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样排版PPT多文字页,我的领导眼都直了......

这样排版PPT多文字页,我的领导眼都直了......
2022年02月17日 11:18 新浪网 作者 零一Excel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一周进步。

  我是远洋,愿意为PPT奉献秀发的东北女纸。

  我们在PPT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页面文字巨多,领导要求只能放一页,还不能删字,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PPT的文字排版技巧了。

  在上一期我们已经讲过标题文字设计的30种方法,本期就来讲讲正文文字的排版技巧。今天的内容,我会用一个案例,带大家实现多文字的排版。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今天要进行设计的页面:

  

  案例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上面的案例是不是文字很多很乱?当真是让人头秃了。 别急!Let's get it~

  今天会按照来讲解正文的文字排版:6个步骤01. 字体选择与字号设置02. 文字间距

  03. 文字行

  04. 分组提炼小标题

  05. 层级区分

  06. 对齐方式

  有时候页面的文字看起来多的原因,和选择的也是有关系的。如果要做多文字排版的话,首先我们先要确定字体和字号。字体和字号

  01. 字体选择与字号设置

  常见的字体按照西文字体的划分标准,分为和。在笔画的开始和结束中有衬线的装饰,具有横细竖粗的特征。- 字体

  衬线体非衬线体

  衬线体(serif):

  例如宋体就是一种标准的衬线字体,具有古典、传统的感觉。

  横竖笔画粗细统一,结构简单的字体。非衬线体(sans serif):

  例如,我们常用的微软雅黑、思源黑体等,更具有现代感,在小字号的情况下,笔画细节更加清晰,可以提高识别率和阅读效率。

  

  所以在PPT的正文中,会较多使用。(类似中国风这种风格一般会使用衬线体)非衬线字体

  这次就拿非衬线体中的来进行今天的讲解。思源黑体

  有人会好奇原字体也是非衬线体,为什么不直接用呢?微软雅黑

  这就涉及到字体商用的问题,微软雅黑字体属于方正字库,方正授权微软只能用于电脑显示,拿出来商用需要得到。方正授权

  而思源黑体和阿里巴巴普惠体这些字体是,就避免字体版权问题。现在字体选择好了,我们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类似于思源黑体、阿里巴巴普惠体这种字体家族,会有多种字重,我们该如何选择字重呢?所谓字重,其实就是一种字体的。 例如,思源黑体就分为了7种字重:ExtraLight、Light、 Normal、Regular、Medium、Bold和Heavy。免费可商用字体

  - 字重

  粗细程度

  字重小会给人的感觉,字重大会给人带来一种纤细、轻快、现代稳重、强硬和厚重感。

  

  在正文中使用大字重的文字,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而小字重的文字笔画较细,笔画会更加分明。

  所以在正文,我们一般使用较小字重的文字,比较常用的是Regular、Medium。

  看回今天的案例,首先我们把原来的微软雅黑替换成思源黑体 CN Regular,于是得到现在的页面。

  

  替换成 CN Regular的页面

  调整好字体和字重之后,接下来我们再调整下文字的字号。- 字号

  字号简而言之就是。文字的大小

  文字小虽然可以给人精致的感觉,但是我们在做PPT的时候,要考虑到观众的,因此不能将文字设计的过小。阅读性

  演讲型PPT中的字号一般在14-18,一般会在正文字号的基础上加4个字号。(具体使用的字号要结合演讲屏幕、听众、场地距离来具体设定)正文小标题

  今天的案例是属于文字多的阅读型PPT,由于文字较多,所以我们就把正文的字号调整为12号。

  

  字号缩小后,整体文字看起来就没那么乱了,和标题的层次也更加清晰了。

  但是目前看起来每段的文字都很,缺少呼吸感,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调整下文字间距。紧凑

  02. 文字间距

  - 字符间距

  PPT中的字符间距分为:很紧、紧密、常规、稀疏、很松和其他自定义间距,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默认使用。常规

  在一些提示性的文字中会使用,在一些装饰性的文字中会使用。紧密稀疏

  应用到本次案例中,我们将正文字间距设置为常规,标题处增加的英文修饰的字间距设为稀疏。

  

  - 行间距

  行间距就是一行文字到下一行文字的距离。

  在PPT中一般常用的行距是,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用1.5和2倍行距。1.1-1.3

  本次我们将行间距设定为1.2,效果如下:

  

  调整行间距后,行与行的距离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密,阅读体验也变得更好了。

  - 段间距

  段间距顾名思义就是,目的是为了让段落间的区分更加清晰和富有层次感。段与段的间距

  PPT中的段间距会分为段前和段后,我一般的设置就是段前和段后。各4磅

  其实还有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用敲一个空行来作为段间距。(小Tips:使用这种方式,如果想调整段间距,就把空行的字号调大或调小。)回车

  在本案例中,我将原有三段文字,拆分成了四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我采用了空一行的方式,调整过后的效果如下:

  

  调整完段间距是不是整体更加规整了呢?目前看起来文字的行尾会存在把的情况,比如第三段中把人口拆分成两行。这样在阅读起来是会影响阅读效率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下这种问题。词组拆开03. 文字行

  - 行长

  行长即一行中文字的字数。 在PPT中没有规定具体的行长限制,但一行中的字数过多,会使阅读效率降低,让阅读变得困难。

  一般来说,一行中字数在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尽量不超过40字。15-35字

  - 段落行数

  一个段落如果分成过多行,会让段落显得字数很多,让人产生不愿阅读的感觉。

  一般来说,PPT一个段落有是比较合适的。3-5行

  - 换行

  文字换行时,尽量不要拆分词组,这样会让文字的阅读变得不连贯。

  比较快速的做法是,这样可以保证不拆分句子,让阅读变得连贯且高效。按照标点来换行

  - 标点

  文字中的标点符号需注意不能放在行首。

  接下来,我们按照上述内容来调整下文字行。

  

  案例中均以标点符号为结尾,一行中的文字数尽量减少。

  文字行调整后,整体的阅读效率已经大大提升了。

  但是目前一眼看去还是不能知道文字讲的要点,这时就需要为段落快速提炼小标题。

  04. 分组提炼小标题

  当页面不能删除文字时,分组提炼小标题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这样可以使文字的含义更加精炼,提升文字的。阅读效率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把第三段提炼为华为排名,第四段提炼为华为认证。

  

  提炼后小标题后,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段落要讲的主要内容了。但目前小标题和段落正文的,整体缺少层次感,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区分并不明显05. 层级区分

  - 理解文案

  要进行层级区分之前,首先需要理解文案的层级关系,要表达的内容。明确重点

  案例的标题为华为简介,其中第一和第二段即为简介,第三和第四段为附加的介绍信息,我们将其修改为比黑色浅一点的灰色。(不同甲方的要求可能不尽相同,有些可能会重点强调第三和第四段。)

  

  - 文字本身区分

  层级的区分可以依靠文字本身的来进行区分。颜色、粗细、字号大小和行间距

  我们将案例中的标题、小标题和强调文字的字重改为,并把强调文字的颜色改为右图中的。Bold红色

  

  - 添加元素区分

  层级的区分也可以通过添加和来进行区分。色块线条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中间加一个线条,用来区分两部分的内容。

  为排名和华为认证加上色块,让小标题和正文形成层级对比。

  

  现在基本的样式就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规整下页面。06. 对齐方式

  - 文本框内对齐

  文本框内的对齐方式分为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和分散对齐,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对齐方式。

  本案例中由于文字都居于左侧,所以文本框内的对齐方式统一为左对齐。

  

  - 不同文字框的对齐

  文本框对齐一般分为左对齐,右对齐和居中对齐。 本案例为左右布局,所以将文本框统统靠左对齐。

  

  到现在为止,文字部分的优化就差不多啦。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页面还是稍微有点空。

  这个时候,我们再放上一张地图和华为logo,再优化下其他的小细节,这个页面就完成啦~

  

  到这里我们的操作就结束啦,让我们再来对比下前后的页面吧~

  

  怎么样,经过我们的一番处理后,是不是感觉多文字也可以很干净整齐了呢?

  (滑至文末获取案例源文件)

  除了案例中的长段落排版,文字排版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接下来再为大家补充4个排版应用。文字排版的其他应用

  -01. 标题组

  由多文本框、形状等元素组合成一个标题组。

  

  -02.  放大数字

  很多情况下为了强调数字或关键词,会将数字和关键词进行放大处理,明显区分与正文的层级关系,起到的作用。强调和突出

  例如下面的案例:

  

  表格文字除了注意上述规则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文字和表格边框间要留出一定的。-03. 表格文字

  间距

  设置方法:选中表格-布局-单元格边距

  

  -04.  修饰英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PPT页面中可以增加上一些英文,来对页面进行一定的修饰。

  

  文字的排版有很多应用,受限于篇幅这里只列举了4个。好啦,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多文字排版内容啦~ 让我们来回顾下今天讲的内容吧:

  

  你还怕多文字排版吗?让领导们放马过来吧~案例的源文件我已经打包好了,在一周进步公众号后台回复即可获取哦。【文字排版】

  咱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PPT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