解释似乎太过牵强……

  临床研究发现输血前用药无用

  从理论上讲,输血前用药的作用应该很有限,因为单次的给与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理论上讲对晚期的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可能无效。而事实上,真实的临床研究发现输血前用药对各种输血反应均无预防作用。

  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3项RCT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共纳入517例患者,共4444次输血。结果表明,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物不能减少输血相关的输血反应。所有非溶血性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和轻度过敏反应的RR值分别为0.92 (95% CI, 0.63–1.35)、0.54 (95% CI, 0.26–1.1)、1.37 (95% CI0.81–2.31)。1

  2010年发表的Cochrane系统评价也同样表明输血前用药不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2

  2016年发表在Lancet系统综述也不推荐在输血前的预防性用药。3

  有兴趣可以自行查找文献,不排除我检索的文献不全面,我是没有找到证据来支持输血前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来预防输血反应。

  其他国家怎么做?

  2017年,日本的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发现,5.1%的医院会在输注红细胞前会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21.2%的医院在输血小板前预防性用药,10.9%的医院在输新鲜冰冻血浆前预防性用药。4

  可以看出,目前国外多数医院已经并不在输血前用药。输血前用药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输血前用药有什么危害?

  首先,根据目前的证据,既然输血前用药不能够预防输血反应,那么就不应该在输血前用药。

  无论什么药物,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如果一种治疗,没有好处却存在不良反应,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呢?

  输血前用药不但不能预防输血反应,反而可能在初期会掩盖严重的过敏反应和输血反应,从而干扰临床中对病情的评判,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参考文献:

Premed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ransfusion.2019;59:3609-3616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heprevention of allergic and 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CD007539Transfusion reaction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treatment. Lancet. 2016;388:2825-2836A national survey of premedication fortransfusion reactions in japan. TransfusApher Sci. 2017;56:708-712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