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庭医生

小编搬砖不易,阅读之前先给我们一波“关注”+“星标”吧~



开始今天的文章前,小编先分享一张图片:

哈哈小编皮一下很开心~
说正题哈,科学研究显示,人体六七成的重量都是水贡献的。对所有人来说,水都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人不可一日无水。
而提到喝水问题,很多人很重视晨起第一杯水,在对其选择上简直用尽心思,什么淡盐水、蜂蜜水、鲜果汁、茶水等等,都是他们的优选项。
可小编要提醒大家:晨起第一杯水,千万别乱喝,否则身体悄悄被毁!

晨起第一杯水,千万别喝3种“养生水”
1.淡盐水
很多人笃信喝淡盐水不但能排毒,而且有助于排便。但事实上,这两个说法都站不住脚。

先说排毒:淡盐水进入胃肠后,很快会被吸收进入血液,最终通过小便排出,并没有所谓的“排毒”作用。
再说通便:虽然盐水作为一种高渗透压液体,理论上有助于通便,但这需要达到一定数值的渗透压才可以,淡盐水还不到这个程度。再者,淡盐水中不含油脂、膳食纤维等有助排便的物质,其通便作用自然无从谈起。
实际上,经过一整夜的睡眠,人体水分往往“只出不进”,早上起来本就处于缺水状态,此时喝盐水只会雪上加霜,让人越喝越渴,甚至造成口干、脱水。

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的血压会在清晨6~10点时达到一天内的最高水平,而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与清晨血压升高直接关联。此时再喝淡盐水,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发生心脑血管病意外的风险也会随之升高。
再说了,现代人的盐摄入盐普遍就高,早上再来杯没必要的淡盐水,容易加重肾脏、心脏负担,增加高血压、胃癌、痛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当然,淡盐水也并非一无是处。
人在挥汗如雨时,流失的不仅是水分,还有钠和钾离子,一旦体内电解质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出现头昏头痛、体倦无力、食欲不振、中暑、脱水等症状。此时急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一般喝现成的运动饮料即可,如果不方便,可以自制盐水。
注意:如果要自制盐水,100毫升水中食盐含量不要超过0.9克。这个浓度的盐水与人的体液成分比例一致,适宜饮用。
2.茶水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多少人为了提神醒脑,起床先来一杯茶。还有一些“视茶如命”的人,晨起先喝茶也是常事。
茶水本是一种健康的饮品,有防癌、抗氧化、抗衰老、抗龋齿、降三高、减肥、抑菌、助消化、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但是,晨起时胃里空空如也,没有食物作为缓冲,此时喝茶,茶水与胃直接亲密接触,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晕眼花、头痛、胃部不适、心烦、全身乏力等“茶醉”症状。

另外,晨起喝茶,茶水有利尿作用,会使人体进一步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和流失。
如果喝的是浓茶,一方面,浓茶中过多的茶多酚和咖啡因,会对胃黏膜造成明显刺激,引发或加重胃黏膜损伤及炎症,甚至胃溃疡、胃食道烧伤。另一方面,浓茶中的氟、草酸等成分含量高,人体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3.鲜榨果汁
很多人追求健康养生,早上起来会给自己及家人榨上一杯鲜榨果汁。
鲜榨果汁确实能为人体提供大量水分和能量、部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也带来了过多的果糖。如果是过滤后的纯果汁,几乎就是一杯纯糖水!这样的果汁,在人低血糖时喝,能救急救命。

但如果晨起常喝这样的果汁,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首先,果糖的吸收不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吸收后的果糖会直接进入肝脏。如果长期摄入过多糖分,会影响脂肪代谢,增加肝脏负担,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其次,血糖会经肾脏排泄,如果果糖摄入过多,血糖升高,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太多,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加重其负担。
最后,摄入过多糖分,容易招来“百病之源”——肥胖,尤其是杀伤力更大的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是很多疾病的“亲兄弟”,如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数十种癌症等等。
还有以下2种水,也是大众经常会喝的——

蜂蜜水,并非人人皆宜
很多人晨起习惯喝一杯蜂蜜水来润肠通便,这对于功能性便秘的人群来说,确实有作用。
但要注意,蜂蜜水要用温水或凉水冲泡,不要用开水,以免破坏营养。
话说回来,如果没有通便的需求,并不建议普通人经常喝蜂蜜水,因为这会无形中增加每日的糖摄入量。

最重要的是,血糖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人、一岁以内的婴儿、正在服用退烧药或含退烧成分的感冒药的人,千万不能吃蜂蜜,以免出现意外。
说了这么多,晨起第一杯水喝什么最好呢?
答案就一个:白开水!
白开水:最安全健康、最适合长期饮用
晨起喝一杯白开水,会收获以下好处:
补充水分;
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让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预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等。
建议:水温与体温大致相当,以200ml的水量为宜,需小口慢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