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庭医生

小编搬砖不易,阅读之前先给我们一波“关注”+“星标”吧~



3月24日,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2000年零点出生的“世纪婴儿”千千突然去世,年仅25岁。

千千是山西长治人,出生时由于正好卡在2000年0点0时,不差一分一秒,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还登上了报纸。也因此母亲给女儿取名“千千”。

千千家属透露,千千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孩,生前擅长绘画、创作音乐、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团队,还考取了潜水证。
她生前的愿望是“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世界”,没想到这么年轻,这么突然就走了。
据了解,千千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病发突然。
不过,根据家属描述的情况,千千的去世看似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如果及时重视,本可以有机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猝死的悲剧,原本是可能避免的
据千千妈妈透露,早在3月初千千就感染了甲流,开始发烧、腹痛,但千千并未重视,及时去医院治疗,而是硬挺了5天后,于3月8日上午顶着39℃的高烧,从天津坐大巴回老家长治。
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后,千千于8日晚到达家中,家人随即将她送往当地医院诊治,9日清晨她突然昏迷,当晚宣布不幸去世。
8个小时的路程,普通人坐这么久的车,都会觉得不舒服,何况千千还发着高烧,一路舟车劳顿折腾下来,无疑是雪上加霜,身体迅速就被压垮了。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年初去世的大S,同样是甲流,同样未引起重视,同样都是带病赶路,结果也是同样的。
这2个悲剧无不在提醒大家:生病了千万别拖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一定要多休息!
尤其是流感、病毒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疾病,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否则很容易引发猝死。之前就有一位主持人,因感冒未痊愈而去健身,导致突发心梗去世。

这是因为人在生病后,自身的体抗力会有所下降,病毒细菌会对身体各器官进行攻击,这时若不注意休息,依然进行剧烈运动、熬夜、高强度工作等,身体会无法负荷,导致病毒细菌趁虚而入,通过血液“侵犯”心脏。
病毒侵犯心脏传导系统,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最终猝死。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流感、感冒后一定要注意充分休息,切不可“硬扛”。一旦感冒伴有发烧,要多加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猝死虽然发病急,但在来临之前也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千千很早之前就有腹痛症状,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才导致病情贻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身体出现2种信号,可能是猝死来临
1、典型症状
胸闷、胸痛、心慌、呼吸不畅、头晕、大汗、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等。
2、不典型症状
心源性猝死的信号,不一定出在心脏上,有时候还有一些不太典型的症状容易让人忽视。
①突发剧痛
不论疼痛出现在哪个部位,如果是突发,又比较剧烈,伴有胸闷和大汗,尤其是持续时间长于20分钟的疼痛,则要想到与心脏有关。

②活动诱发或加重
固定部位反复发生剧痛,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活动可诱发或加重疼痛,伴胸闷、出汗、头晕恶心,休息可缓解,这很可能也是猝死发作。
此时,不要心存侥幸等着疼痛自然缓解,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③痛处无病
疼痛部位找不到具体病变或病因,尤其是出现突发局部疼痛但无压痛,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

这个急救法,人人都该学会
猝死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
猝死的急救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4分钟内进行正确急救,患者还有可能被救活。
因为人一旦停止心跳,大脑供氧只能维持4分钟,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心脏跳动,脑细胞就会死亡。
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超过10分钟,即致脑死亡。
所以,若身边出现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应尽量抓住“黄金4分钟”的救命机会:
1、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2、寻找自己的身边是否具备AED除颤仪,如果有则应首选使用AED急救。
现在很多高铁站、地铁站、飞机场等公共场所都会配备AED,长这样↓

AED属于“傻瓜式操作”,接通电源后,按照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操作即可。

3、若无AED,则应立即开展徒手心肺复苏,直至救援到来。
心肺复苏术主要由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组成,具体方法如下:
①人工呼吸:
让患者躺在坚实平躺的地方
抬起其下颚并尽量与地面呈90°
捏紧鼻孔,将气体快速吹入患者嘴里

②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正中,即两个乳头连线的重点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按压深度:5~6cm
按压手势:右手和左手锁住,五指外展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操作5组之后稍作停顿,快速判断患者呼吸及心跳有没有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