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煤矿“黑领”变“白领” !企业让一线职工成为最直接受益者

煤矿“黑领”变“白领” !企业让一线职工成为最直接受益者
2025年04月01日 09:44 新浪网 作者 热点聚焦

  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一线职工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记者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随着各矿智能化工作面的投入使用,井下越来越多的工人从采煤班上撤下来,被分到了检修班、地面岗位。

  “现在矿井取消了夜班生产,实行2班制,生产作业时长由24小时缩短至16小时。”段王煤业友众矿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智能化采煤“上马”,员工井下作业时间越来越少,工作强度越来越低,职工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能穿着白衬衣,坐在办公室采煤,想想就体面。”段王煤业段王矿综采二区班组长邢福龙向记者描绘了他脑海里未来的工作场景。

  采煤不下井,矿工坐在监控室,轻点按钮,指挥机器干活,煤矿“黑领”变“白领”正在成为现实。

  走进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大矿井,智能采煤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智能安监系统随处可见,数智化深度融合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塑造了新的竞争优势,让老产业有了“新打法”。

  段王矿地面智能化控制中心,整面墙的液晶屏实时监测着全矿各个工作场所、各个专业的最新信息。段王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生产系统的管控一体,使矿井生产效率提升了近10%。

  过去,矿井安全、生产等各子系统独立运行,“信息孤岛”严重制约矿井管理效能。针对这一问题,该公司加大智能集控中心平台建设,打破系统壁垒,推动全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统一管控,实现了管理从“人治”向“数治”的转变。截至目前,共建成智能化矿井13座,矿井管控效率大幅提升,全面开启了“以图管矿”的智慧管理新模式。

  智能巡检机器人如今已在章村矿变电站正式上岗,掀开了这个百年老矿“无人巡查+远程监控”的历史新篇章。

  智能化建设为企业精准科学治安提供了技术支撑。

  内蒙古公司嘉信德煤业智能分析系统,实现边坡监测自动化全天候,精度达到毫米级;邢东矿运输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使机车运输效率提高30%,彻底改变了井下运输现场监督管理被动的局面。

  从远程视频监控,到井下无线通信;从机器巡检,到视频联动;从无人值守,到大数据诊断……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正在向数字化与智能化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人防”到“智防”质的转变。

  在邢东矿地面调度总控中心,随着工作人员按下启动键,11233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整套综采机组顺利启动,割煤、移架、推溜、输送,一切井然有序。过去十几个人都忙不过来,现在每班生产人员只需4、5个人。

  少人化、无人化,安全绿色高效……数智赋能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矿粗放的生产方式。截至目前,共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30多个,井下固定场所无人值守率达到70%,累计减少岗位需求近900个。

  数字化、信息化系统不仅活跃在生产的各个流程,也开始融进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

  公司建成“欧贝商城冀中能源专区”电商平台,物资采购效率更高、降本增效效果更好,引领了煤炭行业供应链的数字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还建成了财务共享中心、煤炭销售信息系统等,以“信息流”“大数据”支撑“指挥链”,管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编辑:陈家明

  ■责编:王书军 

  ■监制:李建辉   

  (转自:冀中能源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