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别把“回忆杀”变成“割韭菜”

别把“回忆杀”变成“割韭菜”
2024年04月23日 14:25 新浪网 作者 新闻眼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别把“回忆杀”变成“割韭菜”

  4月20日,歌手许美静在南京举办复出音乐会,万众期待的“集体回忆青春”却落了空。现场观众称,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里,许美静仅唱了半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伴唱“挑大梁”,许多歌迷忍无可忍大喊“退票”。随着相关视频录像在网上热传,南京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正在处理,会根据投诉情况进行研判。

  许美静曾经演唱过《城里的月光》《阳光总在风雨后》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场复出演唱会上,主办方和歌手其实很清楚观众想听什么、期待什么。然而,歌手本人成了配角,而让助理或乐队人员演唱互动,涉嫌欺诈消费者。

  主办方及歌手为何敢如此试探歌迷底线?从以往情况来看,歌手在“回忆杀”演唱会中“划水”的先例的确存在。前有著名歌手伍佰在台上指挥全体观众热情合唱的“神级现场”,后有凤凰传奇组合在粉丝大合唱中为粉丝们“伴舞”,把演唱会氛围推向高潮——或许正是这些成功案例,才让一些人动了靠“青春”“回忆”敛财的歪心思。

  同时也要看到,歌手要想持续收获大众支持,自身道德品质与专业支撑都很重要。一场演唱会究竟是投入情怀还是仅为敛财,明眼人一看便知。当“回忆杀”变成“割韭菜”,歌迷自然不愿买单。

  近年来,演唱会“翻车”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人自以为观众会忍气吞声,为情怀买单,然而,随着当下消费者权益愈发受到重视、消费者掌握更多意见反馈渠道,演唱会“货不对板”的套路逐渐玩儿不转了。当消费者个体反映情况、讨要说法无果时,往往会选择在社交平台“开麦吐槽”,通过舆论催促相关部门核实处理,“划水”歌手很可能要付出代价。

  其实,无论是歌手还是歌迷,都曾有过对纯粹艺术的美好追求。双方若是真挚的,那么不论演唱会采取什么形式,都能让歌迷沉醉其中;但如果某些人只是想收割“青春”“回忆”的流量,最终会被流量反噬。(陈之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