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春满钓鱼台:BCG全球主席探讨全球供应链的未来

春满钓鱼台:BCG全球主席探讨全球供应链的未来
2025年03月24日 12:02 新浪网 作者 滚动消息

  三月的北京,春日明媚又热烈。

  3月23日至2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如约而至。经过一个寒冬的枯寂,绿意再度挂上了枝头。钓鱼台内玉兰盛放、樱花初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恰好应和了今年年会的主题——“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BCG今年再度应邀参会,全球主席李瑞麒先生(Rich Lesser)带领BCG专家代表团,与众多全球政商领袖共同探讨全球贸易趋势、供应链版图、企业韧性增长等话题。

  在3月23日下午举行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专题研讨会”上,李瑞麒先生从短期与长期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并与同场的企业领袖们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交流探讨。他的演讲要点如下:

  李瑞麒

  Rich Lesser

  BCG全球主席

  照片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可谓风云变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颠覆性。无论是通货膨胀、供应链重构、经济压力还是地缘政治摩擦,都给当今的商业领袖设下了重重挑战,而这刚刚是“2”字开头的前五年。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五年,全球贸易依然将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局势之中,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相互交织,颠覆性变革随时可能发生。这对各行各业的供应链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呢?

  企业领导者在尝试做出反应时,需要问自己两个关键问题:

  眼前的改变是否属于长期趋势,需要我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投入精力,打一场持久战吗?

  这是否代表一种转变或新鲜事物,亦或是短期内我们必须应对的显著压力?

  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企业如何做好短期和长期的力量储备,从容应对接踵而至的诸多挑战。

  短期挑战

  在过去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在加收关税方面有不少新动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与此同时,受此影响的贸易伙伴们也迅速做出反应,开始实行报复性贸易措施。

  这些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是所有企业领导者不得不重视并面对的难题。但不同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尽相同。汽车、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因为它们依赖进口产品。BCG自有的全球贸易流动和影响力模型预测,由于成本增加和供应延迟,部分美国企业的利润承压,可能会下降多达14个百分点。

  企业需要

  我们一直在探讨、倡导并向企业提供的专业建议是,迅速构建强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应对体系。这其中包括:

  •   更高级的情景分析,模拟贸易变动给整个供应链带来的影响,而不只是关注直接供应商;

  •   更深入地了解“无悔”举措,掌握产品的分类和流动,以便更快做出反应。

  长期趋势

  除了近忧,亦有远虑。以下几个长期变化将从根本上重新定义未来的供应链:

  •   全球贸易关系重组——随着全球大国的联盟重组,贸易关系正在重新构建。中国与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将呈现强势增长态势。美国和欧盟也都在加强各自的贸易关系。因此,虽然根据我们的预测,贸易增长将不再超过全球GDP增幅,但增长态势仍将继续,只是不同于我们在过去几十年中看到的流动模式。

  •   再工业化和近岸外包——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本国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以减少对国外供应链的依赖。全球许多地区都将切实感受到这一趋势带来的影响与压力。

  •   供应链中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物流和制造业。那些能够用人工智能驱动工具来管理供应链的企业已经实现了20%—30%的效率提升。这不仅改变了商品的生产方式和产地,还切实发挥了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力方面的强大作用。

  •   可持续发展驱动的贸易政策——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等碳法规正迫使企业不仅改善自身的运营模式,也采用更清洁的供应链,推动上下游的低碳行动。许多致力于脱碳的企业在政府的推动或者自身初心和价值观的推动下,正在寻求与客户一起迈向更绿色的增长道路。

  •   关键领域的经济脱钩——在关键商品方面,各国正在减少对彼此的依赖。

  企业需要

  全球供应链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短期内贸易中断的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但与此同时,技术革新的浪潮、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等长期因素将在未来几十年间重塑全球贸易的版图与运作模式。我们有责任努力与各国政府合作,确保这些变化仍能为世界各地数十亿人带来繁荣、富裕和机会。

  但这也要求企业在其供应链中构建更强的灵活性,包括优化供应商体系,投资人工智能工具以实现更高效、更快速的应变,以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决策过程。能够完善并内化这些长期战略价值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充满动态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中,确立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从而获得长期的成功。

(BCG波士顿咨询)

  (转自:BCG波士顿咨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