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军
近年来,土耳其国防工业“多线并举”,海陆空各领域都在积极研发国产大型装备,不仅用于土军换装,更是在军贸市场上主动出击。1月2日,土耳其宣布同时开工建造3艘技术含量颇高的大型舰艇,显示了埃尔多安政府下大力气进一步发展高端军工产业的决心。

最为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土官方宣称排水量达“6万吨级”的航母。该舰外形与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血统的“安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区别很大,其舰岛还有几分“维克兰特”的神韵;3个滑跃式起飞点的布局,则可分别对应TB-3察打一体无人机,Hurjet高级教练机和“红苹果”无人战斗机。

航母的防御武器配置较高,除了4门射速1100发/分的35毫米近防炮之外,还将搭载2023年12月首次试射的土制32单元MLDLAS垂发系统,可使用射程15-35千米的“希萨尔”系列舰空导弹。不过“土产化”在动力上就难以更进一步了,毕竟土耳其尚不具备生产舰用燃气轮机的能力,仍需要从美国采购4台LM2500。这种巡洋舰或大驱级别的动力,用在这艘285米长、72米宽、吃水10米的巨舰上显然有些疲软,其最大航速只有25节。

同在伊斯坦布尔海军造船厂举行切割钢板仪式的TF-2000防空驱逐舰首舰,则是一个筹备长达17年的项目。该舰全长149米,宽21.5米,对比全长近160米、宽18米,同为柴燃交替动力(CODOG)推进的052D,它的线型颇为短粗,因此即使有两台LM2500,排水量达8300吨的TF-2000最高航速预计也只有26节出头。

牺牲航速自然要换来更重要的指标,作为“奥斯曼神盾”,TF-2000同样搭载MLDLAS垂发,数量达96单元,预计将以搭载“屏障(SIPER)”远程舰空导弹为主,以及被寄予厚望的GEZGİN巡航导弹。而“奥斯曼神盾”的核心将是使用氮化镓器件的CAFRAD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这部包含S波段阵面搜索天线和X波段跟踪、照射天线以及敌我识别天线,集成度尚可的系统,已经在一艘“佩里”级护卫舰上进行了长达6年的测试。

从2007年政府批准TF-2000计划,到2025年最终开工,中间在主要指标、设备和武器等方面几易其稿,固然有“美国人不靠谱”的因素,但从中也可看到土耳其国防工业从缺乏技术积累时的狂热、到自行攻关几个核心子系统之后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逐渐回归理性的过程。

从自行设计建造3000吨的“伊斯坦布尔”级护卫舰(计划建造8艘,首舰2024年1月入列)到TF-2000,对于土耳其造船工业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跨越
和护卫舰领域长期使用并引进生产德国MEKO类似,土耳其海军潜艇领域也是长期使用并引进生产德国209型潜艇(总数达14艘),并于近期开始许可证生产德国214型潜艇。而此次在格尔居克造船厂开工的新型潜艇,从官方模型上看则是在214型的基础上,根据本国要求进一步放大改进而来。

土耳其建造的6艘214型潜艇均以奥斯曼帝国海军将领命名,首艇“皮瑞·雷斯”于2024年8月24日正式入列,2号艇和3号艇也已下水,4-6号艇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
新型潜艇的长度从214型的67.6米加长到了80米以上,水下排水量也从2000吨出头增长到了2700吨级。目前土耳其并未宣称其AIP装置的具体技术来源,考虑到214型的西门子BZM120燃料电池AIP装置已属上一代产品,仍有诸多问题未彻底解决,且单机功率仅为120千瓦,不适合大型潜艇使用,土耳其可能会寻求与韩国合作,使用“岛山安昌浩”级潜艇的韩国自制150千瓦级燃料电池。

土耳其新型潜艇的尺寸与“岛山安昌浩”基本相当,目前3艘“岛山安昌浩”级均已入列韩国海军,主推进系统改用锂电池的后继艇首艇将于今年4月下水
虽然首艇能否装上土耳其自制的声呐等水声设备还让人有些怀疑,但配套的AKYA电动鱼雷已于2023年12月开始在土耳其海军的209型潜艇上进行战雷头测试,并于2024年5月投入小批量产。虽然该雷部分性能相比土耳其海军引进的德制DM2A4鱼雷还有差距,但仍是价格昂贵的后者(土耳其只引进了40条DM2A4,还有28条等待交付)的重要补充。
另外,已经在“皮瑞·雷斯”号交付仪式上官宣的ATMACA潜射型反舰导弹,以及目前还没有更多公开信息的GEZGİN巡航导弹也将成为新型潜艇的配套武器。一些报道还提及该艇未来会配备“希萨尔”防空导弹的光纤制导潜射型,但这款雄心勃勃的“世界第二款潜射防空导弹”(第一款是德国2006年首次试射的IDAS),目前还还处于早期研制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