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庭医生

小编搬砖不易,阅读之前先给我们一波“关注”+“星标”吧~



近日,浙江温州的林阿婆因为声音变哑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食管癌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淋巴结,压迫了神经。
经过放射治疗后,她转到温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继续接受化疗和免疫治疗。
期间,陪同来院治疗的林阿婆老伴罗大爷告诉医生,自己最近吃东西时有哽噎感。
这引起了医生的警觉。
经过胃镜检查和活检,结果让人难过——罗大爷也患上了食管癌。

不幸中的万幸,罗大爷的病情发现得比较早,医生团队为他进行了手术,术后顺利恢复出院。
说起来,食管癌又不是什么传染病,为啥夫妻俩会双双“中招”呢?
医生了解到,这对老夫妻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他们特别喜欢吃烫食。
因为两夫妻居住的海岛地区天气湿冷,他们几乎每顿饭都吃得滚烫,林阿婆还喜欢喝冒着热气的茶,罗大爷吃饭时喜欢喝点小酒。
这些看似寻常的饮食偏好,或许就是食管癌的“祸端”。

这些饮食习惯,容易招来食管癌
世卫组织调查显示,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患者人数几乎占了全球食管癌总数的一半!
为什么中国食管癌这么高发呢?
一方面是遗传,另一方面,也跟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前面提到的夫妻俩,经常吃烫食,这个习惯容易造成食管烫伤,引起炎症。
炎症长期反复,就可能恶化成癌症。
特别是在潮汕、福建等地,当地人喜欢喝滚烫的工夫茶,造成了这些地区食管癌高发。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明确指出,经常进食65℃以上的食物,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所以切记,刚煮好的食物、泡好的茶饮,要先晾一下再食用。
爱喝酒,也是食管癌的一大元凶。
喝酒容易招来食管癌,是因为高度数的烈酒经过食管时,会刺激食管黏膜,使其发生变性、坏死,经年累月,食管黏膜就可能发生癌变。
内蒙古也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之一。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的重磅论文分析指出——内蒙古人民性格豪爽,嗜好喝烈酒,或许是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饮食习惯也是食管癌的“帮凶”。
比如爱吃含有较多亚硝酸盐的腌制食物,爱吃较硬的食物,也容易造成食管损伤。
进食太快,也是常见的食管癌诱因。进食过快,食物未经充分咀嚼,质地粗糙、坚硬,也会损伤食管。

八成患者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在临床,约80%的患者首诊查出食管癌就是中晚期,查出早期的只是少数。
为什么早诊率这么低?
主要还是因为,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太容易忽视了——
①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
一般在劳累后及快速进食时加重。同时,胸前部始终有一种闷气现象,似有一物体堵塞,使胸部呈紧缩的感觉,吞咽食物时尤为明显。
②喉咙有异物感
咽食过程中,食物(特别是干硬食物)经过病变区(病变很小),可能产生一种异物感,而且常固定在一个部位。
有的病人描述说像有一种永远咽不完东西的感觉。
③吞食停滞或有顿挫感
吞咽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这种情况只有在病变发展后才逐渐明显。

如果有以上症状,并持续一段时间(3个月以上),尤其是高发地区的人,应及早就诊。
特别是长期咽部不适的人,一定要警惕了,因为早期食管癌感觉很像咽炎。

那要想早发现,怎么办呢?做个胃镜,基本就能确诊。
符合以下第1条和2~6条中任何一条者,都是食管癌高危人群,最好每一到两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以早发现癌前病变:
①年龄超过40岁。
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
③有上述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胀痛、反酸、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
④有食管癌家族史。
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如食管息肉、慢性食管炎。
⑥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