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智慧工匠”任峰:AI探路,破解创新药研制密码|发力智能经济 对话智慧工匠

“智慧工匠”任峰:AI探路,破解创新药研制密码|发力智能经济 对话智慧工匠
2025年04月02日 21:03 新浪网 作者 热点聚焦

  转自:上观新闻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上海聚焦科技前沿和产业风口,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布局未来产业,加快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始终坚持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激发基层一线的创新创造活力。

  2016年起,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市总工会推出“智慧工匠”选树和“领军先锋”评选活动,今年进入到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一批知识领先、技能卓越、创造领航并且具有快速迭代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创新引擎,涌现出丰硕成果,激发广大一线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创业者勇闯无人区、致胜新赛道,燃起新型工业化向新图强、向高攀登的强劲动力,开启智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推出《发力智能经济 对话智慧工匠》系列报道和融媒访谈,展现智慧工匠们的成长经历,创新活力和引领示范作用。

  “人工智能+制药”是当前火热的新赛道之一,全球公司都在竞相研发AI创新药。五年前,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军先锋”、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投入这一前沿领域,带领团队攻关AI制药核心技术,探索创新药研发的新引擎。请听报道:

  在加入英矽智能之前,任峰在传统小分子创新药领域深耕了14年。谈起传统制药模式的瓶颈,他深有感触:“传统药物研发,遇到的堵点‘一高一低一长”:研发费用高,研发成功率低,研发周期长,平均每款药物的上市需要平均12到15年,花费20亿美金以上研发投入。”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情况发生了改变。任峰说,借助生成式AI寻找靶点、设计分子,能够大大加快新药的研制流程。任峰以他们研制的一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举例说:“我们用人工智能,收集了大量纤维化病人的多组学数据,找到了一个完全新颖的靶点。我们又利用另一款人工智能平台,设计出了能抑制体内靶点活性的小分子。从靶点发现到找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只有以前的1/3,研发费用也大大降低,只有260万美金。”

  这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目前已经进入临床二期阶段。同时,英矽智能还有7款在研药物进入临床一期阶段,研发管线数量及进度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在任峰看来,借助AI这个高效工具,有望帮助他们实现从追赶到超越:“因为以前我们受制于基础研究,可能还是落后于欧美这些国家。现在有了AI的加持,可以让我们做一些原创性更强的项目。我们内部有三十几个项目,通过AI赋能研发效率确实是提高了。”

  如今,由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AI平台算法,不仅服务于内部项目,也开放给其他公司使用,其中不乏全球制药巨头:“我们做成了AI的软件,对外销售、授权许可。现在全球有几十家公司在使用我们的这种AI平台,来做自己的药物研发。我们也在用很多大模型,进一步优化完善平台。”

  目前,全球AI赋能的在研药物已超过100款,但至今还没有一款药物获批上市。任峰和团队正在努力朝着这个终点线迈进。为此,他们也在不断探索融合新技术:“量子计算未来是一个方向。我们现在跟一些科研院所合作,去用量子计算来赋能我们的药物研发。希望能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第一个AI药物能够获批,实现一个闭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