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刘畅 本报记者 董盈
通过AI智能体查询制度文件,从前翻阅十几份文档,如今秒级精准定位条款;草拟完成的合同,大模型“同事”一出手,立刻就指出了需要修正的多处条款;5大AI助手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更具岗位针对性的约50个AI助手正在开发的路上;大模型已覆盖20多个场景……在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投集团),1.6万名员工全员拥抱人工智能大模型,而且是会说“交投话”的AI大模型。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出现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成为全国两会热点。从DeepSeek到Manus,国产AI无疑是2025年开年最热的存在。一时间,千行百业纷纷接入DeepSeek,开启AI大模型的功能探索。
交投集团也于今年3月初完成DeepSeek-R1满血版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但其实早在两年前,一场关于“自主可控的AI革命”就已经在交投集团悄然启动——搭建私域大模型,培育自己的大模型团队,布置自有算力……如今交投集团已从对AI的功能初探向与AI的深度赋能推进,打造全省国资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先锋样本”。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刊发了文章《黑龙江省交投集团人工智能赋能交通新质生产力》。
一场始于两年前的“AI觉醒”
2022年末,ChatGPT在全球掀起AI浪潮。交投集团敏锐洞悉人工智能领域蕴含的巨大潜力与机遇,深刻意识到这将是推动企业乃至行业飞跃的关键力量。
而彼时,国内还未有像DeepSeek这样的“明星”大模型出现,通用大模型的开放性架构也难以满足国资企业敏感数据“不出域”、核心业务“强适配”的双重需求。一个研发建设自己的私域大模型的想法在交投集团内部开始酝酿。
想法很快付诸实践。回眸私域大模型诞生过程,交投集团首席数智官齐志刚说,2023年末,交投集团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开展全方位调研,历经数月,对行业趋势、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充分论证,最终果断决策,针对政务公文敏感性强、交通物流业务场景复杂、数据安全要求高等核心诉求,基于国产化算力底座打造私域大模型,让它既具备通用大模型的基础能力,又能抓住交投集团的行业特点。
选择哪款模型作为基座?交投集团历时三个月时间对市面主流开源模型展开系统性评测。基于准确性、响应速度、多轮对话能力等核心指标,对7个国产开源模型的内存占用、GPU利用率、并发数、吞吐量、模型输出结果等全方位的比较,最终选择了阿里Qwen-72B大语言模型作为基座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又围绕“制度查询”“公文合规审查”“招标智能写作”等高频场景开展需求调研,通过“业务部门提需求—技术团队建模型—全员参与测迭代”的协同机制,用时4个月便完成首个功能模块落地。
凭借“交投速度”,2024年9月,交投集团私域大模型正式上线,这不但是省内国资系统首个私域大模型,也是交投集团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踏出的坚实有力的第一步。交投私域大模型上线后,主要应用于集团政务系统,包括资料查询、公文写作、合规验证等,企业员工均可使用。
2025年3月,交投集团又走在“第一梯队”,完成了DeepSeek-R1满血版大模型本地化部署。齐志刚说,完成DeepSeek满血版本地化部署相当于将原来Qwen-2.5-72B的基础模型替换成了DeepSeek,实现了交投私域大模型的提升。
目前,满血版DeepSeek大模型已深度集成至交投集团OA系统,该模型也已实现与此前建立的知识库以及各项智能体衔接,推动“人机协同”成为企业智慧办公的新常态。
打造安全自主可控的“AI中枢”
交投集团在建设研发私域大模型的过程中,一直将“安全自主可控”作为关键词。自建私域大模型,需要强大的算力基础。在前期论证阶段,交投集团考虑到数据安全问题,在调用、购买算力和布置自己的算力之间果断选择了后者,建设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交投集团成立之后建立了公有云和私有云“两朵云”,其中私有云就是集团的大数据中心。齐志刚介绍,交投集团近期正计划将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迁移到集团大数据中心。迁移完成后,可实现集团内部的算力共享,届时不仅是人工智能开发团队和应用团队,集团各权属企业如需人工智能算力均可以使用。
不仅如此,交投集团近期还提出建设“一仓一平台”。齐志刚介绍,一是建立一个全集团的人工智能算法仓,将这些年已经开发完成的算法全部集成到算法仓里,对它进行重新归集整理后,未来可以拓展到各种场景;另一个是搭建一个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未来整个集团所有人工智能开发需求和开发人员将全部集中到这一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人力共享、成果共享。
安全自主可控,算力如此,研发团队亦是如此。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是一项长期工作,借助大厂或者社会资源不利于模型更新迭代以及行业适配。“我们要拥有自己的团队,我们最清楚自己的需求,会少走很多弯路。”齐志刚说。
建设私域大模型之初,交投集团就组建了自己的大模型团队,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大模型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团队成员刘通曾获得第十三届黑龙江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训练师第一名。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黑龙江分赛中,交投集团信息科技公司技术团队成功斩获两个赛道的一等奖。
不仅是大模型团队的技术人员在开发训练私域大模型,交投集团1.6万员工人人都是“AI训练师”,不断在使用过程中训练它,让大模型“读懂”交投人的专属语言。此外,为让员工更好拥抱大模型,交投集团已经分批逐层开展人工智能相关培训,教大家如何提问、如何与大模型更好交流等。
向外赋能龙江各界与AI共舞
历经两年探索,目前交投私域大模型已延伸至公文风险穿透分析、招投标智能写作等20多个场景,已经融入交投集团员工日常办公和管理的过程中。
齐志刚表示,下一步,交投集团将继续推动私域大模型立足于交通场景,包括高速公路视频分析、收费稽核、公共服务等多场景应用。同时结合集团数智化工作,运用大模型支撑集团传统业务领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交投集团目前正着手将高速公路视频接入私域大模型,将历史视频投喂给大模型进行训练,未来通过AI快速精准发现处置高速公路上的各种突发情况、安全隐患等。护航哈尔滨亚冬会期间,交投集团已对涉亚冬会的300公里高速公路采用无人机定时自动巡检,无人机拍摄的全覆盖、无死角视频数据自动回传,未来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高速公路巡检和救援效率将全面提升。
交投大模型虽是“私域”但并不是“私用”,它不仅是推动交投集团发展的利器,也是助推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捷助手。
“集团在布局私域大模型的时候,计划第一批服务的主体就是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它们在管理、党建等诸多方面与我们集团相似度很高,我们可以直接把交投私域大模型部署给他们。交投私域大模型的复制能力比较强,这也是它有别于公网上通用大模型的地方。”齐志刚说。
目前,交投私域大模型已经实现了对外赋能:为黑龙江省委改革办定制专属知识库,建立“一问即答”政务服务新范式;与信诚招采平台合作,依靠大模型,可以取代人工实现7×24小时AI客服,通过产品信息参数比对筛选商品,准确率高达95%,助力龙江政企协同创新。
作为龙江国资系统首个私域大模型的打造者,交投集团正在书写国企深度对话AI的“交投范式”。在这场与AI共舞的征程中,黑龙江省交投集团的实践,为国企打开了一扇“数智转型”的明窗。站在新起点,交投集团正将目光投向更远方:坚定不移地围绕主营主业,以“技术+场景”双轮驱动,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大交通、现代物流等核心主业,在降本增效、产业协同、生态共建中持续释放价值,为黑龙江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以国企担当书写东北振兴的“数智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