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用爱浇灌花朵 为梦插上翅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用爱浇灌花朵 为梦插上翅膀
2020年10月29日 15:21 新浪网 作者 未来网教育看点

  “站在塔尖、不忘根本,处在都市、情系乡村。手牵手,协同提升;心连心,深度对接。落实兴国新战略,助力蒲城大发展”,2020年教师节,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县委、县政府为10个“感动校园”先进典型进行了隆重表彰,用这段颁奖辞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帮扶团队。

  在这个团队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是孩子,也是“大人”。他们是传承者,也是开创者。

  他们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驻蒲城分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15年,目前已发展到第6届,共选拔派出24名志愿者到蒲城县荆姚镇九年制学校参与教育扶贫。

  新晋“主播”的日常

  2019年7月,西电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驻蒲城分队抵达荆姚镇九年制学校,他们是西电研究生支教团在这所学校的第5届队伍。

  对他们来说,这一年很不普通,因为他们遇上了疫情。

  早上7点30,支教队的队员们在各自家中准时起床洗漱,开始“主播”的一天。除了在线教授数学、语文、英语课程,队员们还要在线跳舞、唱歌、演奏乐器。“今天古诗默写的字比前几天好多了,希望继续保持”,下午3点左右,队员们开始在线阅览学生们发来的作业照片和视频,进行批改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晚上10点多,他们开始整理全校学生的健康数据。最初,这样的数据是学校各班班主任在微信群里一个个统计好再复制粘贴到表格里,费时费力。队员们就利用专业优势,搭建了基于企业微信平台的健康数据收集系统,并教会家长及班主任如何使用。

  “我还写了个VBA小程序,一键从excel表中筛选出体温异常、接触过外来人员的同学,这样每天五分钟就能处理完全校的数据了”,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驻蒲城分队队长谢雨航笑着介绍道。

  “突然接到返程支教学校隔离14天等待复工的通知,我们决定自驾返工”,在哔哩哔哩平台《小谢老师和小孔老师的自驾返工之旅》vlog开头有这样一句话。3月1日,谢雨航和另一名支教队成员孔祥琛结束了“宅”家直播,驱车662公里返回支教的荆姚镇九年制学校,并坚持在学校职工宿舍直播,直到5月6日学校复学。

  “体温正常,请通过。”复学后的学校门口,由西电人工智能学院孙其功博士团队开发研制的测温仪为进入校园人员进行自动测温。

  “学校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我们的‘云支教’特别体验也告一段落,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在校园里跑,觉得真好”,学生们口中的“小孔老师”孔祥琛回想起复学后的校园,不禁感慨。

  用科技为梦想护航

  2019年,“红色筑梦”科创小屋孵化的蒲城县尧山中学雄鹰队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MakeX赛中斩获亚军。

  “红色筑梦”科创小屋由西电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研究生支教团发起,旨在积极发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育人效果,依托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提高乡村学生素质拓展能力的扶贫项目。依托于该项目,从2018年起,西电在蒲城已建设了10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创小屋,累计培训蒲城县学生2600余人,教师400余人。

  从建设“乡村学校科技馆”到建立线上“云支教双师讲座”平台、“双师课堂”模式,支教团的教育扶贫从1.0迈入3.0。

  在科技感十足的科创小屋里,有为学生量身定制的贴合年龄的STEAM实践类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并针对高、中、低各学段学生分别配备了西电学生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各项科技制作产品。

  1、2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玩儿以西电标志性建筑物为原型的特色文创积木提升专注度和动手能力。对3至5年级的中年段学生而言,更侧重让他们初步了解编程思想,动手制作简单的科技产品,因此,为他们配备了西电大学生科技协会自主研发的Al-Cube编程积木套件,包含流水灯、点灯、蜂鸣器、音乐键盘四个编程套件。西电毕业生创业团队为6年级以上学生提供了mRobot智能编程机器人套件,从组装机器人开始,通过动手编写程序、完成任务,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动手实践能力。

  “红色筑梦”科创小屋项目发起人、西电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驻蒲城分队队长韩鹤林表示:“亚军不仅仅是一个荣誉,尤其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走出农村,走向自己梦想的一个大门。获奖之后的他们,更加自信了,从内心深处相信能够用科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乘着歌声,飞越高山和海洋 

  “取名‘筑梦’,不仅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音乐梦,还希望把具有红色革命精神的西电梦种进他们的心里。作为一名人文学子,也希望能通过合唱这种形式让贫困地区的留守孩子拥有展现自己的舞台,这也是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精神的一种传承”。

  2018年,蒲城县第一支农村学校合唱团在荆姚镇九年制学校成立,西电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驻蒲城分队成员王晶玉作为发起人,为合唱团取名“筑梦合唱团”。

  成立合唱团的想法是在看到一封信的时候被点亮的。“王老师,对不起!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唱歌,可是我实在不敢在其他同学面前唱,老师您一定要原谅我,好吗?”在一次音乐课上,王晶玉点名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唱歌,小女孩支支吾吾不敢开口,经过再三鼓励,轻轻哼唱了几句。没想到过了几天,王晶玉在办公桌上看到了小女孩写的信。

  在支教团成员、支教学校及西电老师们的支持下,“筑梦合唱团”正式成立。“合唱团招生的那个下午,小小的校园里,教学楼前挤满了报名参加合唱团的学生,那个场景我永生难忘”,本以为很难找到团员,结果却出乎王晶玉他们的预料,“在第二学期报名的时候,同样有很多新的孩子想要加入我们。后来在西电扶贫办、团委,以及省音协等的支持下,孩子们接受到更加专业的音乐老师的指导,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去上台表演。这是最让我有成就感,也是最感动的一件事。”

  成立至今,该校领导、校团委、校工会扶贫办以及很多学院的老师们多次前来慰问筑梦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去年的西电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王晶玉带领合唱团的孩子们和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的艺术家们同台表演。

  这样一群从刚开始完全零基础的孩子们在长达一年的排练后,站上了更加宽广的舞台。

  我有一个秘密,想讲给你听

  “老师,我很想念爸爸妈妈……”

  “老师,我好像喜欢我同桌……”

  2018年,韩鹤林和他的队员们在荆姚镇九年制学校开通“心语心声”信箱。一年的时间,他们收到了300多封信,每一封,他们都会认真回复,也会通过给上“梦想课”、聊天、家访等方式帮他们解决。

  这里的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常年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还有一些孩子是单亲或者孤儿。他们有很多心里话想要跟父母说,也会有许多成长的小秘密想要倾诉,“心语心声”信箱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树洞”。

  这些话变成一封封夹杂着拼音、错别字的信投进“心语心声”信箱,孩子们真诚地讲述着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并收到饱含了爱和关心的回信,他们中有些还和支教团成为了非常好的“笔友”。

  “老师,我要转学了……您一定不会在我的记忆里消失,因为您是给我感悟最深的老师,今天,我想郑重地感谢您”“老师,感谢您,以前我爸妈总想让我考清华大学,可是今天我却改变了主意,我一定要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我长大之后,也要成为老师您这样的人”,每一届支教团离开,孩子们都用质朴的话语表达着最炙热的感谢。

  在荆姚镇九年制学校,支教团的成员们平均每周要完成20节左右的课时量,同时还要负责指导合唱团、舞蹈团、科技社团等等,有些成员还要担任班主任。他们事务众多、工作繁忙,但似乎他们又只是在做一件事——播下梦想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目前,西电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驻蒲城分队已“就职”2个多月,接过教育扶贫的接力棒,队长王学子这样定义“团魂”:“以我们自己的‘小力量’撬动‘大扶贫’,为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借助西电优势创新平台,支教团结合“互联网+教育”模式,从科技扶智、艺术扶志、心理扶健三个维度入手,积极推行“赋能积木·编程万物”“云支教双师讲堂”“素质能力拓展第二课堂”等特色工作,成立了筑梦合唱团和舞蹈团、建立了创新“梦想课”与“心语心声”信箱,以多种方式助力乡村教育。

  支教团多次获得“渭南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成员多次获得全国西部计划优秀个人、渭南市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但对支教团成员而言,或许再多的荣誉都比不上“老师”这个称呼,再大的舞台都抵不过曾经站过的三尺讲台。

  “送给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动。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在谢雨航的手机里存着这样一段视频,在他们支教结束即将离开学校时,5个小朋友站在他们宿舍的空地上,用童声伴着手语清唱着这首《听我说谢谢你》。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这是很多支教的学生都会说到的一句话。

  终身难忘的,又何止是他们。(通讯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格来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