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庭医生

14岁的小智(化名)是广东潮汕人,长期咳嗽、咳痰,正在发育的年龄,却越来越瘦。开始以为是感冒,吃各种止咳化痰药都不管用,爸妈带他辗转多家医院,有的说是咽喉炎,有的说是肺炎。
后来,小智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结核门诊,才揪出“罪魁祸首”:肺结核。
接诊他的卢水华教授回忆:“他的病情特别严重,就诊时已近乎昏迷。经过腰椎穿刺后发现,病情已进展为结核性脑膜炎。”
这是儿童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可能引发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积水、肢体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等。家庭筛查还发现,小智的3个兄弟姐妹也同样得了肺结核。
小智的爸妈愕然:“肺结核不是没有了吗?怎么会传染上?”
这也是很多结核病患儿家长的疑问。肺结核俗称“肺痨”,是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它仿佛是活跃在上世纪的疾病,早已销声匿迹。
但实际并非如此。

受访专家:卢水华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医学部主任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工作组成员,中国防痨协会学校与儿童结核病分会主席

儿童结核病的形势,依然严峻
“结核病至今仍在全球肆虐,儿童结核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卢水华教授强调。
卢水华教授是我国知名结核病专家、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负责人,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对结核病,他始终不敢放下心中那根弦。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今年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从全球范围看,新冠疫情后,结核病有卷土重来之势。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称,2023年,结核病超过新冠,成为传染病相关死亡的“头号杀手”,据估算,2023年全球有108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
从我国形势看,近年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
2020年,我国登记治疗管理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62.7万例,其中0~14岁肺结核患儿6932例,占比约1.1%。
而且,这可能是低估了的数据。
卢水华教授说:“我国儿童结核病的发现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20年儿童结核病约占全球结核病例的11%,按此推断,我国实际发病数可能远高于报告数。
“相较于成人,儿童各组织器官及免疫功能尚未成熟,难以有效控制病原体扩散,感染结核分歧杆菌后,更容易发展成严重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以及结核性脑膜炎等。”

孩子染病的“祸根”,可能是家长
有家长疑惑,孩子怎么莫名其妙染病了?
卢水华教授分析:“一般年幼儿童的感染来自家庭成员和邻居,而年长儿童的感染来自公共场所,如学校、剧院、公共交通工具等。”

网络平台上,不少患儿的家长悔不当初。
有的是,孩子父母、祖父母有肺结核,却觉得只是小病,结果,孩子被感染了。
一位广东医生@小红薯671B562F分享:
“最近收了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泌尿系结核引起双肾中度积水、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问病史时才知道他爸爸曾感染过肺结核”“每次有小孩因为肺结核来住院,大部分都是被家人传染的,一是不重视,二是不规律坚持服药”。
有的是,家中长者患有肺结核,可他们并不知晓,平时咳嗽、发热也以为只是普通炎症,直到孩子确诊肺结核,他们再去检查,才知道自己得病。
还有的是,家长经常带孩子到人流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一位重庆网友@你与时光皆薄情说:
“我儿子五岁被感染淋巴结核!原因是他爷爷奶奶在家开茶馆……(来喝茶的人)抽烟的特别多,随地吐痰,有肺结核无症状携带者。”
在此特别提醒,活动期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包括打喷嚏、咳嗽、咳痰等。如果有家人查出结核病,最好家里其他人也查一下。
活动期结核病患者应与小孩分房居住,避免与小孩共同进餐、共用碗筷或亲密接触,停药后一段时间,再遵医嘱与家人恢复正常接触。
“成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未必会发病,但年龄越小,感染后越容易发病。当孩子身边有结核病患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卢水华教授说。

儿童肺结核,“藏”得太深
不少肺结核患儿到医院就诊时,都像上文提到的小智那样,病情严重。
一个原因是,儿童肺结核的症状太隐蔽了,部分患儿经历过不止一次的误诊、漏诊,延误了治疗。
卢水华教授说:“成人得肺结核,往往会咳嗽、咳痰2周以上,但孩子却未必如此。有些孩子没怎么咳嗽,只是持续发烧,或有全身性的症状,如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生长发育缓慢,容易被误以为是感冒、肺炎、消化不良等。”
另一个原因是,患儿去医院查肺结核,有时比较难查出来。
儿童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都不太尽如人意。
比如痰培养,在痰液中查找结核分枝杆菌,但很多孩子尤其是婴幼儿,往往难以配合留取足够的痰液样本。
再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孩子皮肤上注入试液,观察皮肤反应,其结果可能受孩子接种疫苗等因素影响。
又如胃液抽取、支气管灌洗等方式采样,查找结核分枝杆菌,可能给患儿带来不适,对操作要求也较高,等等。
未来,可能会普及更加便捷的方式。
卢水华教授介绍:“研究人员发现,结核分枝杆菌DNA可以通过患者的消化道排出,存在于粪便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进入口腔,存在于口腔黏膜和唾液中。检测粪便样本和口腔刮片样本,也可检测出病原体,但这些方式暂时还未纳入常规检测。”

怀疑孩子得病, 看“儿童结核门诊”
卢水华教授表示,当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诊——
✱持续咳嗽2周以上,特别是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
✱出现持续不明原因的发热,伴夜间盗汗、食欲差、乏力、体重不增或下降;
✱有呼吸急促、胸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特别提醒,最好去结核病的专科门诊或专科医院,医生具有更加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延期诊断。
目前,在浙江、深圳、长沙等地,部分医院还开设了儿童结核门诊,专为患儿服务。
(通讯员:周亦楣)
编辑:凌茜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