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开启人工智能教学新范式

开启人工智能教学新范式
2025年03月27日 05:53 新浪网 作者 热点聚焦

   □ 本报记者 张文婧

   3月24日下午4点,记者见到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时,他刚刚结束一节五年级的信息科技课,“今天,我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用图形化软件编写程序,实现简单的人脸检测。”

   作为一名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宏斌聚焦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思考如何完善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主张通过构建人工智能教学新范式提升课堂效能,点燃学生求知热情,让“智慧课堂”真正焕发育人活力。

   从北京返回盐城后,陈宏斌不仅走进全市教育系统,向教育战线的教师们传递全国两会声音,还马不停蹄地牵头制定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方案,利用校内现有资源,搭建适合盐城市第一小学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计划从下学期开始,每学期用2—3课时,对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性教育。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足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江苏《信息科技》教材分册主编,陈宏斌近期和教材组成员一起讨论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教材中,推动制定统一且兼具差异化的课程标准,并向高校相关专业专家请教学习。在此之前,陈宏斌已经尝试在五年级教材中新增人工智能基础模块。

   陈宏斌还尝试在校内组织开展任课教师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培训,培养教师队伍创新应用思维,鼓励教师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地融入各学科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方式更加新颖多元。

   今年陈宏斌带上两会的议案还聚焦“2·15专项行动”校园落地工作。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在落实“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15分钟课间”的要求。盐城市第一小学创新构建“三维立体化”体育育人模式,通过“基础+拓展+发展”课程体系,实现每天1节体育课全覆盖,开发啦啦操、排舞、武术等特色项目,并引入击剑、体育舞蹈等新兴课程,形成鲜明特色。陈宏斌向记者展示以“盐城市第一小学小铁军”为灵感设计的“盐小铁运动存折”,通过家校联动记录学生每日运动数据,设置“小达人—小健将—小铁军”三级挑战体系,实现运动习惯养成的闭环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