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医在线
前不久,方回春堂富阳馆的 于仁峰 医生在夜门诊下班前,接到了一个患者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下午刚来复诊的徐大姐,她说自己放了一篮家养的鸭蛋在诊室外的椅子上,这篮鸭蛋是她的一点心意,下午离开时没有告诉于医生,就是怕他不肯收。
于医生再三推辞,但在徐大姐的坚持下,也只能留下这篮鸭蛋。

于医生第一次给徐大姐问诊是半年前。
当时,徐大姐一进诊室,于医生看她面色晦暗、有气无力,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位病情较重的患者。
坐下后,徐大姐自述已经76岁,平时住在杭州郊区的小村子里,离方回春堂富阳馆有点远,听人夸赞于仁峰医生的医术,她特意找了过来,拿出一份写着“心律严重紊乱,左心室收缩不协调”的病历。

仔细翻阅后,于医生发现徐大姐心脏病反复发作,病情十分严重,当即建议她应该马上住院。
徐大姐听到却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都住好几次院了,总要发作,你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都说“医者父母心”,徐大姐阴雨天一大早赶来求医、又被病情反复“折磨”身心,于医生的心里充满了同情。
于是,他认认真真地给徐大姐问诊把脉,并根据40余年的临床经验开出了一张适宜的处方。

辨证论治,中医开处方最基本的原则。中医师需要通过对患者病情和体质情况的分析,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就像初次问诊时,徐大姐刚进诊室还未发一言,于医生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望诊”。
于医生认为,中医的治疗理念是“立足实践,重在治本”。像徐大姐这样严重的心脏病,主要思路就是“以补为主,以通为用,通补兼施”。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疾病的产生在于阴阳平衡失调,徐大姐七十岁有余,又有严重的心脏病,其治疗重点应该是维稳病情、强化体质,帮徐大姐争取更好的生活质量。
如果采用膏方调治,可以起到扶助元气,祛除病邪,调整功能,促进康复或防止病情发展的作用。

于医生在开完方子后,想到经验归经验,又特意复查了一下有无疏漏。
在这样经验丰富、严谨仔细的医生治疗下,徐大姐的身体慢慢地好了起来。到现在坚持调理了大半年,她的精气神恢复了很多,不仅能下田干活了,甚至可以到山里捡鸭蛋了!
这次复诊,徐大姐为了感谢于医生,特意带来了自己捡的鸭蛋。
这一大篮皮薄壳脆的鸭蛋,徐大姐在山里挑拣了多久,是怎么被完好地带到方回春堂富阳馆,又是怎么在于医生诊室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安稳地“等”到晚上的,我们都不得而知。
一篮鸭蛋也许没有多么昂贵,但它代表了徐大姐朴素而真诚的谢意,是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
于医生看到徐大姐恢复得这么好,也十分欣慰,但他却没有揽功,而是说:“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医生不是唯一的主角。不管得了什么病,都要像徐大姐一样坚持,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