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小北路小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小北路小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03月25日 14:51 新浪网 作者 南方易格

  3月18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教育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办的2024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走进百年名校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结合学校5十N学生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下的阳光微研学之《我与小米粒》特色课程,邀请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院长张玉烛,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范芝兰等水稻专家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北路小学微研学·小米粒大讲堂科学报告会”。

  

  

小切口·大闭环,擦亮校园微研学的科学底色

  据小北路小学党总支委书记韩萍介绍,学校于2017年在广州市率先试验开展5十N学生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下的阳光微研学之《我与小米粒》课程,即通过5天实践周课程,力求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运动健康和道德品质、审美与情感、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应用”5个维度,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从而对学生产生无限深远的影响。

  

  今年是微研学的第8个年头,学校进一步加强微研学的科技含量,丰富微研学的科学教育特色,以三年级的“小米粒”为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切口”,通过优质科技科普资源赋能,让研学活动融科学教育、人文素养、科学家精神传承、劳动教育等于一体,实现学校教育的“小切口·大闭环”,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开辟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新赛道。

  

  

知人文·强精神,播撒青少年成长的科学种子

  当天的活动中,张玉烛院长在《学习袁隆平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 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普报告中,从“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矢志不渝,时刻创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艰苦朴素、躬耕田野;关心平民,博爱苍生”五个方面深情地跟孩子们回忆起袁隆平院士鲜为人知的日常点滴。

  

  “袁老师说,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水稻。”作为袁隆平院士的博士生,张玉烛从1987年起在袁隆平院士身边学习工作35年,时刻感受着恩师的言传身教。“到田里去”这是袁隆平对基地年轻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为了研究水稻,袁隆平院士每天都下田,风雨无阻,每次出差到达目的地后就直奔稻田。而就是这位让全中国人都吃饱饭的人,自己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身上经常穿着的是30几块一件的地摊货,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就在基地和试验田边和大家一起吃快餐盒饭。

  

  张玉烛说,袁隆平院士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提高产量,袁隆平提出“三一工程”,即三分地产出360公斤粮食,养活一个人。准备项目申报材料时,张玉烛提出:水稻又要优质绿色又要实现高产,难度很大,是不是将高档优质稻的产量降低10%,把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调为1100公斤?另外一个专家补充道,优质稻卖得高些,收入还多些。“袁老师把本子往地上一丢,说‘我不同意,钱有什么用?当你没有饭吃的时候,两个金元宝买不到一个馒头’。他坚决不同意降低产量,而是要求我们在这个产量目标的基础上改进质量,实现绿色生产。”

  

  2020年,袁隆平院士亲自谋划选址,在广州黄埔开展杂交水稻工程技术实验,希望实现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的目标。带着老师的重托,张玉烛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广州这片开拓创新的沃土上。一年多后,基地成功取得双季稻亩产1509.5公斤的成绩,首次在广东实现早稻和晚稻在同一个30亩以上规模地块测产后双季亩产达3000斤的目标。“袁老师的遗愿实现了,我们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我们会沿着他定下的目标一直努力下去,一定会交出越来越好的成绩。”张玉烛饱含深情地说。

  

  现场学生踊跃举手提问↑↑

  

涨知识·强本领,提升青少年学子的科学素质

  “米”作为粮食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小米粒体现大民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

  

  为什么粒粒皆辛苦?大米饭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水稻种质资源的开发现状、创新历程和利用前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范芝兰把各式各样的水稻种子,甚至是水稻苗直接带到了课堂,再次让课堂沸腾了起来。

  

  红米、白米、黑米,孩子们的小脑袋挤在透明的玻璃罐前,叽叽喳喳讨论了起来,不时地给范芝兰抛出一个个好奇的问题。野生稻、栽培稻,范芝兰见缝插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有了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现场带来的发芽的稻种,高矮形状不一的水稻苗,让孩子们了解到每一粒稻米在端上餐桌之前都要经历育秧、打田、插秧、锄草、施肥、生长、抽穗……一系列过程,而在此之前选育优质的稻种更是重中之重。在增长更多的水稻知识和农业知识的同时,更是让孩子们体味到农业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隆平精神”激励着一批批“禾下乘凉梦”的继承者,水稻专家们精彩的报告和现场互动也点燃了现场孩子的科学梦,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传承“隆平精神”,争做新时代“科技小农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让全世界的人都远离饥饿。

  

行知行·创未来,共建共享青少年的科学课堂

  培养一大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是我国科学教育顶层战略的方向和目标。一颗“小米粒”成为引发学校、科技工作者、科普机构共同奔赴、同频共振、共享发力的热点。

  

  小北路小学汤婉峰校长认为,通过增强微研学的科学教育含金量,让孩子们在“好奇·探究·动手”体验中,走进生命,通过“行、知、行”三个环节展开“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实践创新、解决问题”的科学教育,能够更好地达成“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珍惜粮食、感恩自然;社会责任感、劳动意识、问题探究能力”的年段核心素养目标。

  而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胡文君则感慨,这是一堂科学课,也是一堂人文课。一颗小小的水稻种子,为孩子们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梦想的“种子”、人生的“种子”,这将陪伴孩子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广州青少年科技馆负责人表示,在“二次创业”再出发的背景下,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将适应新时代新形式新使命,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共建,更好地赋能学校科学教育,精耕细作助力学校打造品牌,服务中小学校共育未来科技精英,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科普广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