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辽黄龙府考(一)

辽黄龙府考(一)
2023年04月03日 23:20 新浪网 作者 记经典时刻

  辽黄龙府考

  辽国黄龙府的位置,对现代人考查那个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试图还原黄龙府的位置,是很多历史人一直在做的事业。在此,考据如下:

  根据新、旧唐书、辽史、契丹史、渤海国志书等史料知,辽黄龙府的建立,是在辽太祖死后的事,是建立在原渤海国扶余城的位置上。后来,这个黄龙府因守将叛乱而废除;过45年后,辽国又在原址的东北方向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黄龙府,直至辽国灭亡。

  在《辽史》中,黄龙府的概念最早见于公元928年。

  《辽史》本纪三、太宗上载,天显三年(公元928年)正月,“黄龙府罗涅河女真、达卢古来贡。”

  看似,辽太祖死后,辽太宗上任后的三年内,至少公元927年,甚至926年,就已经在东丹国的扶余城设立了龙州黄龙府。再加之这一年(公元928年),辽太宗又在东丹国的辽阳这个地方,由原东平城的名称改为辽国南京(到公元93811月,又改为辽东京)。使得人皇王坐立不安,并于公元93011月,“人皇王浮海适唐”(《辽史·纪三),使得若大东丹国归于辽国的大统一。

  公元9262月,辽国东方的渤海国被契丹人灭亡后,改渤海国为附属辽国的东丹国,由辽国的太子耶律倍主管,改渤海上京忽汗城为天福城。另有铁骊、靺鞨、濊貊、高丽、女真等国虽然独立为国,却已经附属辽国。所以,此时的黄龙府和辽国南京城两厢要地的设立,应该主要是防备东方最强的东丹国。

  辽国设立黄龙府,是为了扼制东北方向的外国和外族势力,所以选择地点一定是十分慎重的。把黄龙府放在旧扶余城的地方,一是战略重地,二是削弱了东丹国的国力,三是威胁着人皇王的地位。

  因辽太宗是辽太祖的二子,是越过了辽国太子耶律倍当的皇帝。这时耶律倍的东丹国有很大的地面,辽太宗不能不防。东丹国扶余城近临原先的辽国边境,是原渤海国的“契丹道”。是渤海国防御辽国的先头重镇,是渤海上京忽汗城的坚强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原渤海国能防御契丹,契丹自然要利用它防御东丹和东北各国。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中写道:渤海国以扶馀故地为扶馀府,常屯劲兵扞契丹”。

  扶余城既是渤海国的“契丹道”,必然是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忽汗城)的最主要防御线之一。扶余城必然位于渤海上京忽汗城(现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与辽上京临潢府(现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方)的中间,是忽汗城的防御屏障,用以阻挡契丹势力的重要防线。

  查地图,上京临潢府的位置在北纬44°左右,忽汗城(龙泉府)的位置在北纬44°多一点。从辽上京临潢府到渤海上京忽汗城,二者基本是正西向东方向。二者之间的地理形式是:从昭乌达高原东沿,经东北大平原,到老爷岭西麓。如果在寒冬季节,江河封冻,则无河流水域阻挡,中间道路无大碍,二京之间可顺利直达。

  如果扶余城不在这条直线附近,它就失去了“契丹道”的作用,失去了扶余府的意义。使得渤海上京忽汗城,与契丹上京临潢府直接面对;这种情况,决不是渤海国设立扶余“契丹道”的目的,有违历史常识和军事常识。

  很明显,扶余府暨黄龙府,是东丹国天福城(既渤海忽汗城)与辽上京临潢府之间的重要军事节点和屏障。经查各种史料,以上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

  有说:黄龙府是因辽太祖死于扶余城而设立。比如:《辽史·地理志二》等多处史料中都有记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

  事实并非如此,辽太祖不是死于渤海扶余府,也不是从渤海返回时死去。

  《辽史·纪二》中写到:

  辽太祖行军到扶余府时是:秋七月,“甲戌,次扶余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陨于幄前。辛巳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年五十五。”

  这段话,应注意“幄”、“子城”、“行宫”三个概念及表时间的词句。

  一是“幄”,是指帐蓬。说明辽太祖到扶余城时,并未进城内。而是住在行军帐蓬内,所以才有“大星陨于幄前”。

  二是“子城”,子城是契丹国行宫的子城,不是扶余城的子城。因为此时已经距大星陨于幄前八天时间了,同时要知道的是,此时辽太祖正在行军中。

  三是“行宫”,这座行宫在哪里?

  这座行宫,决非是扶余城。因为扶余城刚从渤海国收归半年多,所以辽太祖不住城内,而住“幄”中。此时的扶余城不可能设为行宫,更不可能新建行宫。这个“行宫”,是契丹官方公认的行宫,也叫东楼。位于契丹临潢府龙化州的东部,现今辽宁彰武以东,开原、铁岭一带。不在渤海扶余城,更不是辽国龙州,而是在龙化州。

  特别是,书中所说是“次扶余府”,而不说“次扶余城”;也许辽太祖所到之处,只是扶余府所管辖的地界,甚至没有到扶余城。这时的扶余城应该归属东丹国管辖,由人皇王耶律倍管理。

  《辽史·纪二》还记载:辽太祖从渤海返回时是,三月“甲申,幸天福城。乙酉,班师,以大湮譔举族行。

  本史还载,四月辛卯,人皇王耶律倍送辽太祖于伞子山而辞。从此看,辽太祖四月份就已经回到辽上京。那么,辽太祖七月份的行军,只能是辽国巡视性的常规行军。且出发地点应该是上京临潢府,至扶余府的地方而还。

  《辽史》地理志一载:“龙化州,,兴国军,下,节度。本汉北安平县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称龙庭。太祖于此建东楼”。还说辽太祖于“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崩于东楼。”

  辽太祖行军到扶余城时是:“甲戌,次扶余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陨于幄前”。说明辽太祖到扶余府时,并未住于扶余城内,而是住于幄内,既帐蓬内。这时,不是辽太祖死的时候。

  “甲戍”日到“辛巳”日,是八天的时间,有黄龙“入于行宫”。这八天是辽太祖行军途中的时间,既从扶余城到了东楼。其中的“逾日”,是指过了一天,蔽天的紫黑气散去的日子,这一天是壬午日,才是辽太祖去世的日子。

  《辽史·卷二·本纪第二》载:“太祖所崩行宫在扶余城西南两河之间,后建升天殿于此,而以扶余府为黄龙府云。

  很明确,这个行宫就是所谓龙化州的“东楼”。东楼的位置属于辽国上京临潢府龙化州,是汉朝北安平所属故地。而黄龙府所属龙州,是属于辽国东京辽阳府,汉时属扶余国故地。两地虽然不远,但从来就是不同境界和环境的地方。

  《辽史》中,主要地方的记载,都是太祖死于行宫,而非扶余城。后来,辽太宗把黄龙府定于扶余府决不是因辽太祖死于扶余城而为之,不过是黄龙府的地位重要,使后人把辽太祖的死与扶余府的黄龙府硬联系到了一起。

  龙州黄龙府的设立者,不可能是辽太祖。甚至“辽太祖改扶余为龙州”的说法也有待考证。扶余城因见龙的事件而改龙州,一定是在辽太祖死后的事,应该是辽太宗所为。

  黄龙府的位置,与《辽史》中记载的通州和龙州是分不开的。

  《辽史》卷三十八,地理志二载:

  “通州,安远军,节度。本扶余国王城,渤海号扶余城。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保宁七年,以黄龙府叛人燕颇余党千余户置,升节度。统县四:(通远县、安远县、归仁县、渔谷县)”。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统州五县三:(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益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

  通州这个地方,是“太祖改龙州”,既辽太祖把这个地方改为龙州(?),辽太宗设黄龙府。公元975年(辽景宗保宁七年),守将渤海人燕颇在黄龙府叛乱,黄龙府被废。到公元1020年(辽圣宗开泰九年),更改为通州。这个地方是扶余国王城,渤海国扶余府。

  《辽史》本纪第八,景宗上载:保宁七年(公元975年)“秋七月,黄龙府卫将燕颇杀都监张琚以叛,遣敞史耶律曷里必讨之。九月,败燕颇于治河(现牡丹江),遣其弟安摶追之。燕颇走保兀惹城,安摶乃还,以余党千余户城通州。”

  这里的“通州”,似乎在保宁七年就设立了。其实不然,还是“地理志二”说的对。因为在《辽史》中,找不到辽景宗更改龙州为通州的依据。只能是辽圣宗时,因重建龙州黄龙府,才把这里改名为通州。这里所以这么说,是因作者脱脱是元朝宰相,他是用后期已经成立的名称说这个地方。

  《辽史》中的龙州,是公元1020年(辽圣宗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新建的。从引句可知——通州安远县与龙州安远州起码应该是近邻,或者就是一个地方。显然证实,通州与后设立的龙州是多么近。也就是说,先后两个黄龙府的位置是多么的靠近。

  黄龙府的具体位置一直争论不休,应该在什么地方?

  辽国原先的龙州黄龙府是原渤海国的扶余府,也是除东夫余和北夫余外的扶余王城。这一点,在《辽史》和其他史典中都是一致的。

  首先看看辽国灭渤海国时,辽军的行动轨迹,也许能得知(根据《辽史》本纪二内容整理):

  原作者:山和海真人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310978270102y0po.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通州市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